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8年高考满分作文-高考作文

2008年高考满分作文-高考作文

2008年高考满分作文-高考作文【篇一:故乡在我心中】有这么一天,我重新去感受我的故乡,不知道要如何描绘,因为我找不到一条路,让我通往故乡,通往最原始的家园。

尘土飞扬尘。

土。

飞。

扬。

那是几年前,抑或是十几年以前的事,这是故乡的路,环绕着西湖,像金黄的腰带,诉说着这里的辉煌,车水马龙的大街,飞驰着的车儿,留下一道黄尘,翻起一片黄沙漫漫之景。

手在空中胡乱地抓起一把,那细碎的声音,淳朴的像一曲乐章,在微波中荡漾开去。

淅沥的雨滴,打落下来,洗刷着城镇的喧闹,那一片黄尘被压了下去,一条路,泥泞。

颠簸。

雨过之后,腾起一阵土的气息,湖上是袅袅的青烟,弥漫。

凝结。

隐约有彩虹挂在天边,羞涩地躲在烈日身后,遥望着那条路。

夜,路显得疲惫了,没有灯红酒绿的店铺来印衬,他在微风中沉睡。

故乡——杭州,是沉淀在尘土里的朴实。

春意盎然春意。

盎然。

这条通往故乡的路,打扮了多少次,这条通往故乡的路,经历了多少载,那些黄尘都去了何方。

依旧是车水马龙的大街,飞驰的车儿,留下一道风过的滑痕,翻起一片城市的味道。

西湖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这些树将湖景重重围住,只在一旁,漏着几段空隙,路才隐约可以看见。

仰头轻轻呼吸,那些微小的分子中,是浑厚而又纯美的氛围。

倾盆的雨洒落下来,冲走一片热浪,坚实的柏油马路,溅起一朵朵雨花,开得无比灿烂,就像这个城市兴起一样,美丽得无言再去形容。

湖的一侧,荷叶间点点“繁星”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一条路,平坦。

湿漉。

雨过之后,弥留着雨得清,雨得纯。

夜,路,有灯光打在他身上,有月光为他指明,有路边的霓虹灯为他搭建舞台,他不能疲惫,不能沉睡,他要像夜一样,像一块永远也铺展不到尽头的布匹,他承载着这个天地,他要通往更远的故里。

故乡——杭州,是盛开在风景上的华丽。

泪流满面杭州是西湖养育的,西湖是杭州拥有的,杭州在打造西湖,西湖在照亮杭州。

前进间,暮然回首,兄弟却在艰难困苦处。

泪流。

满面。

黄尘不在了,柏油不在了,路不在了,8级,一个看似很小的数目摧毁了一个家园。

汶川,一种疼痛。

一种心都流泪的感觉。

广播、电视、网络,一篇篇报道、一张张图片、一个个帖子,占据了满眼,充溢了满耳,任何一面,都是残不忍睹。

如果,它发生在浙江,如果,它发生在杭州……不敢再想!泪流。

满面。

那些不复存在的路,那些已成废墟的房子,那下面,一个个鲜活或者已经不再鲜活的生命,都以企望活着的姿态等待着……雨水洗刷的不仅仅是山的泥泞,更是绚丽的血。

大山流失的不仅仅是滚落的石子,更是流离失所的人儿。

雨过之后,带来的是艰难和困苦,流走的是时间和生命,没有彩虹,没有烈日,只有万众一心的坚持与努力。

侧身西望长咨嗟!夜,一望无垠的废墟沉浸在这墨块一样的黑里,星星点点的光源,是寻找生机的努力,是唤醒生命的双手。

地震,拷问的不仅仅是一方的力量,更是我们的灵魂。

杭州,我们,每一处每一人都在流泪,每一处每一人都在捐献。

我们为自己还是施予者而幸福,并为此而感谢上苍。

那些倒下的战士,那些倒下的伤员,那些还在坚持的人们,那些还在努力的同志。

你们泪流满面,我也泪流满面。

多少动人的词,只愿泪也为你们祈祷。

故乡——杭州,是氤氲在感恩中的温暖。

一个生活在杭州的女孩,这样目睹着这个城市的变化,一点一滴,就像她在慢慢长大。

这个城市不但给了她安逸的生活,更给了她会哭会包容的心。

她想到海子的诗:把眼睛拿在手里,把穷人放在心上。

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们在祈祷,祈祷汶川的苏醒。

所有人的心,都聚焦在了这里,人心一点点的变化,将成为汶川巨大的希望。

祈祷——汶川的巨变——同杭州一起前进——【篇二:每当存亡的时刻】当海浪又一次温柔地涌上沙滩的时候,当大海又一次呼唤海龟返回她的怀抱的时候,海龟们又一次战战兢兢地钻出沙穴,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条满是希望和危险的路,可能是光明的未来,也可能是残酷的终结。

