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题型:单选多选填空名解简答论述编者寄语:为了方便大家复习,特编写此套复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由于本人能力有限,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祝大家考试取得好成绩!-沈文哲名词解释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肽键:一个氨基酸的a-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a-羧基缩合所形成的酰胺键,称为肽键;2、肽:一个氨基酸的a-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a-羧基缩合所形成的化合物,称为肽;3、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在蛋白质分子中,从N-端至C-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4、肽单元:肽键与2个相邻的L-a原子组成的基团;5、分子病:若蛋白质一级结构发生变异,所导致的疾病称为分子病;6、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也就是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的构象;7、模体:是指具有特殊功能的超二级结构,它是由两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特殊的空间构象;8、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也就是整条肽链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9、分子伴侣:指导蛋白质形成正确空间构象;10、结构域: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常可折叠成多个结构较为紧密的区域,并各行其功能,称为结构域;11、亚基:在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中,每一个完整的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称亚基,亚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12、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指具有2条或2条以上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多肽链,依靠非共价键进一步盘曲所形成的空间构象;13、双缩尿反应:蛋白质和多肽分子中肽键在稀溶液中与硫酸铜共热,呈紫色或红色;14、变构效应:由一个氧分子与Hb亚基结合后引起亚基的构象变化,称为变构效应;15、协同效应:是指一个亚基与其配体结合后,能影响此寡聚体中另一个亚基与配体的结合能力;16、等电点:在某一PH溶液中,物质解离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趋势相等,成为兼性离子,成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就称该物质的等电点;17、盐析:是将硫酸铵、硫酸钠或氯化钠等加入蛋白质溶液,使蛋白质表面电荷被中和且水化膜被破坏,导致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因素去除而沉淀;18、电泳: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方向移动的现象;19、层析:是由于物质理化性质不同而进行分析分离的方法;20、蛋白质变性: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既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核酸的结构与功能21、DNA的一级结构:是构成核酸的核苷酸或脱氧核苷酸从5’-末端到3’-末端的排列顺序,也就是核苷酸序列;22、DNA变性:某些理化因素会导致DNA双链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发生断裂,使双链DNA解离为单链,这种现象称为DNA变性;23、Tm:在解链过程中,紫外吸光度的变化△A260达到最大变化值的一半时所对应的温度,称DNA的解链温度或称融解温度(Tm);24、复性:当变性条件缓慢地除去后,两条解离的互补链可重新配对,恢复原来双螺旋结构,这一现象称为复性;25、核酸分子杂交:这种杂化双链可以在不同的DNA单链之间形成,可以在RNA单链之间形成,甚至还可以在DNA单链和RNA单链之间形成,这种现象称为核酸分子杂交;26、核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小RNA,称为核酶;27、核酸酶:是所有可以水解核酸的酶,依据核酸酶的底物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DNA酶和RNA酶两类;28、增色效应:在DNA解链过程中,由于有更多的共轭双键得以暴露,DNA在260nm处的吸光度随之增加,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增色效应;酶29、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特异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30、酶的活性中心:这些必需基团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很远,但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和底物特异的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31、酶的特异性:一种酶仅作用于一种或一类化合物,或一定的化学键,催化一定的化学反应并产生一定的产物,酶的这种特异性称为酶的特异性;32、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酶促反应速率最快时反应体系的温度称为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33、酶促反应的最适Ph:酶催化活性最高时反应体系的PH称为酶促反应的最适Ph;34、酶的抑制剂:凡能使酶催化活性下降而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物质统称酶的抑制剂;35、竞争性抑制作用:有些抑制剂和酶的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和底物结合成中间产物,这种抑制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36、国际单位:在特定条件下,每分钟催化1umol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为一个国际单位;37、催量: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每分钟使1mol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38、酶原: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只是酶的无活性前体,这种无活性酶的前体称作酶原;39、酶原的激活:酶原向酶的转化过程称为酶原的激活;40、变构调节:某一些代谢产物与某些酶分子活性中心外的某部分可逆地非共价键结合,使酶构象改变,从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此种调节方式称变构调节;41、酶的共价修饰:酶蛋白肽链上的一些基团可与某种化学基团发生可逆的共价结合,从而改变酶的活性,这一过程称为酶的共价修饰;42、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糖代谢43、糖酵解:在机体缺氧条件下,葡萄糖经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进而还原生成乳酸的过程称糖酵解,亦称糖的无氧氧化;44、酵解途径:糖酵解的第一阶段是