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索赔要点

工程索赔要点

工程索赔管理2008年6月目录1.工程索赔要点 (4)1.1. 认真吃透和研究施工合同,找出合同的突破口 (5)1.2. 优化原设计结构,增加新项目有效数量及单价,以突破原合同低单价的约束 (5)1.3. 优化临时辅助性非计价工程,使之成为计价工程项目 (5)1.4. 对各种非正常因素导致费用支出或工期损失 (6)2.分阶段发现索赔机会 (7)2.1. 项目跟踪阶段 (7)2.2. 项目投标阶段 (7)2.3. 项目施工阶段 (8)2.3.1. 路基工程 (8)2.3.2. 路面工程 (9)2.3.3. 桥涵工程 (9)2.3.4. 隧道及地下工程 (10)2.3.5. 轨道工程 (12)2.3.6. 电气化工程 (12)2.3.7. 电力工程 (12)2.3.8. 信号工程 (13)2.3.9. 通信工程 (13)2.3.10. 房建工程 (13)2.3.11. 物资管理 (15)3.合同外引起的索赔 (15)4.注重索赔证据资料的收集 (16)4.1. 建立健全索赔文档资料管理制度 (17)4.2. 要建立一个专人管理,责任分工的组织体系 (17)4.3. 索赔应具备的资料 (17)4.4. 对重大事件的相关资料应有针对性的收集 (19)4.5. 索赔资料的收集整理与财政评审、审计的要求相辅相成 (20)5.索赔的提出与处理 (20)5.1. 索赔的提出 (20)5.2. 索赔文件的编写 (21)5.3. 索赔的处理 (22)6.国际工程常见项目的索赔项目 (22)6.1. 承包商可索赔的项目(表一) (22)6.2. 业主可索赔的项目(表二) (22)工程索赔管理索赔管理是合同管理中非常重要、也是相当复杂的一项工作。

对承包商来说,它是预测和发现索赔机会,并有力地提出自己的索赔要求,设法得到合理赔偿或补偿;对业主来说,是指预测和分析可能导致索赔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对策,根据合同规定公正合理地处理承包商的合理的索赔要求,作出索赔处理决定。

1.工程索赔要点由于建筑工程工期长、规模大、技术复杂、地下条件的不确定性,气候条件复杂多变及市场变化大,任何工程设计都会有考虑不到之处,都会有与实际情况不符之处,任何招标(合同)文件中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错或漏洞,即是合同文件十分完善,各方之间也仍然对某些问题存在分歧。

比如,对合同条款的解释,什么是额外工作,变更工作付款、延期、业主指令加速或放慢施工引起的损失及所增加的成本,客观条件的变化等,承包商与业主之间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所以,索赔在合同实施过程中是必然存在的。

1.1.认真吃透和研究施工合同,找出合同的突破口就是说,只要不是我方责任引起的,都要有业主承担。

业主作为合同的起草人,它要对合同中的缺陷负责。

比如:业主违约、不利自然条件和客观障碍无法预料到的、业主指令、合同变更、国家政策及法律、法令变更、其他干扰等等。

所以,项目一上场就应抓紧时间进行项目排查,对照施工图纸和合同文件详细研究分析,详细了解周围施工环境,找出预亏项目和索赔项目,提出索赔创效的总体设想和方案。

事先制定战略,再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战术,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立于不败之地。

1.2.优化原设计结构,增加新项目有效数量及单价,以突破原合同低单价的约束深入研究设计图纸、概算资料及现场实际情况等,通过寻找原设计可能存在的缺陷,优化原设计结构和施工方案,有理有据做设计院的工作,从而改变原有项目和单价。

