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知识体系整理按年级整理

小学数学知识体系整理按年级整理

知识体系整理一上一、数与代数(数的认识)归纳复习测评卷【知识梳理】【考点复习】0~10的数的认识:1.基数的含义:当一个数表示个数的时候是基数。

如:2个人,2张桌子。

2.数数的方法:○1数数量较少的物品时,按一定顺序,有条理的观察,有秩序的数数。

○2数数量较多或排列杂乱的物品时,边做标记边数。

○3数数时不遗漏不重复。

3.数的写法:在“日”字格中要求笔顺、结构正确。

4.数的顺序:0,1,2,3,4,5,6,7,8,9,10。

5.大小比较:按照数的顺序,排在后面的数比排在前面的数大。

6.序数的含义:当一个数表示所排位置时是序数。

如:第1个,第2个。

7.数的组成:一个数(0和1除外)都是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如10由9和1组成。

11~20的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十”的认识:十个一表示一个十。

2.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3.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4.数的顺序:11,12,13,14,15,16,17,18,19,20。

5.大小比较: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排在后面的数比排在前面的数大,也可以根据数的组成去比较。

11<12<13<14<<15<16<17<18<19<20。

6.数的组成: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或十几个一组成,二十是由2个十组成的或20个一组成。

二、数与代数(数的运算)归纳复习测评卷【知识梳理】【考点复习】比多少的方法:(1)用数数的方法进行比较。

(2)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把两种物体一一对应起来,如果有多余,那么有多余的物体多,没有多余的物体少。

(3)如果两种图形排列的长度相同,但是排列的疏密程度不相同时,可以判断,排列疏松的图形较少,排列紧密的图形较多。

加法的含义:把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合并在一起。

加法的计算方法:1+1=2 1+2=3 1+3=4 1+4=5 1+5=6 1+6=7 1+7=8 1+8=9 1+9=10 2+1=3 2+2=4 2+3=5 2+4=6 2+5=7 2+6=8 2+7=9 2+8=10 2+9=11 3+1=4 3+2=5 3+3=6 3+4=7 3+5=8 3+6=9 3+7=10 3+8=11 3+9=12 4+1=5 4+2=6 4+3=7 4+4=8 4+5=9 4+6=10 4+7=11 4+8=12 4+9=13 5+1=6 5+2=7 5+3=8 5+4=9 5+5=10 5+6=11 5+7=12 5+8=13 5+9=14 6+1=7 6+2=8 6+3=9 6+4=10 6+5=11 6+6=12 6+7=13 6+8=14 6+9=15 7+1=8 7+2=9 7+3=10 7+4=11 7+5=12 7+6=13 7+7=14 7+8=15 7+9=16 8+1=9 8+2=10 8+3=11 8+4=12 8+5=13 8+6=14 8+7=15 8+8=16 8+9=17 9+1=10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减法的含义:从总数当中去掉一部分或减少了一部分,得到另一部分。

减法的计算方法:求未知加数的方法:○1用画图、摆实物、数一数的方法求加数。

○2用数的组成来计算未知加数。

○3用与已知加法的有关减法计算。

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三、数与代数(常见的量)归纳复习测评卷【知识梳理】【考点复习】认识钟面:钟面上有12个大格,将钟面分成大小相等的12大格。

粗短的指针是时针,细长的指针是分针。

认识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写整时的时候可以用中文写成几时,或用电子表数字的形式,在“:”的右边写00,在“:”的左边写几就是几时。

认识半时: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两个数的中间,走过了几就是几时半。

写半时的时候可以用中文写成几时半,或用电子表数字的形式,在“:”的右边写30,在“:”左边写几就是几时半。

四、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归纳复习测评卷【知识梳理】【考点复习】比长短:在生活中,比较同一方向放置的物体的长度叫比长短。

比长短的方法:(1)把物体平放在桌面上,使一端对齐看另一端。

(2)把物体立在桌面上,使一端对齐看另一端。

比高矮:比较垂直摆放的物体的长度叫比高矮。

比高矮的方法:比高矮可以直接进行比较,也可以通过做记号进行间接比较,但比较时,物体都要放在同一起点上,还可以通过对不同物体长度测量进行比较。

立体图形:1.长方体的特征:有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大小相同。

有的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的长方体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

