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香樟树移栽种植死苗原因的分析与对策

香樟树移栽种植死苗原因的分析与对策

香樟树移栽种植死苗原因的分析与对策
一、香樟树的特征及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香樟属樟目、樟科、樟属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花黄绿色,树冠广卵形;树冠广展,枝叶茂密,气势雄伟,广泛的应用于园林绿化中;香樟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深厚的酸性或中性砂壤土,樟树喜光,稍耐荫;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

二、香樟树移栽种植死苗的原因
1、移栽前对苗木的考察选择不当
苗木作为有生命力的生物,其生长对环境有要求的,环境适宜的就会长势良好,反之就会死亡,考察苗木时,只注重考量苗木的冠形是否优美、冠幅是否达到要求、株高是否满足、胸径是否够等,忽略了苗木原生长环境与移栽地区的详细比较,就可能造成移栽后对当地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的不适应,比如把低纬度的移向高纬度,把平原的移向高山丘陵。

2、苗龄选择不当
苗木的生长速度是有差异的,不同的地理环境、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生长的快慢,考察苗木时没有足够的重视苗木年龄的考察,同样大
小规格的树木,可能树龄差距很大,香樟有一种俗语叫做“风口苗”的就是这类苗木,也就是“小老苗”,主干发黑,树皮粗糙,移栽后生发新根系的能力很差,成活率很低。

3、修剪不当
苗木种植前没有进行必要的修剪,有的项目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绿化效果,采取“全冠移植”,要求移植的苗木不修剪,完全保持原有的树状,造成“头重脚轻”,苗木土球携带的根系覆盖的面积和数量只是原地的一部分,要保证苗木全部地上部的生长极为困难,造成供应不足的死苗。

4、低温或高温极端的影响
极端的低温或高温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对苗木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新移栽的苗木对温度的抵抗力差。

香樟生长的绝对最低温:
-10.00°C,移栽苗的绝对最低温应该高于此温,移栽后,冬季没有根据气温的变化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造成被冻伤或冻死:夏季高温,叶面的蒸腾作用强度加大,需要的水分量急剧增大,可移栽的苗木由于根系受到损失,毛细根系没有形成,所以吸水的面积和数量都无法满足上部的要求,造成脱水死苗。

5、土壤的原因
香樟适宜深厚的酸性或中性砂壤土,移栽前没有对土壤的酸碱进行测试,或者说不重视,即使明知土壤酸度不够,但不进行土壤改良、不使用种植土,存在侥幸心理,造成移栽后苗木新生根系很少或没有,造成死苗。

6、土球过小
土球直径与苗的大小和土壤情况有关,土球大就易成活,可有时受挖掘地条件的限制,更有甚者为了运输方便,增加车装运量,减少运输成本,故意把土球缩小,造成携带的原生土、根系少,移栽后死苗。

7、没有及时养护
水是植物生命的第一要素,营养不良植物生长不好,没有水植物就一定死亡,及时养护在移栽后极为重要,尤其是浇水,有利于生根发芽,浇水不透或次数少或方法不当,大多数只浇树穴,而不喷树干,等出现枯萎时,就晚了。

三、对策
1、选择苗木时,要比较原生地与移向地的地理环境,相似程度高,苗的成活就好。

2、考察苗木时,要询问树龄,尽可能选择树龄小的长势好的,移
栽后易成活。

3、适当修剪,种植前应进行苗木根系修剪,保持地上地下部生长平衡,剪口应平滑,不得劈裂。

枝条短截时应留外芽,修剪直径2cm 以上大枝及粗根时,截口必须削平并涂防腐剂。

生长季移植的, 在保持树形的前提下应重剪,保证成活。

4、进行土壤改良,对土壤呈碱性的,要用酸性的黄土与营养土搅拌均匀,改变土壤的酸碱度。

5、控制土球、树穴的大小,种植穴、种植槽大小,应根据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和土壤情况而定。

种植穴、种植槽必须垂直下挖,上口下底相等,规格应符合《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7.3规定。

6、重视防护养护遇到极端低温时要提前用粘布、草绳等包裹树干,然后用薄膜把树干及树穴处全包裹,到了春末及时去除包裹物,新植树木应在种植后立即浇透水,喷淋树的枝叶。

浇水渗下后,应及时封树穴,出现土壤沉陷,树木倾斜时,应及时扶正、培土,以后应保持树穴部位半干不湿即可,要根据天气状况早晚两次喷湿地上枝叶部分。

在必要的时候用大树营养快线吊输,能增强树木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抵抗力,极大的提高成活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