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填空题。
1定地图上的某一点的方位、知道比例尺,才能计算出地图上两个地点之间的实地距离;了解图例,才能读懂地图上的内容。
2、中国的地图像一只雄鸡,中国有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车牌的第一个字代表车辆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简称。
例如(晋A17359),晋代表山西省的简称。
3、我的家乡在陕西省,省级行政中心是呼西安,简称陕或秦,在祖国的西北部,面积为20.58万平方千米。
人口总数约为3732.7万人。
周围相邻的省份是:内蒙、山西湖北、重庆、四川、甘肃、宁夏。
家乡西安市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总面积9。
983平方公里,,总人口846.78万,是陕西第一人口大市4陕西的古代名人有(黄帝)、(大禹)、(姬发)(李世民)等,近现代名人有(于右任)、(胡景翼)、(杨虎城)(刘志丹)(习仲勋)等。
情)、(乡土文化)中成长起来。
7、家乡的风景名胜有中巴大峡谷、燕翔洞、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森林公园等;8、我国现存的最大古代园林是承德避暑山庄;天下第一关是山海关;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赵州桥。
我国有两个“天池”分别在新疆和吉林省。
9、四川名人你知道唐代诗人(李白)、宋代文学家(苏轼)、现代国画家(张大千)、现代作家(巴金)、现代史学家(郭沫若)、革命烈士(赵一曼)。
(重庆市)的白帝城位于三峡的起点,有“(鱼腹城)”和“(诗城)”的称呼。
李白的诗(《朝发白帝城》)就是写这里的。
白帝庙里有三国人物(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的塑像。
10、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家乡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我们就是在浓浓的乡音、乡情、乡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
11、中国的传统民居代表: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贵州苗家吊脚楼、云南的傣家竹楼、福建的客家土楼和江南水乡民居都是有名的老街老屋。
12、“名胜”不一定全是“古迹”,而“古迹”大都是“名胜”。
(判断)13、地方特色小吃:北京---烤鸭-----、四川-酸辣粉-、南京-盐水鸭-、云南-过桥米线-、沿海地区-海鲜-、东北-小鸡炖蘑菇--。
重庆的麻辣火锅。
本地的特色菜有(酸汤鱼)(辣子鸡)(烤鱼)等。
二、问答题。
1、你该做个什么样的家乡人?答: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为家乡的建设做贡献,做家乡人的骄傲。
2、我们应当怎样保护周围的名胜古迹?答:我们不能去破坏它,游览时要遵守规定,若发现有人破坏应立即制止或向管理人员汇报。
还可以向政府建议:(1)护旧如旧(对现在保存完好的要依旧如此保护下去,而且不要去破坏现有风貌);(2)修旧如旧(对于现在有破损的要修缮的,在修缮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原有样式进行修缮,不要去改变原来的样式,要保持原有旧貌);(3)复旧如旧(对于已经不存在的,而要开发出来的,一定要在重建时保持原有样式,不要改变)。
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一、填空题。
1、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他们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
2、我们需要的所有物品,不论是农产品,还是工业品都是生产出来的。
3、来自农村,通过种植、饲养、捕捞得来的是农产品;来自工厂,通过对原材料加工而成的是工业品。
4、由于受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同的地区,人们生产的农产品种类也不同,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东北地区是春小麦,华北地区是冬小麦,南方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5、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发展,我国农民的劳动条件,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农业生产也向现代化迈进。
机械装备、机械化水平和农业技术装备都是现代化农业的标志。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6、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依靠人力和畜力,使用手工工具,施用农家肥料,进行精耕细作;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依靠机械和现代化科技成果,通过改良品种,施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科学种田和科学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7、生活中的农业生产多种多样,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以及副业。
农业为工业生产、商业、交通运输及建筑等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
皮革厂的原料来源于农业;家具厂的原料来自木材厂;农业机械是工业生产出来的;化肥农药也属于工业产品。
8、商品的变化不断满足着人们的需要,产品的创新是个永恒话题。
劳动工具的改进,使人们的劳动效率提高,劳动强度降低。
《锯的故事》说明生产工具的改进来自生活,而创造来自人们对生活的观察和热爱。
9、行业分工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的需求不断变化的。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他们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
由于行业的不断变化,以及各种行业需求量的不断变化,人们从事的工作也会不断变化。
10、我们的社会就像一台大机器,每个行业就像机器上的各个部件,各有各的用处,各个部件组合在一起,相互协作,机器才能正常运转。
二、问答题。
1、现代机械化与过去手工劳动有什么不同?答:现代机械化与过去手工劳动相比,省人、省力而且省时间,操作简单方便,工作效率特别高。
2、你觉得未来农业会是什么样子?答:我觉得未来农业将会是一切实行机械化。
