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名称:实验1 ——原理图绘制练习班级:13自动化2班学号:201310320226 :李浩教师:张玲成绩:实验日期:2016 年 5 月24 日一、实验目的:学习Proteus 软件的使用,掌握单片机原理图的绘图方法二、实验内容:1、绘制“计数显示器”电路原理图;2、利用提供的hex文件验证此电路的运行效果。
三、实验要求:提交的实验报告中应包括:1、绘图方法简述,要求说明元件与电源的选取、摆放及属性编辑,总线与标签的画法等内容;2、电路原理图;3、仿真运行效果展示,要求就仿真文件加载方法及3~4幅运行截图进行简要说明;4、实验小结,说明遇到的主要问题或实验1体会等。
参考电路原理图如下:元件类别电路符号元件名称Microprocessor ICs “U1”80C51Miscellaneous “X1”/12MHz CRYSTALCapacitors “C1”~“C2”/1nF CAPCapacitors “C3”/22μF CAP-ELECResistors Packs “RP1”/7-100ΩRESPACK-7Resistors “R1”/100ΩRESOptoelectronics “LED1”~“LED2”7SEG-COM-CAT-GRNSwitches & Relays “BUT”BUTTON ————————————————1、绘图方法简述Protues绘图:打开之后首先新建设计,然后按照元件英文名查找器件,单击鼠标即可放置好元件,单击引脚即可连好导线。
点击左方标签后即可在相应导线上放置标签,点击总线图标后即可画出总线。
Keic中生成hex文件后在protues中双击单片机芯片即可下载仿真程序。
点击左下角播放开始仿真。
2、电路原理图3、仿真运行效果展示4、实验小结因为是第一次实验,我准备的不是很充分,导致去了实验室后不知道干什么,而且因为是机房的机子,我没考虑到机子上的软件问题,所以我只是画好了原理图而没有仿真,所以第一次实验草草了事,就结果而言,是以失败而告终。
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名称:实验二——LED指示灯循环控制班级:13自动化2班学号:201310320226 :李浩教师:张玲成绩:实验日期:2016 年 5 月25 日一、实验目的熟悉μVision3编译软件、掌握C51编程与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1、按照教材P243的图A.34,绘制实验二电路原理图;2、编写C51程序,实现8个LED灯依次点亮的功能:P0.0→P0.1→P0.2→P0.3→┅→P0.7→P0.6→P0.5→┅→P0.0的顺序,无限循环,间隔约50ms;3、观察仿真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要求1、采用两种加载并运行可执行文件的方法,即proteus独立运行和proteus + Keil联合运行,体会其中的差异和意义;2、练习采用单步、断点以及监视窗等手段进行程序调试的方法;3、观察仿真结果,完成实验报告:绘制的电路原理图、编程思路分析及C51源程序、调试过程简述,仿真运行效果以及实验小结。
1、电路原理图2、编程思路及C51源程序#include<reg51.h>#include<intrins.h>int a=0xfe;int i;void delay(int x){int i,j;for(i=0;i<100;i++)for(j=0;j<x;j++) ;}void main(){while(1){for(i=0;i<7;i++){P0=a;delay(500) ;a=_crol_(a,1);}for(i=0;i<7;i++){P0=a;delay(500) ;a=_crol_(a,-1);}}}3、调试过程简述1.首先启动ISIS模块,使用A4纸,写上名字,学号,班级2.选取元件,有80C51,CRYSTAL,CAP,,CAP-ELEC,RESPACK-8,RES, LED-YELLOW3.摆放元件,将元件一一放好,鼠标单击元件在点击图纸就可以4.编辑元件属性,编辑元件文本属性,更改电阻,电容5.原理图布线,把元件之间用导线连接起来,还有画总线6.添加.hex仿真文件,书写对应的程序7.仿真运行4、仿真运行效果5、实验小结因为以前学过protues,所以真正用起来不是很难,只是时间有点久,忘了很多步骤,但是书上有清楚地步骤,所以就结果而言,完成的比较顺利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名称:实验三——指示灯和数码管的中断控制班级:13自动化2班学号:201310320226 :李浩教师:张玲成绩:实验日期:2016 年 5 月26 日一、实验目的掌握外部中断的工作原理,学会中断程序设计。
二、实验内容1、按照教材帕图A.53,绘制实验四电路原理图;2、要求采用外部中断原理完成本次实验,其中按键K1、K2均设置为下降沿触发方式,自然优先级;3、编写C51程序实现如下功能:开机后D1灭灯,LED1黑屏,随后单击K1→D1状态反转,单击K2 →LED1从0开始循环显示0~F字符。