比如:合同清单中没有的项目就新增加,有单价但可能亏损,换单价比较好的项目。

1.3.优化临时辅助性非计价工程,使之成为计价工程项目按照通常的规定,临时辅助性工程已包括在主体工程合同单价之中,一般不单独计价。

实际工作中要寻找各种理由和依据,突出某项临时辅助工程的作用,使其成为正式工程内容,进入设计蓝图,使原不计价的项目进入工程量清单,成为计价工程项目。

1.4.对各种非正常因素导致费用支出或工期损失1.由于征地拆迁滞后,或业主资金不到位,或设计图纸提供不及时造成施工单位的窝工损失,机械台班费用的增加等,都可以收集整理资料,完善签认手续,形成索赔报告,名正言顺的进行索赔。

2.由于施工加速承包商不得不在单位时间内投入比原计划更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进行施工,以加快施工进度,引起成本的增加,比如,加班工资、效率降低损失(由于拥挤、干扰、或者加班引起的疲劳),雇用额外的劳动力,采用额外的材料设备,周转性材料,改变施工方法,提供额外的监督等,产生的额外成本。

因一种工作加速对其他工作产生的影响等。

京沪高速铁路提前一年工期提前估算增加费用约在10%以上。

3.由于设计图纸与投标时做了改变,增加施工难度,需加大投入,因此造成的工期拖延和误工损失。

4.由于应急工程的特殊工期要求,往往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与机械投入以及各种超常规的措施费用支出,应注意收集各种资料并分析各种费用支出个构成,及时提出费用和工期索赔。

2.分阶段发现索赔机会2.1.项目跟踪阶段提前介入,详细了解和掌握设计的情况。

1、土石分界如何划分,土质较差地段如何进行改良、换填或进行特殊路基设计。

2、土石方调配方案如何,运距及运输工具如何考虑;3、路基软弱地质如何处理,有无以桥代路的可能。

4、桥涵地质如何处理,桩长如何,采用的什么机械等;5、隧道围岩类别、初期支护如何,是否高性能砼,防排水措施如何处理,有没有设计隧道涌水,特殊地层如何通过等。

2.2.项目投标阶段1、对不进入总价的单价要相对报高一点;2、在允许的范围内,对工程造价大的或后期可能增加工程数量的单价要提高报价,对后期可能减少工程数量或不发生的工程数量要降低报价;3、对有利于提前回收资金的项目要相对提高报价。

2.3.项目施工阶段2.3.1.路基工程1.土石方的挖方、利用方、借方、弃方调配方案、运距是否与现场一致,综合单价如何;2.土石分界是否和设计一样;石方量可否有变化;3.如果在既有线或新线石方爆破受限制的地段,有无可能普通爆破变为控制爆破;4.工程所在地沙石料和卵石较丰富,路基填料能否改为A组或B填料;5.软弱地质和湿陷性黄土地段处理,要根据实际情况,是否需要特种土和砂夹碎石填料等。

6.软基处理①采用粉喷桩、旋喷桩、砂井、塑料排水板、碎石桩、预应力管桩等施工工艺处理软土路基,软基处理深处是否需增加或调整。

②采用抛填片石处理软土地基,抛填厚度是否需有可能增加。

③采用强夯施工工艺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基底,强夯处理数量是否满足质量要求。

7.调查路基沿线地形地貌及地质变化,沟塘是否需增加软基处理。

8.路基附属工程①路基防护的种类和形式,根据实际情况是否需要改变,这要根据当地地材供应情况,单价高低视情况加以改变。

②根据实际情况是否需要增加新的防护种类,重新申报新增防护形式的施工单价2.3.2.路面工程1.路基交验时路基顶面标高误差所造成的工程量增加2.路基不均匀下沉致使路面结构开裂,路面补强所增加的费用3.是否需改变路面基层与底基层的种类和结构,这要根据当地地材供应情况,单价高低视情况加以改变。

