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

某男,55岁,汉族,小学文化,某市人武部修理工,已婚。

主因情绪低落、悲观焦躁6个月,加重2月伴自杀行为首次住院。

家族史:其父有精神障碍,具体不详,并于患者11岁时去世。

其子患有精神分裂症,于6月前在我院经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奥氮平(再普乐)治疗3月痊愈,目前服药病情稳定达3个月。

个人史:胞五行二,有一兄两弟一妹。

母孕期及幼年生长发育不详。

患者自幼家贫,上学至小学四年级,成绩一般,父亲去世后辍学,随母改嫁在家务农。

18岁参军,退伍后当过警卫、兵工厂工人,36岁开始在现单位工作,与同事、领导关系好,平素热心爱助人,但谨小慎微。

信奉佛教,经常去寺庙烧香拜佛,阅读佛经。

吸烟20支/天×30年,饮酒30年,约每周2-3次,每次饮38度白酒1斤,近6月因病未饮酒。

无毒品接触史。

27岁经人介绍与现妻结合,婚后感情好,28岁育有一子。

既往史:患下肢静脉曲张30年未治疗。

无其他躯体疾病,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现病史:患者在6月前陪护儿子住我院治疗精神分裂症期间,出现紧张不安、情绪低落,担心儿子的病,经常与医生哭诉,不能为儿子的治疗与医生进行商讨,犹豫不决。

失眠,每天只能睡4-5小时。

曾在我院门诊服用阿米替林75mg/日治疗1个月,情绪有所好转,因口干不适换用曲唑酮50mg/日,后服药不规律。

2月来病情加重,整日忧心忡忡,高兴不起来;不愿再参加佛教活动;不愿料理家务;话少,每天只有吃饭时与家人简单说几句话;活动少,动作缓慢,总爱躺在床上,感觉没有精力。

担心家里没有钱,因此戒烟戒酒,不看电视怕费电,不让家人吃肉要省钱。

对以前做过的事情感到自责,向妻子承认替别人做担保太草率。

患者感到终日不能入睡片刻,认为自己也患了“精神分裂症”,感到绝望,多次说不想活了,并曾试图自缢一次被家人发现制止。

进食速度也变慢,进食量尚可,体重下降5kg(半年内)。

根据ICD-10,患者目前处于:A. 轻度抑郁发作B. 中度抑郁发作C. 重度抑郁发作(根据ICD-10,轻度抑郁发作(F32.0)具有核心症状(心境低落、兴趣下降/快感缺失、精力不足/过度疲劳)至少2条,核心与附加症状共计至少4条,中度抑郁发作(F32.1)具有核心症状至少2条,核心与附加症状共计至少6条,重度抑郁发作(F32.2)具有3条核心症状,核心与附加症状共计8条。

此患者目前存在症状有:情绪低落、兴趣下降、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滞、自责、睡眠障碍、犹豫不决、自杀观念和行为,条目符合重度抑郁发作。

)患者能否诊断为心因性精神障碍?A. 是B. 否(患者的起病虽然与儿子患有精神分裂症有密切联系,但患者此后的症状表现不在围绕儿子的疾病,虽然儿子痊愈但患者的抑郁情绪已经达到重度抑郁发作的标准,且存在明显的自杀观念和行为。

故心因只能作为此次发作的诱发因素,不能诊断为心因性抑郁。

)询问患者诉自己在31年前无明显诱因曾经有过类似的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悲伤、烦躁,感觉没有精力,失眠,持续几个月,曾经服用中药治疗后完全缓解。

此后30年工作、生活一直顺利,没有出现这种情况,直至此次儿子得病。

2年前有一段时间比较高兴,跟家人一起外出旅游1周,感觉愉快。

根据患者提供情况,为明确诊断,必须询问:A. 躁狂症状群B. 精神病性症状C. 既往抑郁发作严重程度D. 躁狂症状群和精神病性症状。

此次为重度抑郁发作,故应询问是否存在精神病性症状,以确定是否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因为是否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对治疗学具有意义。