存亡的时刻,总是难以抉择,这个时刻,是一个柔弱却又无比坚强的小海龟,站了出来,肩负着整个种群的希望与使命,虽然这一别可能是最后一别,且不管它最后是否因为那个好心人的救助辜负了大家的期望,至少在这一刻,它小小的背影在落日的余辉下是那么的雄伟与悲壮。

望着小海龟离去的背影,时间仿佛回到千年以前,沙滩仿佛也卷起了波浪,好似易水旁,太子丹亲手给即将刺秦的荆珂斟上饯行的酒。

这一刻,飞鸟也为之徘徊;这一刻,壮士也为之下泪;这一刻,又何必计较这位英雄的成功与失败。

悲伤,不一定需要太多的眼泪;感动,不一定需要太多的辞藻。

也许,他并没有拯救这个国家于危难,但是他存亡的时刻,他站了出来,牺牲了小我,成就了大义。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也许这个女子并没有侠客的豪迈,也许这个女子并不能拿着带毒的利刃象荆珂那样去刺杀匈奴的单于。

但是王昭君的名字,却和荆珂一样,留在了青史之上,她是柔弱的,在那个三纲五常的年代,她柔弱的如原野里的小草,然而,她却也如小草般的坚韧。

征战的年代,人们总是景仰奋勇杀敌的将军;和平的岁月,她也总是被人所遗忘。

然而,存亡的时刻,她却站了出来,拦住了匈奴的千军与万马,拦住了汉朝的长矛与标枪。

为了不让百姓饥寒交迫,她一个人走进了寒冷荒凉的塞外;为了不让百姓妻离子散,她却要忍痛与父母分离,和亲到异国他乡。

她,用她那柔弱之躯,挺起了民族的脊梁,终止了血腥杀戮,避免了生灵涂炭。

即使在她死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依然化作和平的天使,保佑着华夏千千万万的百姓免受战争之苦。

中华民族,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注定免不了兴衰与荣辱;中华民族,这个素来坚强不屈的民族,注定在存亡的时刻,从来都不缺少为了民族流血甚至牺牲的英雄。

无论是冬天里席卷半个中国的雪灾,还是刚刚发生的倾举国之力,牵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汶川地震,总有那么多勇于奉献,勇于牺牲的人们站出来。

无论是在地震第一线,踏着残垣与断壁,给黑暗中的人带去光明与希望的武警官兵们;还是在城市的街头拿着募捐箱传递爱心的志愿者们;还是在无数条承载着爱心与关怀的公路,铁路上为了运送救灾物资,几天几夜没有合眼的司机们;还是在工厂里熬夜加班,赶制帐篷,食品,生活用品等等的工人们;再或者是举国上下,通过各种方式,表达着自己对受灾地区的关心与爱心的所有人们。

也许,我们无从得知他们的名字;也许,没有人知道他们身上有着怎样的故事。

但是无论是谁,听到这样的故事,都会觉得正是这些默默奉献,默默牺牲的人,才会在民族与国家存亡的时刻,力挽狂澜,排除万难,并将这种精神一脉相传。

【篇三:青山一道同风雨】“轻轻地握着你的手,为你把眼泪擦干。

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

”5月19日整个曾奔忙飞跑的中国,在尖利的防空警报中停顿三分钟。

七天前的同一时刻,一场特大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神州上下,共此国殇。

然而国殇里是一场悲剧,国殇更是一次空前的团聚。

很久之前,诗人王昌龄的诗句中这么写道:“青山一路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青山无法阻隔我们同舟风雨的携手,地域也不会隐没了团结的民族头上那一轮共同的月。