4、观察仿真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四、实验要求提交的实验报告中应包括:电路原理图,外部中断工作原理阐述(以K1为例说明中断响应过程),C51源程序(含流程图与注释语句),运行效果(含运行截图与说明),实验小结。
1、电路原理图2、外部中断工作原理阐述持续按下K1则D1将亮-灭,亮-灭,亮-灭如此循环,表现了K1对应D1状态反转这个功能,持续按下K2则数码管一次显示1-F,实现了K2对应0-F的数码管加计数器显示。
3、C51程序#include<reg51.h>char i;sbit P0_4=P0^4;unsignedchartable[]={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 x6f,0x77,0x7c,0x39,0x5e,0x79,0x71} ;/*void delay(int x){int i,j;for(i=0;i<110;i++)for(j=0;j<x;j++);} */void main(){P2=0;P0_4=1;IT0=1;IT1=1;IE=0x85;while(1);}void x0()interrupt 0{P0_4=!P0_4;}void x1()interrupt 2{i++;if(i==16)i=1;P2=table[i];}4、仿真运行效果5、实验小结实验还是比较容易的,有了之前的几次经验,实验最终还是成功了。
在做这个实验时明显比前两个熟练了许多,做这种实验时我觉得应该多多的练习这样才能变得熟练,做起来能够更加的得心应手。
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名称:实验四——电子秒表显示器班级:13自动化2班学号:201310320226 :李浩教师:张玲成绩:实验日期:2016 年 5 月27 日一、实验目的掌握定时/计数器的中断法工作原理,熟悉C51编程与调试方法二、实验要求:1、实验电路原理图如教材P260 A.65图所示。
程序开始时显示“00”;当1s产生时,秒计数加1;秒计数到59后,自动从“00”开始。
2、采用12MHz晶振频率,T0定时方式1、50ms定时中断法编程(1s需要经过20软循环)(流程图和参考程序模版如下所示)。
//定时中断方式实现的电子秒表(51头文件)(定义无符号字符型变量t——中断次数计数器,并赋初值0(定义无符号字符型变量second——秒计数器,并赋初值0(定义位于ROM区的无符号字符型数组table——显示字模)timer0() (中断函数关键词){(关闭T0)(初值重装载0x3cb0)(中断次数计数器增1)if(t==20){ //若中断20次,相当于1秒t=0; //中断次数计数器清零second++; //秒计数器清零}(若秒计数器值达到60,清零)(P0和P2口分别输出变量second的显示值)(启动T0)}main(){P0=table[second/10]; //P0和P2口分别输出显示值P2=table[second%10];(定义T0定时方式1——TMOD)(50ms溢出初值0x3cb0加载——TH0和TL0)(中断初始化——ET0,EA)(启动T0)(死循环)}3、提交实验报告:原理图,编程分析,源程序(含注释语句),调试过程描述,运行效果图(拷屏),结论与体会。
————————————————1、原理图2、源程序#include<reg51.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uchar a,aa;ucharcodetable[]={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77,0x7c ,0x39,0x5e,0x79,0x71} ;void main(){P0=P2=table[0];TMOD=0x01;TH0=(65536-50000)/256;TL0=(65536-50000)%256;EA=1;ET0=1;TR0=1;while(1);}void t0()interrupt 1{TH0=(65536-50000)/256;TL0=(65536-50000)%256;a++;if(a==20){a=0;aa++;if(aa==60)aa=0;P2=table[aa%10];P0=table[aa/10];}}3、调试过程简述1.首先启动ISIS模块,使用A4纸,写上名字,学号,班级2.选取元件,有80C51,CRYSTAL,CAP,,CAP-ELEC,RES,7SEG-COM-CAT-GRN3.摆放元件,将元件一一放好,鼠标单击元件在点击图纸就可以4.编辑元件属性,编辑元件文本属性,更改电阻,电容5.原理图布线,把元件之间用导线连接起来,还有画总线6.添加.hex仿真文件,书写对应的程序7.仿真运行4、仿真. . .. .5、实验小结因为有前几次的经验,所以还是很容易的。
经过前几个实验的锻炼这个实验几乎没出错的很顺利的完成了,通过这几个实验使我感觉到了单片机的魅力而且学到了许多知识希望以后使用到。
c.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