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第3章政府干预下的市场供给与需求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第3章政府干预下的市场供给与需求
1 消费者剩余 (1)含义
指消费者从市场获得的福利(好处),即消费者 愿意支付的价格总额与实际支付的价格总额之间 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CS)。
(2)注意
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 反映消费者通过购买商品所感受到福利改善 。
P
M
消费者剩余:价格线以上需求曲线 以下的三角形的面积。
A P1 E
B D
解新的均衡值,即: -2+2(P-3)=34-P=-8+2P 3P=42 得:P =14, Q =20
E2 E2
(2)均衡价格上升2元,此即消费者所承担 的税额;总税额的其余部分,即1元是生 产者承担的部分。
3.2 市场效率和经济福利
一
二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市场效率
一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税收负担问题: 需求无弹性
P
S + tax S
P2
P1 P3
D
O
Q2 Q1
Q
税收负担问题: 需求无弹性
P
S + tax S
消费者承担份额
P2
P1 P3
生产者份额
D
O
Q2 Q1
Q
税收负担问题:需求富有弹性
P
S/
P2 P1
S
D P3
O
Q2
Q1
Q
税收负担问题: 需求富有弹性
P
S/
P2
消费者份额
S
P1
P1
从量税额
D
D+T
O
Q1
Q0
Q
对市场供求和均衡的影响:向卖方征收从量税
P
S/
T E/ S
P1 P0 P2 E
D
O
Q1
Q0
Q
三 税收
2 谁付税?(以向卖方征收从量税数额为例)
说明:弹性与税收的负担问题,税收归宿。
指税收负担的最终落脚点或税收转嫁的 最后结果。
需求无弹性和需求富有弹性 供给富有弹性
生产可能性曲线
食物
PPC内的生产点
x
y
v
O
衣服
二 市场效率
2 市场效率
经济学分析一个基本结论,是完全竞争 市场经济具有帕累托效率。 反过来看,对价格机制发生作用的任何限 制,都可能导致缺乏效率。
P
消费者剩余=A 生产者剩余=B 社会总剩余A+B max A
S
E
Pe B
D
O
Q0
Q
P
消费者剩余=A-C 生产者剩余=B-D 社会总剩余=A+B-C-D A
P Ps
过剩长期存在
S
E
PE D O
Q
D
QE
QS
Q
3.1价格管制和税收
三 税收
1 对市场供求和均衡的影响 2 谁付税
P
对市场供求和均衡的影响:向卖方征收从量税(成本提高)
S+T
S
m
n
从量税数额
O
Q1
Q
对市场供求和均衡的影响:向卖方征收从价税(成本提高) P
S+T
S
m P1
n
O
Q
对市场供求和均衡的影响:向买方征收从量税(实际收入降低) P
税收的实际负担取决于产品的供给和需求 曲线的相对弹性,各方承担税负的比例为 需求曲线斜率与供给曲线斜率之比。税收 负担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
习题
某市场供给函数为:Qs=-2+2P, 需求函数为:Qd=34-P。政府对企业每 单位产品征税3元,求: (1)新的市场均衡。 (2)税赋分担 (3)政府获得总税收额
P $
S
5 4 2
E
那些成本低于价格的卖者 选择生产并销售物品; 那些成本高于价格的卖者 不生产销售物品。
Q2 Q0
生产者C
O
Q1
Q
生产者A 生产者B
P
生产者剩余:价格线以下供给曲 线以上的三角形的面积。
S
P1 A
E
C
OQ1Q来自PSP2
B
P1
A
O
Q
P
S
A+B?
A Pe B
D
O
Qe
Q
一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第 3章
政府干预下的市场供求
本章框架
3.1价格管制和税收
3.2市场效率和经济福利 3.3价格管制和税收损益评价 3.4国际贸易中的关税与进口配额
3.1价格管制和税收
一 最高限价与短缺
价格管制分析政府干预市 场价格形成机制可能出现 的结果从而论证政府对价 格的管制政策所产生的经 济问题。
政府为了限制某些商品和要素价格上涨而规定的最高 价格,又称为价格上限。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这 个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它会造成短缺和过度需求。
生产者份额
D
P3
O
Q2
Q1
Q
税收负担问题: 供给富有弹性
P
S/
P2
S
P1 P3 D
O
Q2
Q1
Q
税收负担问题: 供给富有弹性
P
S/
P2
消费者份额
S
P1 P3
生产者份额
D
O
Q2
Q1
Q
税收负担一般结论(P )
52
♣ 当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越缺乏弹性,随着 价格上升,数量减少得慢,政府获得的税 收收入就越多。 ♣
P
S/
QS’=-2+2(P-3)
14
P
2 Qs =-2+2P
S
12
P1
1
P-T
Qd =34-P
D
O
Q2
Q1
22
Q
(1)首先解原均衡点: Qd=Qs 34-P=-2+2P 得:P =12,Q =3412=22
E1 E1
令PT是供给者按单位税率t付出货物税后所得到 的价格;即: PT=(P-T)其中, P为市场价格。 供给者的行为取决于PT,而不是市场价格P; 即,收税后的新供给函数为:QS=-2+2(P-3)
P S
E
PE PC
短缺长期存在
D O QS QE Q
D
Q
价格控制对黑市价格的影响
P
Pb
S
Pe
Pc
D
O
Qs Qd
Q
3.1价格管制和税收
二 最低限价与过剩
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发展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 低价格,又称为价格下限。它总是高于市场自发形成的均衡价 格。在西方常用于农产品价格上,它会造成过剩。
3 社会总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 消费者剩余代表消费者在市场交易中得到的福利; ◆ ◆
生产者剩余代表生产者在市场交易中得到的福利。 两者合起来就是市场交易产生的社会福利, 称之为社会总剩余。
一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如果资源配置使社会总剩余达到最 大,则这种资源配置是最优的。那么, 市场配置是否是最优的?
O
Q1
Q
P $
那些对物品评价大于价格的买者选择购 买物品; 那些对物品评价小于价格的买者选择不 购买物品。
10 7 5
E
P
D
O
Q1
Q2
Q0
消费者C
Q
消费者A 消费者B
P
A P2 B P1 D
O
Q
一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2 生产者剩余
(1)含义
指生产者从市场获得的福利(好处),等 于生产者实际接受的价格总额与其边际生产 成本总额之间的差额。
二 市场效率
1
效率理解:帕累托最优( Pareto 1848-1923)
现代经济学所说的效率常常是指帕累托效率 “帕累托最优” , 代表经济的最优状况,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帕累托改进”:如果一种变动至少使一个社会成员福利增加, 而不使任何一个成员福利下降,这种变动就是有效率的,称之为 帕累托改进。 一个有效率的经济是不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