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精)

如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精)

如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湖北云梦一中 乾华高 432500
在新课标高中物理教学和高考中,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在高考中一直是一个高考热点,下面笔者根据长期一线教学的经验从各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测量的电路与误差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常见方法是伏安法,其次还有伏阻法和安阻法等一些方法。

1.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左图叫安培表相对待测电源的外接法,由于伏特表的分流作用,将出现系统误差。

右图叫安培表相对待测电源的内接法,由于安培表的分压作用,将出现系统误差。

考虑实际电表不理想的影响,我们可作出如上的图象,虚线是理论上的情况,实线是实验中实际得到的图象,通过对图象的分析可得到:
安培表的外接法:E 测 < E 真 ,r 测 < r 真 安培表的内接法:E 测 = E 真 ,r 测 > r 真
一般在实验中由于安培表的外接法测得的电源内阻误差较小,故本实验一般都采用安培表的外接法。

2.伏阻法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中要用到一块电压表和一只电阻箱(或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两只),电路如图,因为: E=U 1+11R U r ; E=U 2+21
2R U r 可联立方程求解E 和r 或取多组R 的值转化成图象法处理,
实验误差:E 测<E 真 ,r 测<r 真,也可按等效电源的思想分析误差。

3.安阻法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中要用到一块电流表和一只电阻箱(或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两只),电路如图,因为: E=I 1R 1+I 1r ;
E=I 2R 2+I 2r
可联立方程求解E 和r 或取多组R 的值转化成图象法处理:
实验误差:E 测=E 真 ,r 测>r 真,也可按等效电源的思想分析误差。

二、图象法在本实验中的应用
例1:如下图中的右图是用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到的一条
外特性曲线,则: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____,电源的内
阻r=____________,电源被导线短接时的短路电流
I s =_____________.
解析:纵截距表示电源电动势,E=1.5V, 横截距是否表示短
路电流
一定要看坐标原点表示的路端电压是否从0开始,



本题中r=|U I ∆∆|=56Ω=0.83Ω,短路电流I s = 1.8S E I A r
== 答案:E=1.5V ,r=0.83Ω, 1.8S I A =
例2: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测电源电动势E 及电阻R 1和R 2的阻值。

实验器材有:
待测电源E(不计内阻),待测电阻R 1,待测电阻R 2,电流表A(量程为0.6A ,内阻不计),电阻箱R(0-99.99Ω),单刀单掷开关S 1,单刀双掷开关S 2,导线若干。

①先测电阻R 1的阻值。

请将小明同学的操作补
充完整:闭合S 1,将S 2切换到a ,调节电阻
箱,读出其示数r 1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
I , ,读出
此时电阻箱的示数r 2。

则电阻R 1的表达式
为R 1= 。

②小明同学已经测得电阻R 1=2.0Ω,继续测电源电动势E 和电阻R 2的阻值。

该同学的做法是:闭合S 1,将S 2切换到b ,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 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 ,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了如图所示的1/I -R 图线,则电源电动势E = V ,电阻R 2= Ω。

解析:第①问中测R 1是替代法的思想,即:将S 2切换到b ,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
数仍为I ,电路中两次的总电阻不变,电阻R 1的测量值为r 1- r 2。

第②问中是用安阻法电源电动势,结合图象我们可得到:12()E I R R R =++,变形得, 1211R R R I E E
+=+,用图象分析得E =1.5V , R 2=1Ω. 答案:①将S 2切换到b ,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 、r 1- r 2 ②1.5、 1.0 例3:现有一种特殊的电池,它的电动势E 约为9V ,内阻r 约为Ω,已知该电池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为50mA ,为了测定这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图中电
压表的内阻很大,对电路的影响可不考虑,R 为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R 0是定值电阻,可防止操作不当损坏电池,起保护电路的作用。

(1)实验室备有的定值电阻R 0有以下几种规格:
A .10Ω 2.5 W
B .100Ω 1.0 W
C .200Ω 1.0 W
D .2000Ω 5.0 W
本实验应选哪一种规格?答 。

(2)该同学接入符合要求的R 0后,闭合开关K ,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读取电压表的示数,计录多组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

则根据该
同学所作出的图线可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 为
V ,内阻r 为 _________Ω。

解析:(1)R 0是定值电阻起保护电路的作用,即当
R 取零时
电路也是安全的,结合电路计算得R 0应选C 规格
的.
(2)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率有0
U E U r R R =++,变形有: 0
111r U E E R R =+∙+,结合图象有E =10V , r = 45.8Ω,范围为(46~50Ω). 答案:(1) C ,(2) 10V 46~50Ω
三、相关实验探究与考题预测
例4: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手电筒里的两节干电池
用久以后,灯泡发红光(“3V ,2W ”且电阻恒定),这
就是我们常说的电池没电了。

由于电池的外壁比较新
亮,有些人为了“节约”,在手电筒里装一节新电池和
一节旧电池搭配使用,以为可以节约,某同学为了探究此人的做法是否合理,用伏安法对新、旧电池进行了实验并将测量结果绘成图乙所示的图象,请你分析新旧电池搭配使用的做法是否合理?
解答:根据截距和斜率求得电动势与内阻为:
E 1=1.5V r 1=0.3Ω ; E 2=1.2V r 2=4Ω
设灯泡的电阻为R ,根据串联的规律有:
29 4.52
U R P ===Ω 1212
E E I R r r +=++ 旧电池提供的功率20.3682P IE W ==供
旧电池消耗的功率220.3765P I r
W ==耗 通过上面的计算知,旧电池提供的电能比它消耗的电能还要小,它不仅不能当电源用,而且还变成了一个用电器,旧电池在消耗新电池的电能, 所以不合理。

答案:旧电池提供的电能比它消耗的电能还要小,不合理。

总之,无论是在新课标高中物理教学中,还是在高考中,本实验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能弄懂吃透本实验,必将为你的学习乃至高考添上隆重而又精彩的一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