一个人可以轻松地管理上百亩庄家,而且全部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
效率高、产量高。
3、从电视机的发展,你发现了什么?答: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不仅是电视,包括各种用品和工业用品都有很大的发展。
4、你觉得人们为什么要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答:由于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生产工具必须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生产工具也在不断更进。
5、过去劳动工具与现在有什么不同?劳动工具的改进,使人们劳动效率和强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试举例分析。
答:过去劳动工具是手工工具,现在劳动工具是机械化、大型化。
劳动工具的改进,使人们劳动效率提高了,劳动强度降低了。
6、列举不同种类的行业。
答:农业:养鸡、养鸭、养鱼、种果树、种植各种药材等;工业:汽车、摩托车制造,电视机的制造等;其他行业:理发、饭馆、洗浴、通讯等。
7、家乡的风景名胜有中巴大峡谷、燕翔洞、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森林公园等;8、我国现存的最大古代园林是承德避暑山庄;天下第一关是山海关;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赵州桥。
我国有两个“天池”分别在新疆和吉林省。
9、四川名人你知道唐代诗人(李白)、宋代文学家(苏轼)、现代国画家(张大千)、现代作家(巴金)、现代史学家(郭沫若)、革命烈士(赵一曼)。
(重庆市)的白帝城位于三峡的起点,有“(鱼腹城)”和“(诗城)”的称呼。
李白的诗(《朝发白帝城》)就是写这里的。
白帝庙里有三国人物(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的塑像。
10、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家乡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我们就是在浓浓的乡音、乡情、乡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
11、中国的传统民居代表: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贵州苗家吊脚楼、云南的傣家竹楼、福建的客家土楼和江南水乡民居都是有名的老街老屋。
12、“名胜”不一定全是“古迹”,而“古迹”大都是“名胜”。
(判断)13、地方特色小吃:北京---烤鸭-----、四川-酸辣粉-、南京-盐水鸭-、云南-过桥米线-、沿海地区-海鲜-、东北-小鸡炖蘑菇--。
重庆的麻辣火锅。
本地的特色菜有(酸汤鱼)(辣子鸡)(烤鱼)等。
二、问答题。
1、你该做个什么样的家乡人?答: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为家乡的建设做贡献,做家乡人的骄傲。
2、我们应当怎样保护周围的名胜古迹?答:我们不能去破坏它,游览时要遵守规定,若发现有人破坏应立即制止或向管理人员汇报。
还可以向政府建议:(1)护旧如旧(对现在保存完好的要依旧如此保护下去,而且不要去破坏现有风貌);(2)修旧如旧(对于现在有破损的要修缮的,在修缮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原有样式进行修缮,不要去改变原来的样式,要保持原有旧貌);(3)复旧如旧(对于已经不存在的,而要开发出来的,一定要在重建时保持原有样式,不要改变)。
第三单元交通与生活一、填空题。
1、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离不开。
交通不仅方便了我们,而且它的发展也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甚至改变着世界。
2、交通运输一般是指用车、船、飞机等把人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
3、2003年春运期间,全国客运量约17.4亿人次;2007年春运期间,全国客运量约22.545亿人次.人们最常用的交通方式还是公路运输。
3、正是由于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各有各的特点,人们在出行时才有了多样化的选择。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也在变化着。
与过去相比,现在的交通既快捷又方便。
交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新生活。
4、现代交通运输十分发达。
除了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还有一种特殊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
5、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主要选择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
但是,在一些地区,一些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东北的狗拉雪橇,江南水乡的摇橹。
6、交通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快捷与方便;它使我们生活的范围扩大了,促进了人们的交流,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交通不仅为我们生活带来所需的物品,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7、人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
”道路的畅通为经济的发展插上了翅膀。
8、我们可以从运费、(运送速度)、(运量)、运送物品的特点、运送的(距离)以及实际需要来选择运输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常用的运输方式还是公路运输。
但是铁路运输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旅途安全、愉快,人们在乘坐车船时,要提前选择好(出行方式),购买(车船票)。
记住(时间)和(班次),到(车站或港口)候车,不携带(化学制剂)、(爆炸物)等危险品,注意乘务员(提示),到站后带好自己的(行李),依次下车。
9、车的发展演变过程:六千多年前有了滚木托运;5000多年前先后有了独轮车和马车;500多年前有了四轮马车;一百多年前先后有了蒸汽机和汽车。
10、1903年莱特兄弟使第一架动力飞机飞上了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