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摄像机的操作使用

摄像机的操作使用


• 实拍时,可以利用寻像器,先调彩条的 黑白对比度,通过经验加以判断加上颜 色。同时也可以通过斑纹提示(ZEBRA) 来调整光圈的大小,即如果在寻像器中 中可看到图像中亮的部分会呈现出斑纹 (0.6V左右),则可根据斑纹出现的条 件来决定光圈的大小。
• 光圈调节的操作方法可分为手动、自动和即时 自动。自动光圈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无论什么 样的场景,自动光圈都能保持合适的进光量, 得到规定的输出信号强度。拍摄运动镜头时, 变化的景物会使图像亮度发生变化,即时自动 光圈的使用就可以省掉不少调整的麻烦。但由 于自动光圈是根据图像的平均亮度来确定光圈 值,所以也会存在问题,例如我们希望通过画 面的亮暗来表现白天与傍晚的特定情景,自动 光圈却得到的是同样的输出电平。所以在光圈 的调整时,建议先使用自动光圈测出光圈值, 然后再换手动的,改变半档或一档光圈使用。
(6) 调整黑白平衡
• 因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下,色温条件 是不同的,为了保证色彩的一致性,必须进行 黑白平衡的调整。 白平衡调整可以通过光学粗 调、电子细调、自动跟踪来达到色温的调整正 确;黑平衡调整可以使在暗处时色温也不变。 它一般是通过自动方式来调整的;一周调整一 次即可。 黑白平衡调整的次序一般为:白平衡——黑 平衡——白平衡。自动白、黑平衡的数据可以 记忆,在拍摄条件不变、两次拍摄间隔不长的 情况下,可以不再调整白、黑平衡。
6、 重合误差(Registration)
• 对于三管机来说,三个摄像管所摄的图 像必须准确地重合在一起才能得到清晰 度高、颜色逼真的电视图像。但由于三 个摄像管不可能做得完全相同,所以会 有一些重合误差。重合误差一般用红路 (或蓝路)相对于绿路的偏移量与屏幕 高度的百分比来表示。广播级的2/3英寸 三管重合精度较高,可达一区0.05%、 二区0. 1%、三区:0. 15%。
2、 按使用分类
• 若按传统使用方法分类,摄像机有专用 于演播室内的座机式和用于外景地拍摄 的携带式两类。事实上,专业级以上的 摄像机中,携带式的也适用在演播室内 使用,只要配有摄像机与系统相连的控 制单元(CCU)即可通用。
(1) 座式摄像机
• 座式摄像机的体积较大,比较笨重。一 般需要两个人携带并安装在底座或三角 架上才能操作。大部分情况用于演播室 内,但也经常用于转播现场而拍摄相对 固定的情况。这类机器都是广播档次的。
(3) 家用级摄像机
• 家用级摄像机定位于家庭使用,除了价廉外, 还具有小型化和自动化程度高两个显著特点。 它的体积小、重量轻,所以在使用时单手操作 就可以完成拍录工作。一般家用摄像机重量都 在2千克以下,最轻者只有590克,几乎与普通 照相机相仿,拍摄和携带都很方便。由于家用 摄像机采用了微型计算机技术,使得摄像机的 功能十分全面,几乎实现了自动调整和自动控 制。家用摄像机比广播及专业摄像机价格低得 多。
• 肩扛时要正对被摄物,两脚自然分开与 肩同宽,身体挺直站立,重心落在两脚 中间;右肩扛住摄像机身,右手把在扶 手上,并操作电动变焦以及录像机的启 停,右肘放在胸前,作为摄像机的一个 支撑点。左手放在聚焦环上,进行焦点 调节。右眼贴在寻像器遮光罩上,通过 放大镜观看寻像器中的被摄图像,这时 脸部也是使摄像机稳定的一个重要支撑 点。在录制时,呼吸会影响到画面的稳 定,故在拍摄时要学会运气。
3、 摄像机操作要领
• 为了利用摄像机拍出更好的画面,摄像 人员必须掌握最基本的操作要领,有如 下几条:
(1) 稳
• 电视图像的不稳定、晃动,将会使观众 产生一种不安定的心理,并易使眼睛疲 劳。在拍摄时应尽可能的使用三脚架, 在没有三脚架或无法利用三脚架的情况 下,利用手持、肩扛便携式摄像机进行 拍摄。要注意持机技术,可利用身旁的 一些依靠物做为辅助支撑,以使所拍画 面稳定。
(2) 专业级摄像机
• 用专业级摄像机就可以拍出直观、质量不错的 图像,一般用于小型电视台、企事业单位和学 校电化教育等领域。它通常由摄像机操作人员 扛着或安装在一个简单的三脚架上面。在这种 摄像机里包含有从广播级到家用级整个摄像机 系列主要操作部分。家用型号的一些自动特性, 如自动曝光,被结合进了专业的摄像机,这些 特性使得在剧烈变化的拍摄条件中不用调节摄 像机就可以制作出可接受的图像质量。
2、 工作亮度
• 工作亮度是指摄像信号达到规定要求时对基本 照度强度的规定。工作亮度可以包括最低照度 和灵敏度两方面的含义,最低照度是指当该摄 像机的光圈指数为最小(如F为1.4,视频信号 质量约30dB)时所需要的照度量。显然这个是 数字越小越理想。灵敏度则指当在标准亮度 (如2000lx,F=8)时图像的信噪比达到标准 以上的要求。 对比度——反差比与工作亮度密 切相关。
4、 分解力(resolution)
• 分解力相当于清晰度,可以用调制度、 或用在画面上可分辨的电视线数来表示。 分解力可分为水平分解力和垂直分解力。 分解力是由一系列的因素所决定的,其 中包括镜头系统、摄像器件、电路带宽、 重合等。在许多摄像机中都加有轮廓增 强电路,可以改善图像细节、提高清晰 度。
