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团公司结算中心工作流程

集团公司结算中心工作流程

目录集团公司结算中心工作流程 (1)一、前提条件 (1)二、结算中心收款出纳 (1)三、结算中心付款出纳 (1)四、各企业付款出纳 (2)材料会计工作流程 (3)一、原材料入库业务 (3)二、原材料出库业务 (3)销售会计工作流程 (5)一、发货业务 (5)二、开具发票业务 (5)三、销售提成业务 (5)付款出纳工作流程 (6)一、单据审核业务 (6)二、支付及报表业务 (6)工业品、消费品主管会计工作流程 (7)一、登记发货及销售业务 (7)二、工资费用分配业务 (7)三、成本结转业务 (7)四、利润形成分析 (7)五、纳税申报 (8)附注 (9)集团公司结算中心工作流程一、前提条件1)集团各个企业必须设立两个银行帐户,一个是收款帐户,即对销售客户公开的帐户,外部汇款必须存入此帐户。

另一个是付款帐户,主要是对外付款。

2)集团公司设立一个基本帐户。

3)各企业开设的付款帐户和集团公司开设的基本帐户在同一银行,节省银行之间的交换时间。

二、结算中心收款出纳1)结算中心收款出纳负责整个春龙集团公司各企业收款业务,制作各企业的收款业务凭证。

2)结算中心收款出纳将当日收到现金存入各企业的收款帐户。

对于酒店和建筑公司收到的现金交结算中心付款出纳,并根据结算中心付款出纳开具的收款收据制作付款凭证。

3)结算中心收款出纳通过开转帐支票给结算中心付款出纳将各企业收款帐户中的银行存款转入集团公司银行基本帐户,并根据结算中心付款出纳开具的收款收据制作付款凭证。

4)结算中心收款出纳第二日上午将上一日的收付款凭证转交各企业付款出纳,特殊情况下,经结算中心批准,可以每周三或每周六转交。

5)结算中心收款出纳每周一向结算中心付款出纳领取各企业转帐支票5张。

如果每周末企业有M张转帐支票未用完,下周一只能领出5-M张。

三、结算中心付款出纳1)结算中心付款出纳每日接收并核对由结算中心收款出纳交纳的现金和银行进帐单,并对结算中心收款出纳按企业分别开具收款收据,同时制作收款凭证。

2)结算中心付款出纳每天下班前将资金日报表报集团总经理和财务部长、结算中心主任。

3)结算中心付款出纳每周按计划费用定额和批款单将款拨给各企业付款出纳。

4)各财务科领取的收款收据未用完,不得领取新的收款收据。

5)已使用的收款收据存根由结算中心存档保存。

6)结算中心付款出纳保存公司各企业银行预留印鉴、空白支票及空白收款收据、各企业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等有关证件。

四、各企业付款出纳1)各企业付款出纳每周接收由结算中心付款出纳按计划定额划拨的现金和银行存款,并向结算中心付款出纳开具收款收据作各企业收款凭证。

2)各企业付款出纳每周一按规定向结算中心领取转帐支票。

3)各企业付款出纳支付正常的符合审批手续的开支费用。

对于大额批款由结算中心拨入后再支付。

4)各企业付款出纳每天报财务部长和结算中心主任本企业的资金日报表,报表应详细列出资金的去向及库存现金及银行存款。

5)各企业付款出纳协助各财务科科长制定详细的计划定额。

并报结算中心。

材料会计工作流程一、原材料入库业务1)仓库保管员收到材料,验收入库后,必须开具材料(商品)入库验收单。

有发票者,入库验收单随发票送交材料会计;无发票者,必须及时开具材料(商品)入库估价验收单,两个工作日内必须送交材料会计。

2)材料会计在收到发票后,要严格审核发票与入库单。

对于不合格发票(名称、地址、电话、税号、开户行及帐号等等有误或达不到申请抵扣标准)坚决退回,在三个工作日不能将发票更正者,要将入库单退回仓库保管员,以换取估价验收单;对于不合格入库单及时通知仓库保管员予以更正。

审核合格后,据材料(商品)入库验收单登记入帐。

3)材料会计在收到估价验收单后,暂不入帐,但要登记材料估价台帐。

月末对未冲回者集中入帐。

4)对于估价验收材料,仓库保管员在收到发票并办好有关手续后,将原估价验收单红字冲回,并将红字估价验收单随同发票直接送交材料会计。

5)材料会计在收到红字估价验收单后,首先检查材料估价台帐,是否收到过此估价验收单。

对于未收到者,要及时与仓库保管员核对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

6)如果收到的估价验收单已经入帐,要根据红字估价验收单,将已入帐的估价验收单红字冲回,并登记材料估价台帐;如果收到的估价验收单未入帐,将估价验收单与红字估价验收单统一装订备查,同时登记材料估价台帐。

