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特点的论述

关于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特点的论述

论述: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特点
定义:
总产量是指某一时间内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用TP表示,如果资本看做是固定的,那么这时的总产量叫劳动总产量。

平均产量用AP表示,一种要素的平均产量是总产量除以要素的投入量。

劳动的平均产量等于劳动的总产量/劳动投入量,
边际产量用MP表示,一种要素的边际产量是该要素的增量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量。

特征:
(1)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向右上方倾斜,而后向右下方倾斜,即先上升而后分别下降。

(2)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边际产量是总产量的一阶导数,所以边际产量的变化与总产量的增减变化是一致的,当边际产量大于0时,总产量是增加的,当边际产量小于0时,总产量就减少。

(3)总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平均产量是总产量与该要素投入量的比值,所以某一点平均产量是总产量都等于该店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当他们相切时,平均产量最大。

(4)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二者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边际产量上升和下降的速率都比平均产量快,平均产量上升,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当平均产量下降时,平均产量大于边际产量。

所以边际产量与与平均产量相交于平均产量的最高点。

见下图
生产阶段的划分
相交前,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 AP),平均产量曲线是上升的;
相交后,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 AP)平均产量曲线是下降的;
相交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MP= AP)
第I区域:TP>MP>AP
第II区域:TP>AP>MP
第III区域:TP>AP>MP
最佳生产区域条件:MP=AP MP=0 (P1<P<P2)
三个产量在I区域TP>MP>AP 在II区域边际产量总快于平均产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