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管理与实务.doc

金融管理与实务.doc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金融理论与实务试题课程代码:00150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发挥的是( C )A.价值尺度职能B.流通手段职能C.支付手段职能D.货币贮藏职能2.信用最基本的特征是( B )A.收益性B.偿还性C.安全性D.流动性3.商业信用最典型的做法是( D )A.商品批发B.商品零售C.商品代销D.商品赊销4.由非官方的行业自律组织规定并对组织成员有一定约束力的利率是( C )A.市场利率B.优惠利率C.公定利率D.基准利率5.能够创造存款货币的机构是( B )A.中央银行B.商业银行C.投资银行D.政策性银行6.我国1994年金融机构改革贯彻的原则是( D )A.混业经营、混业管理B.分业经营、混业管理C.混业经营、分业管理D.分业经营、分业管理7.贷款五级分类法是( B )A.正常、关注、次级、呆账、损失B.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C.正常、次级、可疑、呆账、损失D.正常、关注、可疑、呆账、损失8.认为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应主要集中于短期自偿性贷款的理论是( B )A.资产转移理论B.商业贷款理论C.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D.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9.当事人互相信任是信托行为成立的( C )A.核心B.桥梁C.基础D.依据10.按信托目的的不同可将信托分为( A )A.公益信托和私益信托B.设定信托和法定信托C.商事信托和民事信托D.自益信托和他益信托11.保险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 C )A.法律关系B.生产关系C.经济关系D.社会关系12.最大诚信原则的推行最早始于( D )A.责任保险B.人身保险C.信用保证保险D.海上保险13.理性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可综合反映为( C )A.追求收益最大化B.追求风险最小化C.追求效用最大化D.追求成本最小化14.我国《证券法》允许承销股票和公司债券的金融机构是( D )A.国家开发银行B.工商银行C.经纪类证券公司D.综合类证券公司15.收入型投资基金追求的是( C )A.避税B.资本升值C.低风险和基本收益的稳定D.收益和风险达到某种均衡16.买进期权在金融资产价格上涨时对合约买方( B )A.不利B.有利C.无影响D.影响不确定17.我国人民币汇率采用的是( A )A.直接标价法B.间接标价法C.远期标价法D.近期标价法18.基础货币表现为( A )A.中央银行的负债B.中央银行的资产C.商业银行的负债D.商业银行的资产19.由工资提高引起的通货膨胀属于( B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C.结构失衡型通货膨胀D.信用膨胀型通货膨胀20.作为货币供给总闸门的金融机构是( B )A.商业银行B.中央银行C.政策性银行D.非银行金融机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21.商业银行的经济职能包括( ABDE )A.信用中介B.支付中介C.代理国库D.信用创造E.金融服务22.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类型有( BCDE )A.连锁型B.单一型C.复合型D.准中央银行型E.跨国型23.银行提取呆账准备金要符合的原则是( DE )A.安全性原则B.盈利性原则C.流动性原则D.及时性原则E.充足性原则24.融资性资金信托的形式主要有( CDE )A.按揭存款B.按揭贷款C.信托存款D.信托贷款E.委托贷款25.按保险标的的不同可将保险分为( BCD )A.定值保险B.责任保险C.信用保证保险D.人身保险E.全额保险26.普通股筹资的优点有( ABCD )A.财务负担小,无还本压力B.增强公司举债能力C.提高公司知名度D.有利于股东财富增值E.资金成本较低27.国际收支经常账户中的服务项目包括( ACDE )A.运输B.侨汇C.通信D.建筑E.保险28.下列关于货币供给量表述正确的是( BC )A.流量概念B.存量概念C.银行债务总额D.银行债权总额E.银行自有资本金总额29.通货紧缩的衡量标志有( ABD )A.消费物价指数持续下降B.货币供给总量负增长C.货币流通速度加快D.货币流通速度明显减缓E.经济增长率持续上升30.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操作的是( CD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提高再贴现率C.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D.中央银行买进有价证券E.中央银行卖出有价证券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31.设原始存款500万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6%,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6%,提现率为8%,试计算整个银行体系创造的派生存款总额。

.答:存款总额=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500×%6%8%61++ =2500(万元)派生存款总额=存款总额-原始存款额=2500-500=2000(万元)32.假定中国人民银行某年公布的货币供应量数据为: 单位:亿元(一)各项存款 120645企业存款 42684其中:企业活期存款 32356企业定期存款 5682自筹基本建设存款 4646机关团体存款 575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63243农村存款 2349其他存款 6610(二)金融债券 33(三)流通中现金 13894(四)对国际金融机构负责 391请依据上述资料计算M 1、M 2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各是多少?答:(1)M 1=M 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存款=13894+32356+2349+5759=54358(亿元)(2)M 2=M 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54358+5682+4646+63243+6610=134539(亿元)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33.简述人民币是一种信用货币。

答:(1)信用贷币的概念;(2)从人民币产生的信用关系来说,人民币是人民银行的负债,人民币持有人是债权人;(3)从人民币发行的程序看,人民币是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出去的,或是直接由发放货款投放的,或是由客户从银行提取现钞而投放的。