(2) 选择滤色镜
• 旋转滤光镜转盘,选择适合拍摄环境中光源色 温的滤光镜档数。 A. 应根据具体的色温情况选择1、2、3、4 号等等滤光镜。如1号用于室内以卤钨灯作光 源的场合,3号适用于室外日光下或阴天等。 B. IN DOOR /OUT DOOR / AUTO是家用 摄像机特别的色温选择档次指示。按照是室内 3200K照明还是室外5600-6800K照明来选择相 应档位,如选自动档,则可以对色温进行大致 的调整,以保证拍摄过程中色温的变化不至于 太大而影响图像色彩的协调。
(2) 清
• 摄像机拍出的画面应该是清晰的,不能 模糊不清。为了保证画面的清晰,首先 就要保证摄像机镜头清洁;其次在调整 聚焦时,最好要把镜头推到焦距最长的 位置,调整聚焦环使图像清晰。无论是 拍摄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都要先把镜 头推到焦距最长的位置再开始调整,因 为这时的景深短,调出的焦点准确,然 后再拉到所需的合适的焦距位置进行拍 摄。
摄像机的操作使用
2011.09.30
摄像机的种类及其性能
• 1、 按质量档次分类 对摄像机最常见的分类方法就是按质 量档次。显然,为电视台专用的就是广 播级别的,企业、事业和学校用的就是 专业级别的,一般家庭使用的就是家用 级别的。
(1) 广播级摄像机
• 广播级摄像机是一种高质量的摄像机, 它的体积大、重量重,常用于电视台或 节目制作中心。这种摄像机使用的是优 等的镜头、摄像器件和电路,并有自动 校正电路,使摄像机在不利的灯光条件 下也能拍摄出较好的彩色图像。广播级 摄像机一般来说价格都很昂贵。
• C. 加电子快门(Shutter):电子快门的 作用是:在拍摄快速运动物体时可以提 升动态分解力。一般需要在强光下才能 使用电子快门。总之,电子快门的特点 是可将强光下运动画面拍摄得清晰;在 曝光正确条件下,可起到加大光圈的作 用;在拍计算机屏幕时可以消除黑白滚 条等。
(5) 高亮背景调节
• 通过高亮背景调节,用电子方式衰减高 亮信号的过亮部分的量,以增加可分辨 的灰度层次,则过亮部分就可被限幅 (过曝光所致)。
(2) 携带型摄像机
• 携带型摄像机的体积较小,重量轻,大 量应用于电子新闻采访和电子现场制作。 携带型摄像机由于使用环境的不同,需 适应色温的多样化,因而内装有容易转 换的色温校正滤光镜。携带型摄像机有 手持式和肩扛式之分。这类机器大多属 于专业档次或广播档次。
3、 按拍摄光谱分类
• 常见的摄像机是属于可见光谱类的摄像机,因为探矿、 医疗等的需要,科学技术已经摄像机能够承担人眼无 法涉及的领域,也就有了可以依光谱分类的摄像机。 (1) 黑白摄像机 • (2) 彩色摄像机 • (3) 红外线摄像机 • (4) X光摄像机
1、 信噪比(S/N)
• 信噪比反映的是信号和杂音之间的关系。 正常情况下,电子设备都会产生一定量 的噪声。在视频信号中,可以通过“雪 片”的数量辨认出“嘈杂”的画面,也 就是失真。摄像机信噪比越高,图像越 干净,越不容易看到噪声对视频信号的 影响,图像质量也就越高。高信噪比是 摄像机性能所追求的指标。
(6) 照明设备
• 要了解拍摄现场的情况,节目内容是否 需要灯光的照明,从而事先准备好照明 设备,电源转接头和有关工具等。
2、 摄像调整
• (1) 拍摄准备 • 电池、磁带、开机预热;找好拍摄机位, 固定好摄像机,最好将摄像机置于三脚 架上进行调整,接好摄像机与外围设备 的连线,插好电源,放好电池,使摄像 机预热,并放置磁带。
(3) 调整光圈----正确曝光
• 光圈的正确调整对整个图像的亮度、对 比度、视频电平的幅度等指标影响很大, 所以在每个镜头的拍摄前都应注意。在 拍摄前首先要调整监视器显示标准,再 确定摄像机的最佳光圈指数。 调整光圈时应边从寻像器或监视器中 监看图像,边逐步增大光圈,直到图像 中最明亮的部分呈现出“层次”时为合 适好。
5、 几何失真(Geometric Distortion)
• 几何失真就是画面中出现的横线不平, 竖线不直,圆形不圆等状况。几何失真 与光学系统以及摄像管的扫描偏转电路 有关。CCD摄像机因为没有偏转电路, 只要芯片做得好,那么若不考虑镜头的 话,机器本身是没有几何失真的。几何 失真分为桶形失真、枕形畸变、弯曲、 偏斜和线性失真等。
3、 对比度范围—反差比 (Contrast Range)
• 对比度范围一般常用亮度的对比度系数来表示。 在通常情况下不超过20:1,也就是说景物最 亮部分不超过最暗区域的20倍。如果超过这一 范围,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再现这一景物的明暗 细节就会有困难了。我们可以通过灯光照明来 控制景物明暗的对比度。在室外,阳光下与背 荫处的亮度相差很大,对比度范围也很大,较 难控制。有条件的可用灯光或反光板对暗处进 行补光。
2. 摄像机的操作使用
• 要使摄像机在一次节目的拍摄过程中保 持连续顺利的工作状态,就需要进行摄 前的充分准备以及对摄像机进行一系列 的调整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