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必修一难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难点总结

一.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
反应
二.离子反应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所表示的式子离子反应式写法
有颜色的离子 MnO4-紫红、Fe3+棕黄、Fe2+浅绿、Cu2+蓝色
与H+不共存(弱酸根) OH-、CO32-、SO32-、SiO32-、AlO2-、S2-、F- 等
S2-、CO32-、C6H5O-
与OH-不共存(弱碱金属阳离子)H+、Fe3+、Fe2+、Fe3+、Cu2+、Al3+、Mg2+、NH4+ 等
NH4+ 、Al3+
与H+和OH-都不共存 HCO3-、HSO3-、HS-、等
1.相互结合生成沉淀
SO32- 、HSO3- 等。

和CO32- 。

S2-、I- 、SO32- 等。

溶液中,OH-、S2-、HS-、CO32-、HCO3- 、SO32- 、HSO3- 、ClO- 、F- 、PO43-、HPO42- 、S2O32- 等不能大量存在。

不能大量共存。

不能大量共存。

不能大量共存。

四、盐类水解规律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具体分以下几种情况:
强碱弱酸的正盐:弱酸的阴离子发生水解,水解显碱性;如:Na2CO3、NaAc等②强酸弱碱的正盐:弱碱的阳离子发生水解,水解显酸性;如:NH4Cl、FeCl3、CuCl2等③强酸强碱的正盐,不发生水解;如:Na2SO4、NaCl、KNO3等④弱酸弱碱的正盐: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都发生水解,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弱酸和弱碱的相对强弱,谁强显谁性;⑤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不水解,溶液显酸性,如:NaHSO4;而弱酸的酸式盐,既电离又水解,此时必须考虑其电离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溶液显酸性,如:NaHSO3、NaH2PO4;若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溶液显碱性,如:NaHCO3、NaHS、Na2HPO4等。

2、影响水解程度的因素:
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组成的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或阳离
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另外还受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的影响。

①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②浓度: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但溶液的酸碱性一般越弱;
③外加酸碱: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使盐的水解程度降低,但由于酸(或碱)的加入,使溶液的酸(碱性)增强。

④能水解的阳离子与能水解的阴离子混合,会相互促进水解。

常见的含下列离子的两种盐混合时,会发生较彻底的双水解反应:阳离子:Fe3+、Al3+;阴离子:CO32-、HCO3-、S2-、HS-、AlO2-、SO32-、HSO3-等。

⑤Fe3+与S2-、HS-、SO32-、HSO3-等还原性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是发生双水解反应。

⑥HCO3-与AlO2-在溶液中也不能共存,可发生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但不是由于双水解反应,而是:HCO3-+H2O+AlO2-=Al(OH)3↓+CO32-。

(二)盐类的水解方程式和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时的注意事项:说明:
1、找出盐类组成中会发生水解的离子(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直接写出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2、盐类的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中和反应的程度很大,水解反应的程度很小,故写盐类的水解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写“=”而写“
3、一般盐类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产物也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

在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也不把生成物(如NH3·H2O、H2CO3)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4、多元弱酸的盐中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第一步比较容易发生,第二步比第一步难。

水解时以第一步为主。

多元弱酸的水解反应式应分步书写,而多元弱碱的水解反应不分步书写。

5、某些盐溶液在混合时,由于一种盐的阳离子和另一种盐的阴离子都能发生水解,水解后溶液的性质相反,它们在一起时就能相互促进对方的水解,使两种离子的水解趋于完全。

称为双水解。

如:铝盐和碳酸盐混合:2Al3++3CO32-+3H2O=2Al(OH)3↓+3CO2↑。

双水解反应中如果有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沉淀、气体、水等生成),则反应比较完全。

书写时一般用“=”,标“↑”或“↓”。

6、多元弱酸的酸式根离子既有水解倾向,又有电离倾向。

以水解为主的,溶液显碱性,此时要写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以电离为主的,溶液显酸性,此时要写电离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