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单用抗抑郁剂治疗效果不佳,应同时使用抗精神病药;对ECT效果非常好。

2年前持续1周的“愉快”感,应仔细加以询问以明确是否存在躁狂或轻躁狂表现追问下患者诉2年前因为儿子有了满意的职业,全家都很高兴,跟着儿子去大连旅游1周,并没有其他问题。

患者平素喜欢饮酒,在家里晚餐也经常饮酒,每周2-3次,每次可以饮38度白酒1斤左右,但没有喝醉。

因儿子得病,为了省钱再也没有饮酒,也没有感觉不舒服。

近半年来的确因为想省钱不让家人看电视、吃肉,自己也戒烟戒酒。

患者的酒精使用已经达到:A. 酒精有害使用B. 酒精依赖C. 酒精滥用根据WHO标准,男性每周安全饮酒量为不超过21个标准杯。

1个标准杯相当于8g纯酒精,计算公式:标准杯数量=饮酒量(升)×酒的度数(%)。

患者每次的饮酒量=0.5(升)×38(%)=19个标准杯。

一周的饮酒量远远大于21个标准杯的安全饮酒范围,为有害使用。

患者是否存在疑病妄想:A. 是B. 否疑病妄想是指患者毫无根据的认为自己患有某种严重的躯体疾病是不治之症。

虽反复检查仍不能纠正。

此类妄想可以幻触或内脏性幻觉为基础。

此患者是因目睹了儿子不能入睡,自己体验到睡眠感缺失,推断自己患有精神疾病,与患者受教育程度和疾病知识的匮乏、情绪极度悲观有关,故不作为疑病症状。

根据以上资料,应该诊断为A. 重度抑郁发作B. 复发性抑郁障碍,目前为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C. 复发性抑郁障碍,目前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D. 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E. 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2年前的情绪愉快没有其他躁狂的症状,不作为躁狂发作,故诊断改为复发性抑郁障碍,目前不存在精神病性症状。

2月前于当地精神病院就诊,诊断为“抑郁症”,予帕罗西汀20mg/天治疗2周,无明显好转,加用多虑平50mg/天,病情无变化,仍感觉彻夜不眠,焦躁不安。

交谈中反复诉说睡眠不好,要求医生让自己睡眠哪怕1小时。

目前治疗首选:A. 氯硝西泮B. 氯丙嗪C. 文拉法新D. MECT患者目前处于重度抑郁发作,存在自杀观念和行为,且存在明显焦虑也是增加自杀风险的因素,为尽快消除自杀观念,挽救生命,应选择起效最快的MECT治疗。

入院后服用米氮平15-45mg Qn3天,睡眠缺失感、焦虑无明显改善,后先后换用思瑞康300mg Qn、奥氮平5mg Qn均未能改善睡眠,故换用氯丙嗪100mg Qn,患者感到能够睡眠,自觉每晚睡眠2-3小时,但仍焦虑不安、对治疗悲观。

经过与患者多次协商,患者同意使用MECT,治疗8次,抑郁、焦虑明显缓解,患者表情明显放松,每晚睡眠7小时,有睡眠感,能够与病友交谈,对外界有一些兴趣。

MECT同时合并抗抑郁剂文拉法新225mg/天,氯丙嗪维持100mg Qn治疗第5周时,患者某天下午从床上坐起时感到头晕,此时应警惕:A. 脑血管意外B. 癫痫C. 颈椎病D. 血压波动文拉法新高剂量(200mg以上)长期使用会导致高血压(3%,升高舒张压1-7.5mmHg)。

氯丙嗪因其alpha肾上腺素能作用能够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及反射性心动过速,故应该监测血压变化。

