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学设计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植物光合作用有了一定的生活认识,知道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制造有机物,这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是极为有利的。但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的吗》光合作用的意义是什么?等等的具体内容是不太清楚的。而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巨大作用,更是不甚了解。所以,在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明确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巨大作用,还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播放微课视频:实验操作过程
自主探究
探究质疑
记录现象
探究小结
引导学生按步骤实施实验——隔水加热
引导学生质疑
让学生讨论,相互释疑
等叶片变成黄白色,引导学生漂洗叶片,滴加碘液。
等待叶片变色过程中,进行小反馈练习
让学生观察现象并记录交流。
引导学生分析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小组长按照安全操作步骤,带全组成员分工合作,安装试验装置,进行隔水加热
学生针对预习以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提出质疑(例如:为何暗处理?为何用酒精?等等)
小组讨论释疑、交流
漂洗、滴加碘液
做有关练习题,交流答案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在学案上如实记录。交流结果。
小结实验结论:
1、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2、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的条件
手机等录制、拍摄学生操作过程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小结答案
(2)通过独立探究,激发创新意识,增强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本课意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善于动脑解释、解决出现的问题,并利用已有知识拓展提升、设计实验。因此我利用了多方面信息技术融合:PPT课件、视频、实物展台、微课、照相机等。
展示实验材料用具
带学生回顾课前预习内容;
播放微课视频
引导学生小结实验过程
介绍探究目的
在盛有液体的试管中加入碘液,通过液体变蓝,判断液体是淀粉液。
回答设置对照试验验证,变量是光。
清点实验用品
小组长代表介绍课前准备过程
学生交流课前预习的实验步骤,并进行概括小结
PPT图片展示实验用品
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预习答案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探究
播放视频:植物争取阳光
质疑:植物为什么想法设法争取阳光?
思考,跃跃欲试、回答。
播放视频“植物争取阳光”
引导探究
让学生介绍探究目的
引导学生做个小实验(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粉液中加入碘液),确认检验淀粉的方法。
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需要设置对照试验。
在导入环节,运用视频《植物争取阳光》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争取阳光的原因。
多处使用实物展台,展示学生答案及设计的实验。展示同学们手工绘制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自主反思学到了什么。
利用微课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避免发生危险。
利用虚拟实验,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已有的实验基础上拓展设计验证光合作用的场所等。
PPT课件贯穿始末,将各种技术融合成整体,提高整堂课的整体感和流畅。
回顾整理这堂课的收获
利用虚拟实验进行实验设计;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小结答案及光合作用及相关实验概念图
PPT展示本节课知识体系
训练提升
做训练提升二、交流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答案
七、教学特色
整堂课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因此课前下发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小组成员课前做好实验前期准备——将天竺葵暗处理、遮光等。将本实验改成分组实验放手让学生做。让其体会实验的过程及设计时的严谨,便于后面进一步拓展设计实验。
探究继续
汇总概念
课堂小结
清点收获
质疑,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引导学生复习能量转换器
引导学生汇总光合作用概念
合作探究,设计对照试验验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银边天竺葵)
回顾叶绿体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利用今天所学内容和以前的知识汇总光合作用概念,完成填空。制作光合作用与相关实验概念图。
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内容的延伸、拓展。讲述的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禁养育了自身,还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这部分内容的叙述是以学生已经的关于食物链、食物网知识作为理解新知识的基础,帮助学生认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前面学习植物的叶绿体和叶片结构的知识为本节课作了知识的铺垫,通过本章的学习也为下一章学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奠定基础。
教学主题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一、教材分析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这一章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这是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对这一概念主要是通过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来使学生认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邮寄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二部分讲述在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用途。一是为了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是用来构建植物体。教材分别从细胞、器官、个体水平,用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构成植物体干重的绝大部分物质是有机物,从而认识有机物对于植物生活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概述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方法。(2)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
(3)尝试设计实验方案,掌握操作技能。
2、能力目标
尝试设计探究实验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并验证相关知识。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的分析设计,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充分利用多种信息技术的融合,更好的辅助教学。例如用微课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避免发生危险。利用虚拟实验,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已有的实验基础上拓展设计验证光合作用的场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