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总工会
关于女职工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巴中市总工会:
自2010年开展女职工组织建设、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和女职工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工作以来,通江县总工会本着“维护女职工特殊权益,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方针,
根据我县实际,不断加强女职工组织建设,扎实开展女职
工专项集体合同的签订工作,逐步推进各级女职工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现将工作开展情况
汇报如下:
一、女职工组织建设
(一)基本情况:我县总人口80万人,辖49个乡镇,全县职工总数57992人,共有工会会员57976人,占建立工
会单位职工总数的99.97%。
按照“哪里有工会,哪里就有女职工组织”的标准,全县共发展女职工10071人,女会员10066人,占女职工总数的99.95%。
全县局工委基层工会41个,建立局工委工会女职工委员会15个,配备专职女职工干部6人,兼职女职工干部9人;乡镇工会49个,配备
专兼职女工委主任39人,由工会主席、副主席兼任女工委主任2人;企业工会女职工组建数43个,占企业工会总数
的80%。
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发展国有女职工组
织1个,非公企业女职工组织83个,行业性工会女职工组织1个。
(二)主要措施:县总工会按照上级工会的要求,广泛深入开展“两个普遍”工作,并把女职工组织建设与两个普遍工作紧紧结合。
县总工会把“哪里有工会,哪里就有女职工组织”作为工作思路,在全县各行各业进行普遍建立工会组织的同时,要求女职工人数超过15人的企业工会必须建立女职工委员会,不满15人的必须设立女职工委员,为女职工维权提供保障。
(三)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我县部分企业存在女职工
数不满15名的现状,无法建立女职工委员会;部分企业认识不足,对女职工委员会的设立持没有也可的态度。
针对这种情况,通江县总工会利用两个普遍摸底和建会、六五普法宣传及五一劳动节等重要节假日为契机,面向社会和企业广泛宣传《工会法》,把建立工会组织和女职工组织的重要性进行广泛宣传,并结合典型案例来证明工会组织和女职工组织建立的重要性。
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
(一)基本情况
2011年,我县在2010年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基础上,新增国有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1个,新增非公企业女职工
专项集体合同118个,新增行业性企业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1个,实现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覆盖率达到%。
(二)主要措施
1、试点先行,专人指导。
我县总工会党组经过认真研究,决定以已完成改制工作的粮食系统为试点,开展女职
工专项集体合同工作。
县总工会抽出专人全面指导合同签订工作。
按照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的法定程序进行,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审议通过了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草案,2011年5月,全县家粮食企业全部签订了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在粮食系统实现了全覆盖,名女职工的特殊权益有了法律保障。
2、广泛摸底,重点部署。
2011年通江县总工会在全县工会工作会议上对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进行了专项部署。
要求基层工会进一步建立健全女职工组织,在3月初对本单位女职工权益各项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依法签订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保护女职
工合法权益。
同时,通江县总工会下发了《关于推进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的通知》,要求女职工10人以上的,已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事业单位,都要积极推进女职工专项集
体合同,尚未建立集体合同制度的单位,围绕本单位中女职
工权益保护的突出问题进行平等协商,签订女职工专项集
体合同。
县建设局在所属建筑企业改制后,把签订集体合同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作为改制后的一件大事来抓,及时召
开职工代表大会;县供电公司、电信公司、新星燃气公司等企业在续签集体合同时新增女职工权益保护内容,列为专
门的章节,在续签集体合同前均通过了平等协商,确保了
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三)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
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不科学,企业领导对女职工专
项集体合同认识不到位,甚至存在回避、躲避、逃避签订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的做法,这些一直是工会工作和女职工
工作的难点。
通江县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工作采取平等协商的办法,与企业业主讲情理、道法理,实现了非公企业签订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的突破。
三、女职工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工作
(一)基本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工会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建设,充分
发挥工会女职工组织作用,根据市总工会要求,结合我县
实际,制定了《通江县女职工委员会开展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各企事业工会组织要以“组织健全、机制完善、维权到位,作用明显”为要求,加强工会女职工组织
建设,规范工会女职工工作,增强工会女职工组织活力,提高工会女职工工作整体水平,用2至3年的时间,使我县
工会女职工组织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
(二)主要措施
为使女职工组织建设规范化达到标准,我县工会制定
发布了《通江县女职工委员会开展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对各企事业工会标准建设作出明确要求。
1、组织建设方面。
要求各企业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与工会委员会同时筹备、产生和报批,并按时换届。
组织机构、干部配备、产生程序按照《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
在任期内,由于委员工作变动等原因需要调整时,按程序及时予以替补、增补。
2、工作制度方面。
要求各企业工会健全工作网络,进
一步明确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工作职责;建立例会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议,总结上年工作,研究部署下
一年工作任务;建立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工作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各项工作有安排、有检查、有考核;建立工作报告制度,及时向县总工会和县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报告
工作情况,每半年至少报告一次;建立工作档案动态管理制度,内容包括女职工组织网络和干部配备情况、女职工人
数及名单、先进女职工档案、女职工素质档案、困难女职工档案、女职工妇科普查情况、女职工工作会议和活动记录、
“ 女职工来信来访处理情况等;建立信息报送制度。
及时向县
总工会和工会女职工组织报送女职工工作信息,每年至少
3 篇。
四、下步工作打算
我县女职工工作虽然取得了部分成绩,但总体来看, 仍存在覆盖面不全,整体推进不够,履约监督不到位等问
题。
下步的打算是:紧密结合“两个普遍”工作,继续加大
广泛建立女职工组织建设力度,继续扩大女职工专项集体
合同覆盖面,提高合同履约率,深入推进女职工组织规范
化建设。
充分发挥劳动关系三方协调工作机制的作用。
与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企业联合会等单位密切配合,把
工会组织和女职工组织建全、建好、建规范。
将女职工组织建设、专项合同纳入企业及工会组织考
核范围,与“劳动管理和谐企业”、工人先锋号”等荣誉评比
相挂钩。
保证女职工组织建设、规范化建设和专项合同推
行工作的责任落实。
注重分类推进,加强非公企业签订力度。
根据企业的
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就不同企业开展女职工工作。
深入企业具体指导,提高女职工专项合同签订的针对
性。
在推行签订女职工专项合同时不仅下发合同文本,还
将深入企业进行具体指导,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指导企业签订确实解决女职工切身利益的专项合同。
注重监督检查,确保女职工专项合同的履约效果。
以后的工作中,县总工会将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对女职工专项合同的监督检查,确保女职工专项合同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