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运行安全影响因素研究与分析雷俊
摘要:本文从核电运行安全影响因素的根源出发,核心内容是加强核电设备安全
运行管理,从而解决核电运行安全隐患的关键问题。
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开发和利
用核能来推动自身的发展,在开发和利用核能的过程中,企业应注意核电运行的
安全问题,只有保障核电的运行安全,才能发挥核电的最大效益。
核能是一种环
保的新能源,电力企业使用核能可以在保障运行质量的同时节约运行成本。
所以
核电运行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为了在保障质量的同时将这些经济效
益最大化,企业就必须排除核电运行的安全影响因素,让核电给民众带来更多的
福利。
关键词:核电运行安全;具体措施;研究分析
引言: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新能源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核能发电作为
一种环保的新能源也逐步全面应用于电力行业。
想要最大程度的发挥核能的产能,就必须要注重核电运行的安全问题,尤其是要做到保障核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才能
有效地发挥核能发电的最大效益。
核电运行安全问题不仅要保障核能设备的安全
运行,还要加强核电设备的风险管理,争取做到将核电运行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中。
一、核电设备运行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为了有效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又能保护生态环境,我国毅然决然的
加入了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的行列。
其中,利用核能发电就是我国目前正在应用的
一种既能保障日常生活水平又能大量节约成本的方式。
但是核能发电本身是一种
具有较高危险性的行为,所以电力公司在应用核能发电这项技术的同时,必须要
保障核电运行的安全性。
核能发电的过程也对核能设备质量和电力企业安全管理
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利用核能发电的显著效果是能够有效节约发电的成本,给
电力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但是这种经济收益必须建立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所以电力企业必须加强对核电设备的安全管理。
加强对核电设备的安全管理问题,不仅仅是为了保障核电的正常生产过程,也是各行业各企业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的
门槛。
也就是说,如果不能保障新能源运行的安全性,那么该行业必然不具备正
式使用该新能源的资格。
尤其是在现代科技水平高速发展的今天,新能源在各行
各业的应用逐渐趋于智能化。
所以管理人员在应用这些新能源时,必须树立正确
的管理理念,建立规范的管理模式。
同时要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对新能源
安全运行的管理问题不能全靠经验,加强了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地位。
二、保障核电运行安全的具体措施
1、科学合理的核电设计
科学合理的核电设计是保障核电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前提。
核电设备设计通
常会作为整个核电运行的核心设计内容,以此加强核电运行的安全指数。
设计过
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首先要保障核电设备的完整性。
结合核能发电的整个具
体流程配备好所需要的发电设备,对一些关键性设备要做好备用和备选,以此降
低突发状况给核电运行带来的影响。
其次是要加强核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
在
核电设备智能化的过程中,自动化系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假设核电设备突发故障,自动化系统中的自动更换系统会及时发现故障并调节设备运行状态,例如自
动更换系统可以识别并关停故障设备,然后开启相应设备的备用选项。
整个过程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完成,甚至不会对整个设备运行产生影响。
最后是要加强有
效停堆装置的使用。
快速停堆装置可以更准确有效的在核电设备运行故障时产生
反应,对相应的故障设备进行维修。
快速停堆装置会对故障设备进行分析处理,并将分析报告及时返还。
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分析报告对相应的事故进行处理和防范。
2、保障核电设备的安装质量
有了靠谱的设计和合适的设备后,下一步需要着重注意的就是要保障核电设备的安装质量。
随着近些年核电行业的快速发展,核电设备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行业。
核电设备也逐渐走向了智能化、精密化的道路,这也对安装人员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广阔的发展前景,核电行业不能只看到眼前短暂的迅速扩张,还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保障每一处核电设备的安装质量才是推动可持续性发展的长久之计。
也就是说,核电设备的规模大小,数量多少,并不能代表核电行业的发展状态。
核电设备的平均安装质量才是真正代表核电行业发展态势的客观标准。
核电行业和安装人员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不断追求进步,追求高质量的安装水平,才能对得起社会各界对核能发电技术的尊重和需求。
而核电设备的安全问题才是保障核电行业能被大众所接受的首要因素。
因此,核电行业和安装人员自身就应该作为核电设备安装质量的第一批“质检人员”。
3、加强对核电设备的管理
除了要进行科学设计和高质量安装之外,对核电设备全面管理同样能够影响核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首先,工作人员必须要定时定期的对核电设备进行质量检验,并将每一次质量检测的结果记录在案,标明日期。
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设备的零件已经出现了老化或者氧化等影响运行质量的问题,工作人员则必须对该零件或设备进行更换。
在对核电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经常会走入一个误区——他们认为对设备的日常检查等于定期维护。
其实,核电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和定期维护工作是不同的,定期检查工作和定期维护工作要错峰同时进行。
核电设备的存在意义是通过核能进行发电,而发电过程是一个需要长时间不间断运行的过程,所以对于核电设备而言,每一次运行都是一次耗损,而每一次耗损都增加了安全隐患的概率。
因此对核电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是解决设备老化、磨损等安全隐患的重要手段。
4、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过往的实际工作过程中,电力行业尤其注重工作人员的实践经验。
但是在利用核能发电的发展进程中,工作人员理论知识的重要程度首次被提升到新的高度。
在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工作人员的实践经验,这就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升,各行各业都逐步走向了智能化的发展道路。
有些问题单靠实践经验是无法解决的,必须要依靠专业理论知识的支撑才能够解决核电设备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和问题。
除此之外,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为了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要定时定期对工作人员开展培训活动,组织不同单位工作人员的交流学习,组织单位下属工作人员的进修学习等都是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手段。
除此之外,企业要着重培训工作人员维修故障设备的实操能力。
通过实地训练的方式丰富工作人员维修故障设备的经验。
结束语
总而言之,想要消除核电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对核电设备运行的负面影响就必须要注重核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工作。
核电运行安全影响因素有很多,但整个行业对核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忽视才是问题的根源。
核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问题之所以会被忽略,不是因为它不重要,而是因为传统电力行业对于电力运行
设备管理问题普遍存在疏忽现象。
例如,很少有企业会对核电设备进行预防性维修。
而设备的预防性维修正是对核电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解除风险的有力手段。
所以注重核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问题,能够从根源上解决许多核电设备的运行安全隐患,能够消除大部分核电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朱勇.核电运行安全影响因素研究与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1):3-4.
[2]于超.核电厂运行技术规格书对核安全的影响分析与探讨[J].科技视
界,2018(12):209-210.
[3]魏中国.核电设备管理对核电运行安全的影响分析与阐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7):151.
[4]陈峰.一次调频对核电机组动力一回路运行安全影响的研究[J].福建农
机,2016(02):45-47.
作者简介:
雷俊,男,1982—,工程师,现主要从事压水堆核电厂运行及核安全分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