2.3.3.桥涵工程1.主要是地质基础的处理,特别是特大桥、大桥承台下钻孔桩、挖井、明挖部分的土层、卵石层、岩层界定,比如同样直径的钻孔桩,岩层所占比例的大小,钻孔桩的单价可能就发生变化,一定要弄清楚岩层及岩层界定;2.弄清楚围堰种类及改移河道情况;3.涵洞基础部分垫层、换填、改良土等和上下游辅砌,是否和设计一样;4.还可以从以下几点发现索赔机会①地基承载力和实际地层是否与设计相符;②桥涵位置是否与现场实际地形相吻合;③桥涵基础高程是否满足防止冲刷要求;④墩台、梁设计是否合理满足现场要求;⑤桥涵设计是否符合当地气候和通行、通航净高、净空要求;⑥桥涵细部及附属工程设计是否合理,满足不满足使用要求。

2.3.4.隧道及地下工程1.围岩级别有无变化,不同的围岩决定不同的初期支护、喷锚、开挖的单价;2.初期支护,锚杆、钢拱架、小导管工程数量或型号的变化,有无可能增加此工程数量;3.喷射砼和二次衬砌,能否满足要求,满足不了怎么办;是否可增加数量;4.隧道辅助坑道,根据隧道的长短能否满足工期的要求,现场具备不具备条件增加;5.对浅埋偏压地段地表如何处理,可否增设抗滑的措施;6.基底软弱时做地基加固处理,可否增设桩等;7.喷素砼可否改为喷钢纤维砼;8.软岩进洞时,可不可以增设套拱及大管棚超前支护;9.软岩时初支拱墙脚可否增设锁脚、托梁或大脚的措施;10.长大隧道普通机械施工能否满足需要,是否改为大型机械施工;11.隧道遇大变形时可增加超前、初期支护措施;12.弃渣场能否满足要求,运距如何,弃渣场有无防护设计;13.临时支护措施,是否需临时仰拱、中隔墙等;14.遇大溶洞时,是否需增设桥梁结构物;15.有没有测量监控项目;16.项目是否作为科研项目;一定要争取;17.隧道遇水时进行超前及径向止水固结处理,二衬前是否要加强防水措施,或围岩级别降级等;18.隧道帷幕注浆和通过采空区处理等特殊地质的费用,一般在投标阶段未进行报价,如报价,但数量是不确定的,按实际数量来处理的;19.隧道开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时要根据相关法规,并邀请专家进行论证,形成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进行索赔2.3.5.轨道工程1. 道碴的数量,能否满足实际的需要;2. 道碴和轨料的供应地点位置及采用何种运输方式;3.在既有线施工时,能否考虑利用既有旧轨料。

2.3.6.电气化工程1. 与站前工程交叉点,桥钢柱底座、托架预埋及恢复已做好的综合工程施工措施费;报价是否考虑;2. 营业线电缆过轨防护要求机械顶管,不允许人工开挖;3. 电缆改移、电缆防护、如何处理的;4. 水沟拆除与恢复,尽量增加数量;5. 接地极,增加石质地段数量、使用降阻剂数量;6. 变电所安装与房建交叉点,预埋管道、预留孔洞引起索赔;7. 线材比重,新材料比现用定额线径粗,造成量差。

2.3.7.电力工程1. 接地电阻施工中,以电阻值达不到设计要求增加工程量、降阻剂而增加费用;2. 组塔过程中因业主供应材料不规范或不满足要求,引起安装费用增加3.架线过程中,由于大转角铁塔在紧线后拉腿被拔出而对铁塔加装拉线引起费用增加;2.3.8.信号工程1. 电缆沟是否为石质沟,可按爆破开挖处理;2. 电缆过轨每处按埋设一根钢管考虑的,一处过轨埋设多根钢管时,要考虑量差索赔;3. 道床较高不宜明挖的路段进行电缆过轨时,要按顶管考虑索赔价差;4. 电缆过桥钢管防护,定额是按单根钢管考虑,若采用多根钢管,要按钢管总长计算;5. 电缆过轨费用的索赔;6. 尽量增大支线电缆混凝土电缆槽防护数量。

2.3.9.通信工程1. 开挖长途电缆沟地质、防护等与设计严重不符;2.设备安装时的原有沟槽管洞与设计不符时,是否需进行改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