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感觉器官的X线解剖

感觉器官的X线解剖


眼的X线解剖
• 眶外缘和眶外壁:
颧骨的额突 额颧缝 眶外壁:
外半颧骨,内半蝶骨大翼。 无名线或眶斜线
眼的X线解剖
• 眶内缘和眶内壁: 眶内缘显影模糊 泪骨嵴影 筛骨纸样板 筛窦
眶内侧壁由前向后依次为上颌骨 额突、泪骨、筛骨眶板。
泪骨嵴代表筛窦前群小房侧壁,
筛骨纸样板代表筛窦后群小房侧壁。
眼的X线解剖
Human Anatomy
Dept of Anatomy, Medical College,
9
Qingdao University
眼的X线解剖
泪点 泪囊
泪小管 鼻泪管
眼的X线解剖
四、眼动脉 由颈内动脉的C3段发出
眼的X线解剖
作业 1绘视神经孔位片 2描述眶四壁的构成
感觉器官的X线解剖
耳的X线解剖
• 眶下缘和眶下壁:
眶下缘整齐,高于眶下壁影。 眶下管、眶下孔影。
眶下壁外半由颧骨构成, 内侧半由上颌骨构成。
眶正位像
眶上缘
眼的X线解剖
眶上切迹
泪腺窝
蝶骨小翼
眶上裂
眶上壁
眶正位像
眼的X线解剖
眶外侧壁
无名线
泪骨嵴
筛骨纸样板
眶下壁
眶下管 眶下孔
眶下缘
圆孔
眼的X线解剖
二、视神经孔后前位像
眶腔为锥形,其底朝 向前外,尖向后内。视 神经孔位居眶尖部,必 须采用视神经孔投照位 方能显示。但须两侧视 神经孔分别摄片。
Human Anatomy
Dept of Anatomy, Medical College,
26
Qingdao University
感觉器官的X线解剖
眼的X线解剖
一、眶正位像 1眶四缘 2眶四壁
眼的X线解剖
眼的X线解剖
• 眶上缘和眶上壁: 眶上切迹, 泪腺窝, 蝶骨小翼, 蝶骨嵴。 眶上壁
(额骨眶板,蝶骨小翼)
眼的X线解剖
1 视神经孔测量:
视神经孔内上缘与外下缘之间的连线 为A径,与A径中点垂直相交的为B径。 A径平均4.9mm, B径平均5. 2mm。
2蝶骨小翼周围的结构:
蝶平面及蝶骨小翼上缘与眶上缘之 间为眶上壁,小翼外缘与眶外缘之 间为眶外壁,内下缘与眶下缘之间 为眶内壁。
3视神经孔侧别判定:
以眶外缘为标准:眶外缘位居左 侧,则是左视神经孔;眶外缘居右 侧,则是右视神经孔。
图9-2-6 内耳道后前位像 1.半规管 2.前庭 3.内耳道 4.岩锥尖 5.鸡冠 6.额窦 7.眶上裂 8.眶上缘 9.鼓室盖 10.无名线 11.外耳道 12. 颅后窝
耳的X线解剖
•内耳道与颈动脉管







内 耳 道
耳的X线解剖
作业 1绘颞骨岩锥劳氏位像 2绘颞骨岩锥梅氏位像 3描述颅正像上 内耳道与颈动脉管的区别
影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剖学
感觉器官的X线解剖
孟庆兰
感觉器官的X线解剖
The Accessory Visual Apparatus
感觉器官
眼(视器)
耳(前庭蜗器) (位听器)
Human Anatomy
Dept of Anatomy, Medical College,
9
Qingdao University
The Internal Ear
眼的X线解剖
• 视神经孔后前位像 1眶四缘:
2蝶骨小翼三角形影
3视神经孔。
4在眶内侧壁影中有蝶窦和 筛窦影重叠,其外侧部属 蝶窦,内侧部属筛窦。
5视神经孔可以为圆形、卵 园形,婴儿为梨形。孔内 有时有骨隔,上部通视神 经,下部通眼动脉。
眼的X线解剖
视神经孔后前位像
视神经孔
蝶骨小翼
眶上缘
眶外缘
眶下缘
耳的X线解剖
颞骨岩锥梅氏位像






颌 下




上 嵴
突 气
突 窦




骨 迷 路
内 耳 道
鼓 室
外 耳 道






耳的X线解剖
• 四、内耳道和颈动脉管 • 内耳道影居上,接近岩上嵴,
呈外低内高的横位,开口于岩 上嵴内段,外端与骨迷路相邻。 管壁整齐,管经均匀。 • 颈动脉管影居下,内端终于岩 尖,外端有时可见向下的转折 影,管壁不明显。
眼的X线解剖
视神经孔后前位像


眼的X线解剖
三、泪道造影: 1泪点:分别位于上下睑缘的内侧端。
2泪小管:宽0.5毫米,长7~10毫米
3泪囊:上端为盲端,下端接鼻泪管。 宽2~4毫米,长10~12毫米
4鼻泪管:宽2~3毫米,长18~30毫米。管 腔内有黏膜瓣。开口于下鼻道。
The Accessory Visual Apparatus
耳的X线解剖
•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 •中耳的主要结构为鼓室, 内耳主要是迷路:耳蜗,前 庭,三条半规管。内耳道。
耳的X线解剖
一、颞骨岩锥劳氏位像 (颞骨岩锥双15°侧位):
病人俯卧,头的矢状面与 胶片平行,光线向足侧 和面侧各倾斜15°。中心 线投射点在对侧外耳孔后 上约5cm处,中心线经被 检测的外耳孔射入胶片。
图9-2-2 颞骨岩锥许氏位像 1.鼓室盖 2.内外耳道重叠影 3.下颌骨 关节突 4.颞骨岩尖 5.窦硬膜角 6.乙状 窦 7.气房 8.乳突
耳的X线解剖
三、颞骨岩锥梅氏位像 (颞骨岩锥双45°轴位) • 仰卧,头向被摄侧倾斜45° ,
光线向足侧倾斜45°。 • 颞骨岩锥长方形的影像显影于颞
下颌关节的后方。其前界为岩锥 的前下缘,后界为岩上嵴。岩锥 影较透明的上部为乳突气房。下 端缩窄并有不整的分叉,其中后 部为岩尖,前部为与颞骨岩锥相 连的蝶骨大翼的后缘。 鼓室影位于岩锥影内相当于颞下颌 关节的后方。鼓窦影位于乳突气 房内相当于鼓室的后上方。鼓室 的后方和下方为致密的骨迷路影。 在迷路影的后下方有较透明的横 位的内耳道影。岩尖部竖立管状 影为颈动脉管。
鱼头状影像:鱼口,鱼眼。 窦硬膜角,窦硬膜三角,
骨迷路,乳突,鼓窦(乳突 窦)
耳的X线解剖
颞骨岩锥劳氏位像
颞骨岩锥
颞下颌关节
岩尖
内外耳道重叠影
岩上缘
弓状隆起
窦硬膜三角
乳突气房
乙状窦前壁 骨迷路
窦硬膜角 鼓窦
耳的X线解剖
二、颞骨岩锥许氏位像 (颞骨岩锥25°侧位):
病人俯卧,头部被照侧 贴近X光片,头的矢状 面与胶片平行,光线向 足侧 倾斜25°。 • 许氏位像与劳氏位相似, 只是颞下颌关节与岩尖 重叠,岩尖有些缩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