一个人,一丝希望,一颗坚定的心。

当救援队在汶川大地震的废墟下救出已被困的百余小时的乐刘会,在场的人激动地哭了,而她却没有哭。

“我相信有人会来救我的,一定会,我相信你们!”弱女子哭了,紧紧接着救援员的手,一双手和十几双手紧紧地交握,这是一个灾民和她的救命恩人最质朴也最真诚的团聚。

五千米的高空有多高?问起参加救援的解放军战士,他们会告诉你,5千米是我们能否拉住受灾人民的手的距离,不顾乌云,快速跳在这里,这是一地乡民与国家间最动人的团聚。

海洋曾把世界割裂成对立的区域,而今天的海洋不再阻断世界的爱心汇聚在一起。

这爱心来自东邻日本每个便利店前的捐款箱,来自大洋彼岸美国遍及全州的慈善机构,来自大陆两岸那些并不富裕的亚非国家一笔笔友谊的捐款。

中国和世界意识形态而产生的分歧在灾难面前湮没成沙,随着飞机和航船源源不断地向着东方的中国而来,这是全世界和各个国家的人心最盛大的团聚。

怆然的灾难,古来有之。

然而历史由古而今谁可曾见过这般振奋人心,撼天动地的团结?《史记》有云:民与民同心,则家安之,君与民同心,则国兴之。

在今天,这是人民与人民,人民与国家,国家与世界的携手,何愁家不安,何愁国不兴?青山一道,我们同历风雨,团聚一处。

而将五洲四海的人们集汇在一起的纽带,也许,是这样的期望:为天下立心,为生民命,为往圣读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篇四:感受乡村】初以为,乡村便是童话的乐园。

它褪去了城市的浮华,洗尽了尘世的繁杂。

它也许是梵高画布上的阿尔,有明镜般纯粹的蓝天,有油彩般绚烂的花海,那金黄的向日葵在阳光的哺育下长出希望的种子;它也许是陶潜诗中的田园,在雾气迷蒙中演绎着仙侣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轻洒,便是悠然游然。

那只是诗中画中的乡村,当我们真实的走进乡村,用心去感知乡村,便会发现,我们的乡村在经历着苦痛。

那里也有阳光,那阳光不是温暖而是毒辣地炙烤着这片土地。

远望去,土地上那个佝偻的背影,在朝夕间,在春秋中,在这片土地上耗尽心力。

他在这片土地上成长,他的汗水滋养了这片土地;他在这片土地上学会坚强,他的脚步坚实了这片土地;他生于黄土又归于黄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风暴来了,他的心如那田间摇曳的庄稼般颤动,他的泪水在他满是沟壑的脸颊上纵横,如那淹没田间的水,层层漫过他的心田,浸没他的呼息。

干旱来了,庄稼如他枯瘦的身体一般摇坠,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丰收,他混沌的眼干涸空洞。

他们也有快乐的时候,只是这种幸福仿佛如此卑微。

他们最大的幸福就是丰收,饱满的谷粒仿佛是一粒粒珠宝,他们的眼角笑成了月牙。

他们最渴望的生活便是风调雨顺,他们只想也只要这样平凡的生活。

这样的乡村会不会让我们感到失望,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图景?而其实,乡村正因这份残酷的美丽而更见真实。

感受乡村,别总是做一个悠闲的观光者,在体味它的宁静与纯净的同时,给它的苦痛多一点目光,给它的辛苦多一点理解与悲悯。

感受乡村,感受农耕文明跳动的脉搏,感受中国最浑厚的呐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润的血汗;感受中国农民最纯朴的执著与坚忍,感受中国农民所经历的苦痛与无奈。

当我们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他们,我们是否想过是他们用血汗带给了我们生的希望。

看中国的农民用最卑微的姿势在中国的历史上站成了永恒,也且让我们用心去感受乡村!【篇五:一蓑烟草任江平】时间的流逝,淡涤旧迹,仅留下微漠的平淡与悲哀。

濮水之边,你翩然而去,仅留下楚使的瞠目与叹息。

或喜甜甘之昧,或爱亦苦亦甜的刺激,谁人如你———庄子,淡泊一切,与道合而为一,只偏执著那淡淡的清白。

当一种美,美得让人无所适从,也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当一种平淡,淡得让人无从品味,也只好叹之惜之,赞之赏之。

你甘于淡泊,乐于平淡,自得于平淡,只愿在梦中化蝶而逍遥,只愿随那盘旋而上的鹏者浮游于天地,不愿累于国事,不愿牵绊于尘世,你就如同那甘之如饴的淡淡而香的矿泉之水,给人以绝境逢生,给人以平静致远,给人以超脱外物,我想要触及你的衣襟,却在指尖碰触了清而澈,凉而柔的泉水,原是这般滋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