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称为糖酵解途径;45、巴斯德效应:将酵母菌转移至有氧环境,生醇发酵即被抑制,有氧氧化抑制生醇发酵的现象称为巴斯德效应;46、糖异生:从非糖化合物(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47、糖的有氧氧化: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的反应过程;48、乳酸循环:葡萄糖释入血液后又可被肌摄取,这就构成了一个循环,此循环称为乳酸循环,也称Cori循环;49、血糖:指血中的葡萄糖,维持在3.89—6.11mmol/L之间;脂类代谢50、脂类:是一类非均一、物理和化学性质相近,并能为机体利用的有机化合物,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51、必需脂肪酸:苏缬亮异亮,赖蛋苯丙色;52、脂肪动员:是指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甘油三酯,被酯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酸和甘油并释放入血,通过血液运输至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53、一酰甘油合成途径:肠黏膜细胞中由甘油一脂合成脂肪的途径;54、酮体:是乙酰乙酸、B-羟丁酸及丙酮的总称,是脂酸在肝细胞分解氧化时产生的特有中间代谢产物;55、血脂:血浆脂类总称,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脂、游离脂酸等;56、载脂蛋白: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被称为载脂蛋白,主要有载脂蛋白A、B、C、D、E等五类;生物氧化57、生物氧化: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的氧化,主要是糖、脂肪和蛋白质等在体内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58、呼吸链:代谢物脱下的成对的氢原子通过多种酶和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此过程与细胞呼吸有关,故称呼吸链;59、氧化磷酸化: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偶联ADP磷酸化生成ATP;60、底物水平磷酸化:代谢物把它的键能的能量给了ADP、GDP生成ATP、GTP;61、P/O:是指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每消耗1/2mol氧气所生成ATP的摩尔数;氨基酸代谢62、氮平衡:是一种测定摄入氮量与排出氮量,间接反映体内蛋白质代谢状况的实验;63、营养必需氨基酸:体内需要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的氨基酸;64、腐败作用:肠道吸取对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及其消化产物所起作用;65、一碳单位:是指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有机基团;核苷酸代谢66、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二氧化碳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称为从头合成途径;67、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利用体内游离的嘌呤或嘌呤核苷,经过简单的反应过程,合成嘌呤核苷酸,称为补救合成途径;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68、酶的化学修饰:酶蛋白肽链上某些残基在不同催化单向反应的酶的催化下发生可逆的共价修饰,从而引起酶活性改变,这种调节称为酶的化学修饰;69、酶的变构调节:内源、外源性小分子化合物作为变构效应剂可与酶蛋白分子活性中心以外的某一部位特异结合,引起酶蛋白分子构象变化、从而改变酶的活性,这种调节称为酶的变构调节;DNA的生物合成70、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复制DNA(转录)→RNA(翻译)→蛋白质;71、复制:是指遗传物质的传代,以母链DNA为模板合成子链DNA的过程;72、半保留复制:子代细胞的DNA,一股单链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另一股单链则完全重新合成,两个子细胞的DNA都和亲代DNA碱基序列一致,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73、领头链:顺着解链方向生成的子链,复制是连续进行的,这股链称为领头链;74、随从链:延长过程中,又要等待下一段有足够长度的模板,再次生成引物而延长,这股不连续复制的链称为随从链;75、冈崎片段:复制中的不连续片段称为冈崎片段;76、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结构;76、Klenow:从G螺旋区直至R螺旋区及C末端,共604氨基酸残基,称为大片段,或称Klenow片段;77、错配:导致编码氨基酸的改变,称为错配;78、缺失和插入:造成蛋白质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称为缺失和插入;79、逆转录:逆转录是RNA病毒的复制形成,需要逆转录酶催化;RNA的生物合成80、转录:生物体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称为转录;81、结构基因:能转录出RNA的DNA片段,称为结构基因;82、编码链:DNA双链中按碱基配对规律能指引转录生成RNA的一股单链,称为模板链,相对的另一股单链称为编码链;83、反式作用因子:能直接、间接辨认和结合转录上游区段DNA的蛋白质,统称为反式作用因子;84、顺式作用因子:不同物种、不同细胞或不同的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可以有不同的DNA序列,但这些序列都可统称为顺式作用因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85、翻译:是细胞内以mRNA为模板、按照mRNA分子中由核苷酸组成的密码信息合成蛋白的过程;86、遗传密码:在mRNA的开放阅读框架区,以每三个相邻的核苷酸为一组,代表一种氨基酸或其他信息,这种存在于mRNA的开放阅读框架区的三联体形成的核苷酸序列;基因表达调控87、操纵子:除个别基因外,原核生物绝大多数基因按功能相关性成簇地串联、密集于染色体上,共同组成一个转录单位;88、基因表达:就是基因转录及翻译的过程,即生成具有生物学功能产物的过程;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89、同源重组:是指发生在同源序列间的重组,它通过链的断裂和再连接,在两个DNA分子同源序列间进行单链或双链片段的交换,又称基本重组;90、接合作用:当细胞或细菌通过菌毛相互接触时,质粒DNA就可以从一个细胞转移另一个细胞,这种类型的DNA转移称为接合作用;91、转化作用:通过自动获取或人为地供给外源DNA,使细胞或培养的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表型;92、转导作用:当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释放出来、再次感染另一细胞时,发生在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之间的DNA转移及基因重组即为转导作用;93、DNA克隆:就是应用酶学的方法,在体外将外源DNA与载体DNA结合形成一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DNA分子,继而通过转化或转染宿主细胞,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化子细胞,再进行扩增、提取获得大量同一DNA分子;94、基因工程:实现基因克隆所采用的方法及相关的工作统称基因工程;95、质粒: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外的小型环状双链DNA分子,小的2—3kb,大的可达数百万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