长方体不能滚动。

2.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大小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正方体不能滚动。

3.球的特征:球是圆圆的,在水平面上可以向任意方向滚动。

4.圆柱的特征: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个底面是同样大小的圆。

如果平躺在水平面上能滚动。

平面图形:1.长方形的特征: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有4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有4条边,而且4条边都相等;有4个角,都是直角。

3.三角形特征:有3条边、3个角。

4.圆的特征:首尾相连的封闭曲线。

五、统计与概率(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归纳复习测评卷【知识梳理】【考点复习】给定标准的分类:按要求给定的标准对所给的所有对象进行分类。

不同标准的分类:看这些事物有几个不同的特征,就分别以这些特征作为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下一、数与代数(数的认识)归纳复习测试卷【知识梳理】【考点复习】认识计数单位:在数位表上,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计数单位是“一(个)”;右边起第二位是十位,计数单位是“十”;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计数单位是“百”。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数数的技巧:当数到“几十九”时想下一个整十数。

100以内数的组成: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几就有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有几个一。

读数的方法:读数时从高位读起,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个位上的0不读。

写数的方法:写数时从高位写起,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除最高位外,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用0占位。

数的顺序:100以内的数按顺序数,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相邻的两数,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1,反之这少1.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1)位数多的比位数少的数大;(2)位数相同时,先看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3)估测法: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等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二、数与代数(数的运算)归纳复习测试卷【知识梳理】【考点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1)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点读法”、“想加算减”、“破十减”和“连续减”。

(2)巧算十几减9:把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1,就是十几减9的差。

十几减几:(1)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点读法”、“想加算减”、“破十减”和“连续减”。

(2)巧算十几减几:十几减9就是几加1,十几减8就是几加2,十几减7就是几加3,十几减6就是几加4,十几减5就是几加5,十几减4就是几加6,十几减3就是几加7,十几减2就是几加8,十几减1就是几加9。

20以内退位减法表:整十数加减一位数: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要运用一百以内数的组成,几个十加几个一就得几十几;几个十和几个一减几个一就得几十。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与10以内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1)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把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先把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再加整十数。

(2)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把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即先把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再加上个位上的数。

(3)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先把个位数与个位数相加得十几,再将加得的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1)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先用个位上的数减一位数,再与整十数相加。

(2)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先用十位上的数减整十数,再加上个位上的数。

(3)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先把个位数与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当十,与个位数和在一起再减,同时十位上的数必须减去1.(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方法:就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问题。

要求两个数相差多少,就用大数减小数。

用数学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实际上就是用大数去和小数比,把大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与小数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小数多的,多的部分是几就是大数比小数多几。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实际上就是用小数去和小数比,把大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与小数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大数少的,少的部分是几就是小数比大数少几。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联系: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就是求另一个数比这个数少几。

三、数与代数(常见的量)归纳复习测试卷【考点复习】【考点复习】认识人民币: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和1元。

(2)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5角、2角、1角。

(3)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5分、2分、1分。

2.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他们的进率。

(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2)人民币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3.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方法:几元就是几十角,几角就是几十分,反过来几十角就是几元,几十分就是几角。

简单的计算:1.认识用小数表示物品的单价:以元为单位时,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个数表示几角,第二个数表示几分。

2.元、角、分的加法运算: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分和分相加。

单位不同时,要统一单位后再计算,且满10分进为1角,满10角进位1元。

3. 元、角、分的减法运算:元和元相减,角和角相减,分和分相减。

单位不同时,要统一单位后再计算。

认识时、分:1.认识钟面: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时针转过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转过一大格是5分钟。

2.读钟面上时间的方法:要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共同确定。

先看时针指在哪两个数之间,确定几时多时,在看分针指向哪个大格,就5分5分地数出几分。

指向哪个小格,就在数出大格指向的时刻后接着1分1分地数出几分。

也可以用加减计算,同样先看时针,时针过了几时,再看分针,分针过了几大格,对应的是几分,再看过了几小格,就加上几,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3.时与分的关系:1时=60分4.写钟面上时钟的方法:可以用“几时几分”和电子表数字的形式来表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