一次测量立位比卧位的收缩压/舒张压低20/10mmHg为体位性低血压。

体检发现患者卧位血压130/80mmHg,立位血压110/70mmHg,考虑存在体位性低血压,减氯丙嗪用量至50mg Qn,卧位、立位血压不再差异,患者头晕消失。

下一步治疗还需要考虑:A. 心理治疗B. 健康教育C. 心理治疗和健康教育D. 药物减量患者生长经历存在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早年辍学、随母亲改嫁寄人篱下的幼年创伤,性格上谨小慎微,存在对酒精的有害使用,且儿子患有精神分裂症需要长期治疗,家庭经济负担重,这些都是预后不良的因素,为巩固治疗效果,应该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治疗,必要时给予家庭治疗,提高患者对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以利于长期康复。

另外,鼓励、支持和指导患者继续维持戒烟和戒酒状态对于患者自身疾病的康复也非常重要。

建议患者维持治疗的时间为:A. 6个月B. 2年以上C. 终身根据《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抑郁第二次发作痊愈后应预防用药2-3年。

患者又存在诸多抑郁复发的危险因素,更应该维持用药至少2年。

维持治疗期间的用药量可以酌减,但建议维持治疗前半年药物不减量。

案例分析:失恋后抑郁发作作者:佚名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更新时间:2013-1-26一般情况:患者女性,33岁,大学文化,未婚。

主诉:情绪低落,心情差,不爱见人,悲观,想死4个月。

现病史:患者4个月前因为与男友分手后出现心情差,整日喝酒,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认为自己的不好男友才抛弃了她,上班不能集中注意力,工作中总出错受到领导批评,下班后自己一个人在家哭泣,总控制不住想一些痛苦的事情,甚至想到了死。

近3个月患者出现失眠,入睡困难,每到晚上总想事情,控制不住,到了晚上12点多才入睡,入睡后也总是做梦,睡眠质量差,早醒,早晨4点多就醒来,再也无法入睡,白天工作乏力,有时发愣,没有食欲,很少与同事说话聊天等。

近1个月加重患者觉得自己太痛苦还不如死了算了,并且自服20片安眠药自杀,后经过抢救后清醒,家人认为患者有精神问题带来我院。

既往史:既往体健。

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否认手术外伤史。

个人史:胞1行1,足月顺产,出生情况良好,母孕期健康,从小学习成绩中等,大学文化,参加工作7年,否认冶游史,无烟酒嗜好。

病前个性:内向,敏感多疑,脾气大。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未见异常。

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定向力完整,接触被动,表情愁苦,称自己现在心情非常不好,已经持续了几个月了,认为自己活着就是给家里人增加痛苦,还不如死了算了,有失眠,早醒,食欲差,没有兴趣,自卑自责等表现。

有自知力。

否认精神病性症状。

情感反应协调。

诊断依据:1. 女性,33岁起病。

2. 病前个性:内向,敏感多疑,脾气大。

3.无明显诱因急性起病。

病程4个月。

4.患者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定向力完整,接触被动,表情愁苦,称自己现在心情非常不好,已经持续了几个月了,认为自己活着就是给家里人增加痛苦,还不如死了算了,有失眠,早醒,食欲差,没有兴趣,自卑自责等表现。

有自知力。

否认精神病性症状。

情感反应协调。

诊断:不伴精神病性症状重度抑郁发作。

鉴别诊断:急性应激反应:患者发病有明显诱因,在失恋情况下出现心情差,想死想法,但是本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已经很重,而且患者病程持续时间已经4个月,有典型的重度抑郁的症状,所以不考虑为急性应激反应。

治疗方案:急性期治疗:因为患者有自伤,自杀等表现,可先行MECT 治疗。

2.同时行抗抑郁药治疗比如新型的SSRI类药物,双通道抗抑郁药等。

巩固期治疗:药量与急性期相同。

至少6个月。

目的,预防复燃。

患者教育以及心理治疗如人际交往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和家庭治疗,特殊治疗手段的选择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