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3秋法学本科国际私法行测答案资料
2013秋法学本科国际私法行测答案资料
6)当事人合意选择的法律。当事人按双方意愿自主选择的运
用于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
7)最密切联系的法律。指与涉外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地
方法律。
2、论法律冲突的调整
解决法律冲突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冲突法调整。
冲突法调整又称简接调整, 指在国内立法或国际条约中制定法律
适用规则,规定在什么情况下适用内国法, 在什么情况下适用外国法, 然后按照冲突规范指定的那个国家的实体法具体确定当事人的权利 与义务。采用简接调整的方式解决法律冲突是国际私法调整涉外民事 关系法律冲突最主要的方法, 采用冲突法调整涉外民事关系, 就是根 据冲突规范的规定选择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 我国将意思自治原 则提升为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基本原则。
国际私法形成性考核(二)
不定项选择题
1、AC 2、ABCD 3、A4、ABCD 5、ABCD
6、A 7、D 8、A 9、C 10、BCDE
二、名词解释
1、国籍冲突
国籍冲突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国籍的积极冲突, 指一个人同 时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国家的国籍; 另一种是国籍的消极冲突, 指 一个人不具有任何国家的国籍。
2、最惠国待遇
缔约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 也同样给予缔约对方。
3、国家管辖豁免
指一国不受他国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管辖,除非经过一国同意,
他国司法机关不得受理针对该国或该国的行为和财产提起的诉讼,也 不得对该国的财产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
4、分割制
指在涉外继承中, 将被继承人的遗产区分为动产和不动产, 分别 适用不同的法律, 动产适用被继承人的属人法, 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 在地法。
3)行为地法。指涉外民事行为发生地或行为完成地的法律,
解决行为内容方面的法律冲突。
4)法院地法。指受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法院所在地的法律,主
要用于解决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方面的法律冲突, 在有些情况下也解决 实体法方面的法律冲突。
5)旗国法。指悬挂在船舶上或涂印在飞行器上的特定的旗帜
所属国的法律,主要用于解决船舶飞行器发生法律纠纷的法律冲突问 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关于住所的规定:《民法通则》第15条规定,“公民以他的户籍 所在地的居所地为住所, 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 经常居住地视 为住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
问题的意见(试行)》第5条规定,“公民的经常住所地是指公民离开 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 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 除外。”
四、论述题
1、论述我国涉外结婚、涉外离婚法律适用的规定
涉外结婚的法律适用: 《民法通则》第14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
4、冲突规范
冲突规范是指出涉外民事关系应运用哪一国法律来调整的规
范。
二、简述题
1、法律冲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不同国家的法人、公民之间进行经济交往和民事往来,形
成大量的涉外民事关系;
2)对同一涉外民事关系,不同国家的法律做出了不同的规
定;
3)一国法律的域内效力与另一国法律的域外效力同时作用于
同一涉外民事关系, 而这两个国家的法律规定不同时, 便产生法律的 域内效力与法律的域外效力的冲突;
2、公共秩序保留
公共秩序保留是指本国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时, 根据本国的冲 突规范的指引应适用外国法为准据法, 而外国法的适用于本国的公共 秩序相抵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以公共秩序保留为由排除外国法的适 用。
3、直接适用的法
是指由于其自身所体现的立法目的和政策决定必须直接适用于 某种涉外民商关系的强制性法律规范。
4)一国承认外国人在内国的民事法律地位。
2、简述识别的对象
1)识别的对象不是冲突规范。识别的目的是通过对已发生的
事实情况进行定性, 决定应援用哪一冲突规范, 并根据冲突规范确定 准据法。
2)识别的对象不是冲突规范中的连接点,也不是冲突规范中
的系属。
三、论述题
1、系属公式
系属公式是指把常用的双边冲突规范的系属固定化, 使其成为国 际上公认的成为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的原则。 常 用的系属公式有以下几种:
1) 属人法。是以涉外民事关系当事人的国籍,住所,或惯常
居所为连接点的系属公式,主要用于解决与人的身份,能力,婚姻家 庭,亲属,财产继承有关的法律冲突。
2)物之所在地法。是指作为涉外民事关系客体的物在时间上
和空间上所位于的那个国家的法律, 主要用来解决物的所有权关系及 物的所有权与其他物权关系方面的法律冲突。
2013秋法学本科国际私法行测答案
国际私法形成性考核(一)
、不定项选择题
1、ABD 2、CD 3、A 4、C 5、A
6、D 7、ABCD 8、ABD 9、C 10、C
二、名词解释
1、法律域外效力
法律域外效力又称法律的属人效力, 是指一国法律对具有本国国 籍的人,不论该人位于本国境内还是位于本国境外,都具有拘束力, 都发生法律效力。
三、简述题
1、简述我国涉外继承法律适用的规定。
1985年《继承法》第36条规定,中国公民继承境外遗产,外国 人继承我国境内遗产, 动产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 不动产适用不 动产所在地法律。1986年《民法通则》对上述进行修改,第149
条规定“遗产的法定继承, 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法律,不 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31条 规定,“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 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
二是实体法调整。
实体法调整又称直接调整, 指制定统一实体规范直接规定当事人 的权利与义务,统一实体规范和冲突规范都可以对法律冲突进行调 整,当一个具体的涉外民事关系发生时,既可以适用冲突规范调整, 又可以适用统一实体规范调整。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 有实体规范存在 的情况下,首先考虑适用统一实体规范。
2、 简述我国关于自然人国籍和住所的规定。
关于国籍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对中国国籍的取得、 丧失和恢复做了规定。我国《国籍法》采取双系血统主义确定国籍, 只要父母双方或任意一方为中国国民的, 本人无论出生在国内还是国 外,都具有中国国籍。我国坚持“一个国籍”原则,提出不承认中国 公民的双重国籍,定居外国的中国国民, 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 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