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方法指导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 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 要素。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小说的种类很多 (1)按篇幅分:长篇小说(深刻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篇小说(展示人生长河中 的一个片段)、短篇小说(截取一个生活片段,以小见大)和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 聚焦生活的一个小“镜头”,见微知著)。 (2)按题材分: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神魔小说、言情小 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等。 (3)按体制分: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4)按表现手法分: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革命现实主义小说。 (5)按语言形式分: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高考选小说文本,主要以长篇节选和小小说(微型小说)为主。
小说阅读方法指导
命题要点
散文和小说的主要区别
• 1、散文重在抒情,小说主要是叙事; • 2、散文一般比较真实,小说多数是虚构; • 3、散文以第一人称为多,小说多种人称 均有; • 4、小说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重在刻画 人物形象,而散文没有这么突出。
知识链接
小说概念及三要素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 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 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场景细节描写 服饰细节描写 动作细节描写 心理细节描写 语言细节描写
1.小说的情节结构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 表现主旨的。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 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 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 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故事情节一般 都是虚构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 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 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1.把握故事情节
(1)三种题型: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 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2)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
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 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 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 说主题的作用。
Company Logo
情节安排的评价
1.全文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 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小说情节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 3.开头运用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4.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或引
人深思。 5.结尾出人意料,情节逆转,深化主题。 6.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
所谓整体阅读,就是能初步把握小说情节,初步认识人物形象,初步概 括小说主题。 1.初步把握小说情节 小说本质上也是一种记叙文,可以按照记叙文阅读先明确记叙的对象、 事件及其前因后果,把握事件“发生—经过—结果”的完整过程;也可 以按照小说情节的基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把握。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必须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时间、空间。 注意:分析情节的目的是理解人物性格、把握主题。
因此要注意体会情节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小说主题 的揭示上的作用。
Company Logo
3.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小说的环 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也有重要的 关系。 社会环境是重点,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它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 物的身份、地位、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历史 背景等等。 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 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作用: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心情; 渲染气氛等。
作品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 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 格特征的。
Company Logo
二、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⑷从社会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中认识人物的典 型意义。
形象的典型意义往往要根据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来思 考,而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人物之间的关系等,往 往也与其典型意义有关。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 语言描写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
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
• 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 • 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 ⑵语言描写: • 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
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 纸上。 • ⑶心理描写: • 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 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 节发展。 • ⑷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四、赏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1.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
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 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 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是至关重要的。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通常要结合环境进行分析。 2.常见题型 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⑸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基本特征。 包括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
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人物形象分析题表述要点:
是一个怎样的人+ 性格、品质特征+ 形象的意义
Company Logo
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描绘的最小环节。 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 自然景物,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成功的细 节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是文学创作和记叙 文不可忽视的技巧。
题型
• 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 ②分析概括环境的特点; • ③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环境的作用
•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 ②暗示社会环境,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 •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 性格; • ④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展开 情节、转换情节、暗示情节的结束等); • ⑥揭示或深化主旨。
总结:情节的作用:
•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 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 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 笔。 • 4、照应前文。 • 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 6、刻画人物性格。 • 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情节安排基本技巧 ——各种叙述手法的运用与作用
⑴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 分明,层次清晰。
⑷细节描写:更Co细mp腻any地Lo展go 示人物某一特征。对人物
二、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3.“人物性格特征分析题”解题思路 ⑴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 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的过程。 ⑵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 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反映得最
充分最深刻。 ⑶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
ny Logo
环境类试题答题思路
一、表述要点:
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 造……氛围,渲 染……气氛)→→②情节(推动, 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衬托)→→④ 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二、表述格式
×××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 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 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 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二)考场阅读要求:快速阅读,整体把握 考场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有区别。它要求用10分钟 左右的时间把一篇千字文读两遍。这是考生必须练就的本领。只有平时有意识 地训练快速阅读,方能在考场上方寸不乱,成竹在胸。 快速阅读要善于抓标题、开头、结尾及意蕴深刻处,同时圈点勾画出自己认为 重要的段落和语句。 快速阅读的目的是在做题前整体把握文章。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 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 功半。只有整体把握了全文,将文章的骨骼、精髓看得透彻、明白,才能把命 题人的命题指向、意图看得清楚、明晰,才能快速而准确地答题。
Company Logo
三、赏析小说情节安排
1.小说的情节结构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情节安排的基本手法 3. 常见题型 最常见的是概括故事情节。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概括小说某一环节的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
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二、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 1.人物描写的方法: ⑴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 写、心理描写等。(注意概括介绍) ⑵侧面描写:
侧面烘托(别人的描述、作者的议论)、环境描写、
景物描写 • 2.常见题型
⑴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与技巧; ⑵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⑶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 者对人物的评价)。
Company Logo
二、把握“快速阅读,整体把握”的要点
(一)读懂,才能做题 文学作品阅读需要两大能力,一是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二是解题能 力。解题其实并无神秘之处,关键在于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理解能 力不够,任何解题方法都不能真正起作用。而要提高对文本的认知理解 能力,不能单靠多做练习题。编者认为,认真阅读、仔细揣摩几篇小说, 用细读的方法,真正把它逐句读懂、读透了,做题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2.初步认识人物形象 通过情节的发展及人物自身的言行心理描写,初步判断人物的身份、地位、职 业,生活的具体环境,他有哪些言行和想法,他与其他人有着怎样的关系,在 此基础上初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3.初步概括小说主题 小说好读不好懂,这“不好懂”主要体现在对小说主题的把握上。且不说小说 主题本身就具有多义性、复杂性、模糊性,单就文本本身的表现,它不像散文 主题,作者可以在文中以直接议论、抒情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小说中,作者 不能直接告诉读者写作意图,至多可以借侧面告诉,其主题只能靠读者自己借 助情节、人物等感悟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说,概括小说主题的具体方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