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辩稿的写作

一辩稿的写作

补发的资料桑:
我来主要介绍常规一辩稿的大致格局和一些基本规范:
一辩稿的字数依环节时间和辩手语速而定,最好能刚好在规定时间内陈述完毕(既不能超时,也不宜空出太多时间,这两种情况都会给评委留下不好的印象),一般来说三分钟的一辩陈词在正常语速下可以说800到900字。

一辩稿写好后应该在计时的情况下多念几次,以确保发言长度符合规定时间。

一辩稿的开头要先感谢主席并问候观众(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一辩稿的正文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开头,主体部分,结尾;
下面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开头部分:
1.申明己方辩题,这一部分通常放在一辩稿的最开头,有事也可以放在背景介绍之后。

(今天我方的辩题是/我方认为)
2.背景介绍:在一辩稿的开头用简略的语言大致介绍一下辩题所讨论的问题产生的背景,为后面的论述做铺垫。

这一部分可有可无,有这一部分可以让一辩稿在结构上更为完整,在观感上不会显得过于突兀。

但如果一辩陈词中要讲的东西比较多,时间不够用,也可以略去这一部分。

例: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成败英雄论古亦有之,李白诗云:秦王扫六合,虎势何雄哉;《东周列国志》里却说见义勇为真汉子,莫以成败论英雄。

可见成败英雄论自古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3.定义:根据己方立论,对辩题中涉及到的主要概念进行定义。

(对于定义部分,辩论圈中有一些套话,如开宗明义,概念先行;或正本清源,概念先行等等。

对于这些套话不一定要模仿,也可以直接进行朴素的表述,如让我们先来厘清几个概念等等。


例:接下来且让我开宗明义,解释一下辩题的几个重要定义吧。

钱其实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它是一个不具主动性的交易媒介。

而恶则是一个价值上的破坏、行动上的破坏。

而我们所谓的源就是事情的起源和根本。

《辞海》这本书就告诉我们所谓的万恶之源就是一切恶的根源。

4.标准:对于比较型的辩题,在定义之外还要给出标准(是非型辩题则不用),即要告诉观众和评委你的比较是依据什么标准进行的。

例:今天我们判断当今社会男人和女人何者更需要关怀就要看何者在当今社会中所面临的问题能够更有效地通过关怀得到解决。

总而言之,一辩稿开头部分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辩题所要讨论的内容做一个大致的框定,并通过定义和标准给出我方的论证目标(证明论证目标,辩题即得证)有时也可以在开头段的末尾直接用一句话给出论证目标:如以成败论英雄是可取的就是要探讨这句俗语这种价值在我们这个时代是否具有可取性(小萧补充再说一下:一辩稿的开头部分,其实就是要把我方拿到的辩题阐释为一个论证目标,下面的部分就是针对这个论证目标分点进行论证。

“以成败
论英雄是可取的就是要探讨这句俗语这种价值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可取性”就是论证目标,下面的部分就要论证为什么这种价值在我们这个时代有可取性。

嘻嘻,晚晚莫嫌我唠叨。


二、主体部分
一辩稿的主体部分一般是对我方立论的分点阐述,这样做的好处是能使一辩陈词更加清晰和有条理,便于听众理解和接受
分点的数量一般为三点,但也出现过两点或四点的立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必强求三点(但也应注意分论点最多不宜差过四点,最少不宜少于两点)每个分论点可以独立成段,在段首用一句话概括论点,并标明第一、第二、第三。

每个分论点应先对该论点是如何论证辩题的进行逻辑上的说明,在用类比或事例进行进一步的补充论证。

每个分论点段不宜过长。

可以在分论点段中充分使用对仗排比等修辞以增气势,但请注意,形式相对于内容来说永远是次要的。

例:
第一,钱具有与任何商品进行等价交换的现实合法性。

一方面,钱既是财富的象征,又是一般等价物。

它具有无限的效力,因此能煽起人的无穷贪欲。

但是另一方面,每个人对于金钱的占有又都是有限的,无限的欲望根本不可能得到满足。

正是金钱这种效用无限性和占有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使它比其他任何物品都更能激起人心中的非分之想,从而使人迷失良知、堕人邪恶。

第二,钱不仅可以在商品领域呼风唤雨,而且可以使非商品也商品化。

它不仅是物质财富的象征,而且成为了精神价值的筹码。

权力、地位可以用钱购买,贞洁、名誉可以公开出售,人性、尊严被待价而沽,甚至天理、良心也染上了铜臭之气。

莎士比亚早就揭露道,金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

正因为金钱具有如此混淆是非颠倒乾坤的无边法力,它才成为了滋生种类繁复、数量极多的罪恶肆意蔓延的深刻根源。

第三,人对钱的崇拜还异化了人与钱之间的关系。

钱本应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工具,但在现实中,却被人们当作了顶礼膜拜的上帝。

因为钱,人们迷失于这光怪陆离的物欲世界,因为钱,人们丧失了内在良知却还浑然不觉,还是因为钱,人生价值和人性尊严都被当作了牺牲品,供奉到了拜金主义的祭坛之上。

人创造了金钱,却又对自己的创造物顶礼膜拜。

当钱从手段上上升为目的的时候,人却从主人沦落为了奴隶。

三、结尾部分
一辩稿的结尾部分一般会做一步预设防御,即针对某个对方很可能会讲的论点或我方某个很可能被攻击的点预先进行反驳。

例:诚然,是有人能在金钱面前保持清醒,但是这是因为他们主观上有道德良知
的呼唤,客观上又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

正如我们不能因为有人对病毒免疫就否认病毒是病的根源一样,我们也不能因为有人能在灯红酒绿面前洁身自好,就否认钱是万恶之源。

钱作为工具,的确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问题就在于现实中,它已经被人们当作了目的本身在看待。

一般来说,一辩稿的最后会再次重复辩题(所以我方坚持认为.....)当然大家也可以想其他更有创意的结尾~~
如果出现时间不够一辩稿没有读完的情况,请把还没有读完的句子读完,然后重复辩题(所以我方坚持认为.....)
需要注意的是,一辩陈词既不同于结辩,也不同于立论本身,因此结辩中升华的部分一般来说不应该出现在一辩陈词中(这并不意味着一辩陈词中不可以出现价值倡导性的论点),而立论中的各种论点和逻辑也不必事无巨细的都在一辩陈词中展现,一辩陈词中的分论点,应该选取立论中的主要逻辑点,同时立论中一些核心但相对脆弱的逻辑也不应该在一辩陈词中过分暴露请大家记住新加坡赛制下的华语辩论很多时候要找图穷匕见的感觉,整套立论应该是随着比赛的进程逐步展开的,这些事情比较复杂以后有机会再细讲。

此外,反方一辩稿可以在论述己方观点之前,先对对方一辩陈词中提出的观点进行反驳(就是在整篇一辩稿的最前面加一段对对方的反驳),但应注意时间分配,反驳部分不宜过长,以避免影响到后面己方论点的陈述。

小萧最后补充下,一辩的逻辑线路需要完善,观点之间相辅相成,战场划分应该初步完成,向大家明确今天己方论点和想要论证的逻辑,向大家说明我方观点为何可以论证辩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