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接班制度之晨交班制度
1、各科室工作日必须开展晨交班会。
2、着装整齐,佩戴胸牌,举止文雅,仪表端庄,无大衣领,大衣帽外露于工作服。
主持者面对办公室大门,医生列队主持人右手侧,护士列左侧,列队整齐,不靠桌、椅,目光平视发言人或平视前方。
3、参会人员必须提前2分钟到达晨会地点,早8:00准时开始,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晨会期间手机设置震动或静音,如有紧急电话需接听,则移步到会场外接听,不能影响晨会的进行。
4、提倡晨交班说普通话,主持人和汇报人要提前做好准备,交班内容真实、条理清晰,字句精练连贯,医学术语准确。
5、晨交班时应报告患者基本信息,如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目前诊断等;医护交班内容需一致、对应,护士交病人的动态变化,医嘱执行情况、重病护理记录、各种检查标本采集及各种处置完成情况,尚未完成的工作等;值班医师应将病员情况全面交班,包括本班出现的病情变化情况(症状、体征等),可能的原因(或诊断),已采取的措施及效果,尚待处理及需继续观察的情况等。
6、交班内容重点为“患者分类质控法”所列六类患者即危重病人、新病人、报危急值的病人、手术病人及特殊标识病人的情况。
7、晚班医生在下班前应将上述患者的病情和处理事项记入交班本,双方进行责任交接签字,并填写日期和时间;对危重病员及晚间做处理的患者应作好病程记录和医疗措施记录。
8、对于急、危、重病患者及当日手术患者,必须做好床前交接班。
附件1:病人分类质控法之病人分类
附件2:晨会交班评价标准
**科
**年*月*日
病人分类质控法之病人分类共分为六类:
一、新入院24小时之内的病人
二、拟手术病人
三、手术后的病人
四、危重病人
五、报告危急值的病人
六、特殊标识病人
1、愈后不良的病人
2、家庭关系复杂的病人
3、家庭经济困难的病人
4、诊断不清的病人
5、身份特殊的病人
6、有第三方参与的病人
7、无主病人
8、有医闹前科的病人
9、有黑社会背景的病人
10、对治疗期望过高的病人
11、花费超过承受能力的病人
12、社会关注度高的病人
13、非计划二次手术病人
14、超期住院病人
15、有纠纷苗头或纠纷进行中的病人
16、特殊年龄组的病人
17、治疗效果无明显的病人
18、新项目、新技术、新药品应用病人
19、短期内反复住院的病人
20、生命最后阶段的病人
21、健康扶贫的病人
**医院晨会交班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