人民币的发行或回笼,相应要引起银行存款和贷款的变化。

34.简述利率和收益率的区别与联系。

答:利息率和收益率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1)对于存款来说,由于到期偿还金额与最初投资资本金是一样的,因此利率与收益率是一样的;(2)但是对于大多数债权凭证来说,由于二级市场价格是波动的,债券参与二级市场交易的话,实现的价值就是不确定的,从而使实现的收益率或高于或低于票面利率;(3)反映投资者实际获利水平的收益率,可被定义为有效利率,在正常生活中常常被直接称为利率。

35.简述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

答:(1)是统一发行银行券的需要;(2)是建立全国统一的清算机构的需要;(3)是建立商业银行资金后盾的需要;(4)是进行金融监督的需要。

36.简述金融市场的功能。

答:(1)媒介资金融通,对社会资源进行再分配;(2)支持规模经济;(3)价格发现;(4)调节宏观和微观经济。

37.简述通货膨胀对商品流通的影响。

答:(1)通货膨胀使流通领域原来的平衡被打破,使正常的流通受阻;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上涨是不均衡的,商品会向价格上涨更快的地方流动,打破企业之间原有的购销渠道,破坏了商品的正常流向;(2)通货膨胀在流通领域制造或加剧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加深通货膨胀的程度。

38.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功能差异。

答:.(1)可控性不同:一般情况下,财政政策的可控性较强,货币政策的可控性较弱;(2)透明度不同:财政政策的透明度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稍弱;(3)时滞性不同;财政政策的认识时滞短而决策时滞长,货币政策的认识时滞长而决策时滞短。

(4)功能效应不同:实施扩张性政策时,财政政策的功能见效快,货币政策功能受制约较多;而当实施紧缩性政策时,货币政策的功能可以被灵活运用,财政政策的功能发挥则阻力较大。

五、论述题(本大题14分)39.联系实际论述商业银行的“三性”原则。

答:目前各国商业银行已普遍认同了经营管理中所必须遵循的“三性”(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原则。

我国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明确规定了“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经营原则。

(1)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应努力避免多种不确定因素对它的影响,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和发展。

①商业银行自有资本较少,经受不起较大损失。

②商业银行经营条件的特殊性,特别需要强调安全性。

③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多种风险,因此保证安全性经营就必须控制风险。

④联系实际。

(2)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存和必要的贷款需求的支付能力,包括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

①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它既指速动资产,又指在速动资产不足时其它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转变为速动资产的能力。

②商业银行是典型的负债经营,资金来源的主体部分是客户的存款和借入款。

客户可以随时提取存款,资金来源的流动性决定了资产必须保持流动性,资金运用的不确定性也需要资产保持流动性。

③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必须分层次搭配资产,形成多层次的流动性储备,以满足资产流动性的要求。

④联系实际。

(3)盈利性。

①银行也是企业,追逐利润是其出发点和归宿,是关系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②盈利水平提高,可增加投资者收益,增加国家税收,增强银行自身实力。

③联系实际。

全国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金融理论与实务试题课程代码:001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一套人民币的时间是( A )A.1948年12月1日B.1949年10月1日C.1950年12月1日D.1955年3月1日2.信用中的货币主要执行( B )A.价值尺度职能B.支付手段职能C.流通手段职能D.贮藏手段职能3.《巴塞尔协议》规定的国债投资的风险权数为( A )A.0B.10%C.20%D.50%4.马克思认为利率的决定因素是( D )A.国家经济政策B.资金供求状况C.企业承受能力D.平均利润率5.多数国家采用的商业银行制度是( C )A.连锁银行制B.单一银行制C.分行制D.跨国联合制6.中国人民银行摆脱商业银行业务的一个关键性步骤是设立( B )A.中国银行B.中国工商银行C.中国建设银行D.中国农业银行7.商业银行的速动资产通常被称作( A )A.一级准备B.二级准备C.公开储备D.未公开储备8.商业银行同业拆借资金只能用于( C )A.固定资产投资B.弥补信贷缺口C.解决头寸调度中的困难D.证券交易9.当事人互相信任是信托行为成立的( C )A.核心B.桥梁C.基础D.依据10.不动产分割证书上的不动产是指( D )A.厂房B.专用设备C.房屋D.土地11.可以不.经保险人同意而转让的保险合同是( C )A.人身险合同B.汽车险合同C.运输险合同D.盗窃险合同12.法律意义上的保险是一种( B )A.经济行为B.合同行为C.执法行为D.盈利行为13.金融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 B )A.价格发现B.资金融通C.宏观调控D.规模经济14.信奉有效益市场理论的机构投资者通常倾向于( D )A.避税型投资基金B.收入型投资基金C.货币市场型投资基金D.指数型投资基金15.掉期交易的基本功能是( B )A.资产多样化B.风险防范C.获取超额收益D.价值转移16.我国实现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是在( B )A.1994年B.1996年C.1998年D.1999年17.由垄断企业提高垄断商品价格引起的通货膨胀属于( B )A.需求拉上型B.成本推动型C.结构失衡型D.预期引致型18.与生产过程联系紧密且对未来市场商品价格走势影响较大的物价指数是( C )A.消费物价指数B.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C.批发物价指数D.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19.具有正相关关系的货币政策目标是( A )A.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B.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C.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D.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20.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停止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B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贷款规模C.再贷款D.公开市场业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