7)将发票抵扣联在每月的20日和30日分两次送交财务科主管会计。

二、原材料出库业务1)各企业根据生产情况,制定每月的生产耗料计划单。

2)根据每批或每天的生产耗料计划单开具领料单,做到一单一料,每份领料单不得开具多种材料。

3)领料单一式四联,第三联送交仓库保管员做发出材料和入帐依据,第四联送交车间主任,以监督和控制生产耗料。

4)每月的29日晚为仓库结帐日期,30日上午材料会计根据领料单第二联汇总本月生产耗料,做出生产耗料汇总表,将直接材料登记产品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将其它辅助材料登记制造费用的机物料消耗。

下月2日之前必须完成。

5)根据产品保管员提供的本月产品入库汇总表和生产成本各产品的直接材料耗用情况做出产品材料成本分析报告(总体与个体),每月4日前要上报负责生产相关人员和财务科主管会计。

销售会计工作流程一、发货业务1)销售处接到业务人员发货申请单或用户传真订单、电话通知或合同后,开具发货通知单。

2)发货通知单一式四联,第一联存根,其余三联一起交付仓库保管员。

3)仓库保管员收到发货通知单后,按通知单合同数组织发货,将实发数量填入发货通知单实发数量栏。

4)第二联做为发货凭据,减少仓库库存,返回另外两联。

5)销售处收到发货通知单第四联后,分别登记营销人员的发出商品手工台帐,按通知单标价登记。

二、开具发票业务1)收到业务员通知后,按通知内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及清单。

2)发票第二、三联交购货客户或由业务员转交,并由发票领用人在增值发票台帐上签字,在两个工作日内将第四联送企业财务科。

3)按发票第一联登记发出商品手工台帐进行结转业务。

三、销售提成业务1)根据集团公司收款出纳所提供的回款通知单或主管会计所提供的易货回款单,按照现行销售政策计算个人的销售提成。

2)在每月5日前必须做出个人销售提成明细表,送达财务科主管会计。

付款出纳工作流程一、单据审核业务1)对于收到的各种报销单据,首先检查此单据填制是否合格。

对于不合格者,给予退回重填。

2)单据审核合格后,审核其手续(各有关人员签字)是否齐全。

对于不齐全者,给予指导,请其补办手续。

3)审核手续齐全后,审核单据是否超出规定,对于超出规定者还要审核其是否有特殊说明,无特殊说明者,请其在报销前到相关人员处补办特殊说明。

二、支付及报表业务1)对于单据未超出规定或超出规定但有总经理特殊说明者给予办理付款业务2)对于资金数额较大无力支付者,向集团公司结算中心申请,结算中心拨款后再予以支付。

3)对于能予以支付者,给予办理付款业务4)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帐。

5)每天下班前上报资金使用日报表,月末编制现金流量表。

工业品、消费品主管会计工作流程一、登记发货及销售业务1)收到销售处开具并由企业仓管员填写完毕的发货通知单后,在帐务处理子系统中登记分期付款发出商品及其它相关科目。

2)收到销售处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销货清单后,登记产品销售收入及其它相关科目。

二、工资费用分配业务1)按照既定标准计提各项制造费用(劳保金、应付福利费、折旧费……)。

2)根据各企业提供的考勤表做出工资表。

3)根据企业的月末产品入库汇总表和既定的产品生产成本定额,按照合理的分配方法对工资与制造费用进行分配,做出工资费用分配表。

4)按照工资费用分配表分别登记生产成本科目下的直接工资、制造费用科目。

三、成本结转业务1)根据企业提供的月末在产品盘点表,按照合理的方法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成本。

2)根据发货通知单,登记分期发出商品帐,减少产成品、自制半成品或原材料。

3)将本月产品的销售数量和分期发出商品帐的成本单价结转销售成本。

四、利润形成分析1)根据本月的销售情况将销售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结转本年利润。

2)根据本月实现的增值税提取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并结转本年利润3)严格审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每笔业务,对于未通过审核的业务要追查其具体原因并予以纠正,正确后结转本年利润。

4)将本月的产品销售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结转本年利润。

5)形成报表(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6)根据本月整个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做出财务分析报告。

五、纳税申报1)月末将发票资料抄入防伪税控卡,并将资料传入软磁盘到国税局抄税。

2)月末将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进行汇总,持防伪税控专用发票抵扣联到国税局进行发票认证。

3)将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逐笔录入防伪税控系统。

4)将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数据录入防伪税控系统。

5)生成报税资料,审核资料是否准确,有错误者及时更正。

各项资料准确无误后将报税资料传出到软磁盘。

6)根据销项税资料和进项税汇总表做出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并上交财务科长和财务部长各一份。

7)根据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填制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表。

8)根据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表做出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等地税报表。

9)带报表资料向本企业税务机关申报。

10)申报成功后,将防伪税控系统结转到下月。

附注第一条本工作流程与集团其他流程规定相抵触的,以本流程为准。

第二条本工作流程由财务部负责解释。

第三条本工作流程处2001年4月1日起执行。

集团财务部2001年3月30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