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 清华大学出版社 8章作业和自测题及参考答案(20120807)

计算机网络 清华大学出版社 8章作业和自测题及参考答案(20120807)

第8章局域网
1.假设把时间分为离散的时间片,n台主机中,每一台主机在每个时间片内试图占用信道
的概率为P。

求由于冲突而被浪费的时间片的比例。

答案:
在每个时间片中,可能发生的事件共有n + 2种,它们是互斥的:从事件1直到事件n都是由对应的主机试图使用通道而不发生冲突的情况,这些事件中的每一个的概率都是P(1一P )n - 1;事件n + 1对应通道空闲,其概率是(1一P )n;事件n + 2是一次冲突(参与冲突的是n 台主机中的任意2至n台主机)。

因为这n + 2种事件是互斥的,其概率和必为1。

因此,在每个时间片中发生冲突的概率(即由于冲突而被浪费的时间片的比例)为:
1一n p(1一P )n - 1 一(1一P )n
2.两个CSMA/CD站点都在试图发送长(多帧)文件。

在成功发出每一帧后,它们均采用二进制后退算法再次竞争信道(假设每个竞争周期的第i次尝试均匀分布在2i -1个时间片中)。

正好竞争k次便成功的概率是多少?每个竞争周期的平均竞争次数是多少?
答案:
把竞争周期中为获得通道的尝试从1开始编号,第i次尝试均匀分布在2i - 1个时间片中。

在每个时间片中两个站点冲突的概率是2一2(i 一1),因此,第i次尝试碰撞的概率是:
(2一2(i一1))(2(i一1)) = 2一(i一1)竞争周期开头(k-1)次尝试失败,紧接着第k次尝试成功(即正好竞争k次便成功)的概率是:
P k=[ 1 - 2一(k一 1)] 2一(i一1)
该式可化简为
P k=[ 1 - 2一(k一 1)] [2一0. 2一1. 2一2. . . . 2一(k一 2)]
=[ 1 - 2一(k一 1)] 2一(k一 1)(k一 2)/ 2
每个竞争周期的平均竞争次数是
k P k
3.考虑建立一个CSMA/CD局域网,电缆长lkm,不使用重发器(REPEATER),运行速率为1Gb/s,电缆中的信号速度是200 000 km/s。

求此局域网的最小帧长。

答案:
对于l km电缆,单程传播时间为1÷200 000 =5× 10一6 s,即5μs ,来回路程传播时间为2T = 10μs,为了能够按照CSMA/CD 工作,最小帧的发送时间不能小于10μs,以1Gb/s速率工作,10μs可以发送:
(10× 10一6)× 109 =10 000 b 因此最小帧长是10 000 b或1 250 B。

13.标准10Mb/s 802.3局域网的码元传输速率是多少?
答案:
标准10Mb/s 802.3局域网使用曼彻斯特编码,这就意味着发送的每一数据位都分为2个码元,即码元传输速率是数据速率的两倍。

标准10Mb/s 802.3局域网的数据速率是10Mb/s,故其码元传输速率为20M 波特。

14.假设同轴电缆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光速的2/3,求原始的802.3标准(10Mbps)中一位的长度(按米来计算)?
答案:
在同轴电缆中光的速度大约是200 000km/s,即200m/μs。

在10Mbps 的带宽下,传输一个位需要0.1μs。

因此,一位持续 0.1μs 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它传输了20m。

因此,在这里,一个比特长20m。

15.假若1Gpbs以太网采用10BASE5的方式工作,图8-24显示了其最大配置图。

取电
信号在同轴电缆段和链路段以及AUI电缆上的传播速度均为0.7c。

设站点物理层的时延为t p= 1μs,转发器的时延为t R= 2μs。

同轴电缆段长500m,链路段长500m,工作站和转发器均经AUI电缆连接同轴电缆段或链路段,AUI电缆长50m。

试按工作站A与B间的距离计算其最小帧长。

答案:
以太网的跨距 S = 1 500 + 1 000 + 500 = 3 000 m
上式中的3项分别对应3个同轴电缆段和2个链路段以及10个AUI电缆;
时间片 slot time = 2s/0.7c + 2 t p + 8 t R= 0.2857×10 – 4 s+18μs= 46.57μs;
最小帧长 Lmin = k×slot time = 10 9b/s × 46.57× 10 – 6 s = 46.57kb
16.为什么CSMA/CD是随机访问类型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请说明CSMA/CD方法的基本工作原理。

答案:
CSMA/CD用来解决多结点如何共享公用总线的问题。

以太网中的任何结点都没有可预约的发送时间。

它们的发送都是随机的且网中不存在集中控制的结点,网中的结点都必须平等地争用发送时间,因此这种介质访问控制属于随机争用型方法。

CSMA/CD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随机延迟后重发。

每个结点利用总线发送数据之前,首先要侦听总线的忙闲状态。

如果总线上已经有数据信号在传输,则为总线忙;如果总线上没有数据传输,则为总线空闲。

如果一个结点准备好发送的数据帧,并且此时总线处于空闲状态,那么它就可以开始发送。

但是,可能有多个结点同时发送了数据,因此结点在发送数据时应进行冲突检测。

22.在一个100Mbps的信道上,待传输(即待发送)的帧随机地到达。

如果当一帧到达的时候该信道正忙,那么它必须排队等待。

帧的长度呈指数分布,均值为每帧10 000位。

对于下列每一种帧到达率,请给出平均一帧的延迟,包括平均时延和传输时间(即发送时间)。

(a)90帧/秒
(b)900帧/秒
(c)9000帧/秒
答案:
采用M/M/1模型,平均时延T = 1/(C -)。

这里C = 10 8, = 10 −4,所以T = 1/(10000 −)s。

对于三种到达速率,传输时间都一样:
传输时间(即发送时间)= 1/C = 0.1 ms
平均时延分别为:
(a) T = 1 / (10000 −90) s 0.1 ms
(b) T = 1 / (10000 −900) s 0.11 ms,
(c) T = 1 / (10000 −9000) s = 1 ms
27.一个通过以太网传送的IP分组长60字节,其中包括所有的头部。

如果没有使用LLC的话,则以太网帧中需要填补字节吗?如果需要的话,需要填补多少字节?
答案:
最小的以太网帧是64字节,包括以太网帧头的地址,类型/长度域及校验和,共18字节。

因为以太网帧首部及校验和占据18字节,IP分组长60字节,帧的总大小为78字节,超过了64字节的最小帧长。

因此,不需要填补字节。

28.以太网帧必须至少64字节长,这样做的理由是,当电缆的另一端发生冲突的时候,传送方仍然在发送过程中。

快速以太网也同样有64字节最小帧长度限制,但是,它可以以快10倍的速度发送数据。

快速以太网如何才能维持同样的最小帧长度限制?
答案:
减少快速以太网的最大电缆长度,并减少转发器的个数。

29.尽管千兆以太网假设的递交速度为1Gbps,但是,1000Base-SX 规范声明了时钟的运行速度应该为1250MHz。

这里超高的时钟速度是为了提供额外的安全余量吗?如果不是,那会是什么?
答案:
1000Base-SX规范采用8B/10B线路编码方案,编码的效率为80%,即传输10bit的数据中只有8bit是有效数据。

1秒内,传输了1 250Mbits,意味着传输了1 250 000 000码字(每个码字10比特),每个码字含有8个数据比特,所以真正的数据速率应该是1000Mb/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