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供热外网毕业设计论文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集中供热被越来越多地采用,采用集中供暖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供热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利于管理.同时采用集中供热可提高供热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在以往的设计中,由于外网与内网的配合往往出现缝隙,使得各个建筑物的资用压头与实际需要的出现偏差,使系统水力失调, 浪费了大量的热量,而供热效果却不甚理想.本次设计要求解决这一问题,使得系统的平衡性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减少系统的失调损失,节省燃料和电、水的消耗,并提高供热质量。
间接连接供热因其热源补水率低,热网的压力工况和流量工况不受用户的影响,便于热网运行管理。
在近年来已经成为流行的供热方式。
本次设计为贴近实际也采用了间接连接供热,在各个小区设置了热力站。
地沟敷设已被使用很久,使传统的供热管道敷设方式,本次设计的一级网使用了这种成熟的辐设方式。
近年来兴起的直埋敷设因其造价低,施工快,维护简单等特点以及越来越可靠的性能,在实际工程中也有了很多应用,本次设计的的二级网采用了这种新型的敷设方式。
关键词:间接连接供热;直埋敷设;水力平衡说明书勘误:水泵的选取有误要求必须按照正确的方法选取,而且需要知道步骤尤其是水泵的特性曲线,水泵图谱一定要明白。
不要使用软件选水泵热源循环水泵应尽量选取一用一备,不应有富裕值,两台并联使用时型号应不相同,用以调节使用。
补给水泵应选取一用一备。
Q应为1.1倍的计算值。
H应为1.2倍的理论计算值。
热力站循环水泵应选取一用一备,多台并联时,型号不应相同补给水泵一用一备。
Q应为1.1倍的计算值。
H应为1.2倍的理论计算值。
摘要的英文翻译应当重新翻译,作者水平有限,错误甚多。
- I -毕业设计(论文)- II -AbstractWith the the exaltation of people’s life. The district heating system has been adopted more and more, the adoption of can reduce the waste of energy, raise the efficiency of heating, decrease the pollution of environment, benefit in management.Adopt district heating system can raise the heating quality,raise people's living quality at the same time.But in the former design, because of the match of the outside net with the inside usually appears blind side, making the press of the system providing deviation of each building need,which makes the maladjustment of the press.effective demand, make the system maladjustment, waste a great deal of energy, but provide bad heating quality.This design request resolves this problem, making the balance of the system have a bigger exaltation, reducing the of the system maladjustment, reduce the consume of electric,water.The indirect conjunction heating because of its low needing of water, the pressure condition and discharge work condition of the system is independence to the user.It is easy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heating system. The indirect conjunction heating system have already become popular in recent years.This design use this system,too.Set thermodynamic station in each block.The ditch spread have already been used for a long time, this traditionally mode is used in the first class net. Direct buried spread rise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it’s low price,quick construction,more and more dependable function.Direct buried pipeline has been used in a lots of projects.The second class net of this design adopt this kind of new spread method.Keyword:the indirect conjunction heating system; Direct buried pipeline;press balance毕业设计(论文)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绪论 (1)1.1设计题目 (1)1.2原始资料 (1)1.2.1 设计地区气象资料 (1)1.2.2 设计参数资料 (1)1.2.3 基本设计要求 (1)第二章热负荷的计算及热负荷延续图的绘制 (2)2.1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的概算 (2)2.1.1 集中供热系统以及热负荷的类型 (2)2.2热负荷的计算 (2)2.2.1 采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 (2)2.2.2 生活用热的设计热负荷 (5)2.2.3 年负荷的计算 (6)2.3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绘制 (7)2.3.1 绘制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意义 (7)2.3.2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绘制 (7)第三章供热方案的确定 (11)3.1室外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 (11)3.1.1 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类型 (11)3.1.2 供热管道的定线原则 (11)3.1.3 热水供应方案的确定 (12)第四章管网水力计算与水压图 (14)4.1一级网的水力计算 (14)4.1.1 计算方法 (14)- III -毕业设计(论文)4.1.2 水力计算的步骤 (14)4.1.3 部分管路计算实例 (15)4.2二级网水力计算 (19)4.2.1 计算步骤 (19)4.3绘制网路水压图 (21)4.3.1 绘制网路水压图的必要性 (21)4.3.2 网路水压图的原理及其作用 (22)4.3.3 绘制水压图的原则和要求 (22)4.3.4 绘制热水网路水压图水压图的步骤和方法 (22)第五章热水供暖系统的运行调节调节曲线 (24)5.1运行调节概述 (24)5.1.1 运行调节的意义 (24)5.1.2调节方式的确定 (24)5.1.3 二级网的调节曲线的确定 (24)5.1.4 确定一级网路质量—流量调节曲线 (27)第六章设备选择 (29)6.1一级网设备选择 (29)6.1.1循环水泵的选择 (29)6.1.2补水泵的选择 (31)6.1.3 波纹管补偿器 (34)6.2 二级网设备选择 (34)6.2.1 循环水泵的选择 (35)6.2.2 补给水泵的选择 (37)6.2.3换热器的选取 (40)6.2.4 分水器、集水器 (43)6.2.5 补水箱的选择 (44)6.2.6 除污器的选择 (44)第七章管道的敷设与保温 (46)7.1管道的保温 (46)7.1.1 保温的目的 (46)7.1.2 保温材料的选择 (46)IV毕业设计(论文)7.1.3 保温层厚度 (46)7.1.4 直埋管道的保温层计算 (48)7.2管道敷设方式 (49)7.2.1 敷设方式确定 (49)第八章供热管道附件及应力计算 (51)8.1供热管道及附件 (51)8.1.1管道和阀门 (51)8.1.2 补偿器 (51)8.1.3 管道支座 (54)8.2管壁厚度及活动支座间距的确定 (54)8.2.1 管壁厚度的选定与校核 (54)8.2.2 管道活动支座间距的确定 (57)8.3固定支座最大间距确定 (58)8.4直埋管道的应力计算 (59)8.4.1 直埋敷设预制保温管道的应力验算方法 (59)8.4.2 直埋预制保温管的应力验算的规定 (59)8.5直埋管道管壁厚度的计算 (60)8.5.1 管道的理论计算壁厚计算 (60)8.5.2 基本许用应力修正系数(φ)的取用 (60)8.6直埋管段的补偿与失稳计算 (61)8.6.1 管道屈服温差的计算 (61)8.6.2 失稳计算 (61)附录 1 设备一览表 (64)附录2 热力站设备样本 (65)V毕业设计(论文)1第一章 绪论1.1 设计题目XX 市XX 区供热外网设计1.2 原始资料1.2.1 设计地区气象资料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24w t C =-︒; 采暖季天数:186N =天; 采暖室外平均温度:9.1wpjt C =-︒;最大冻土层深度:189CM 。
1.2.2 设计参数资料一级网供回水温度:12/120/80C ττ=︒; 二级网供回水温度:/95/70h g t t C =︒; 室内计算温度:18n t C =︒。
1.2.3 基本设计要求本设计采用间接连接,一级网采用地沟敷设,二级网采用直埋敷设,在小区内设置若干热力站。
毕业设计(论文)2第二章 热负荷的计算及热负荷延续图的绘制2.1 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的概算2.1.1 集中供热系统以及热负荷的类型2.1.1.1 集中供热系统集中供热系统系统指的是以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集中向一个具有多种热用户的较大区域供热的系统.2.1.1.2 热负荷的类型 (1)按性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季节性热负荷,它与室外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和太阳辐射热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室外温度在全年中有很大的变化.另一类是常年性热负荷主要取决于生活用热和生产状况,其日变化较大,而在全年的变化较小.(2)按热用户的性质分 a 、供暖设计热负荷; b 、通风设计热负荷; c 、生产工艺热负荷d 、生活用热的设计热负荷 2.1.1.3 热负荷的计算方法供暖设计热负荷采用面积热指标法和体积热指标法. 通风热负荷采用体积热指标法. 热水供应系统计算方法见2.2.生产工艺负荷主要取决于工艺工程性质,用热设备和工作制度[1].2.2 热负荷的计算2.2.1 采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采暖热负荷使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最重要的负荷,它的设计热负荷占全部毕业设计(论文)3设计热负荷的80%-90%以上(不包生产工艺用热),供暖设计热负荷的概算可采用面积热指标进行计算,即'n f Q q F =⨯ (2-1) 式中 'n Q —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W ; f q —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2/W m ;F —建筑物的建筑面积,2m .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f q 的推荐取值如表2-1所示注:1、本表摘自《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34-90,1990年版;2、热指标中已包括约5%的管网热损失在内.本设计中所有的建筑物的面积与热负荷汇总如表2-3所示毕业设计(论文)华威17#华威21#华威18#华威22#北龙8#北龙7#4毕业设计(论文)5根据表2-2可知总供热面积为931999m ,总的采暖热负荷为47015150W2.2.2 生活用热的设计热负荷生活供暖热负荷主要是热水供应热负荷,其热负荷取决于热水用量,与住宅内卫生设备的完善程度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关.热水供应系统的工作特点是热水用量具有昼夜的周期性,每天的热水用量变化不大,但小时热水用量变化较大,计算时先算出每人每天热水供应平均小时热负荷,然后再根据用热水的单位数(住宅为人数,公共建筑为每日人次数)计算出每天的热水用量和热负荷.供暖期的每人热水供应平均小时热负荷咳按下式计算:()'r l rp c v t t Q Tρ-=(2-2) 式中 'rp Q —供暖器的热水供应平均小时热负荷,KW ;v —每个用热水单位平均的热水用量(住宅每户设有淋浴设备时每人每日65℃的用水量标准为75~100L,本设计取90L ),L ; r t —生活热水温度,一般为60~65℃,本设计采用65℃; l t —冷水计算温度,取最低月平均水温,本设计取5℃; T —每天供水小时数,一般取24; c —水的比热,c =4.1868KJ/kg ℃; ρ—水的密度,按ρ=1000Kg/m 3.根据上式,平均每人每日热负荷为0.3KW/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