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与分析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与分析姓名:陈俊虎学号:1040601158 专业:音乐学10级4班【摘要】:网络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表明:娱乐是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主体;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在经济和时间上不独立,并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延续,网络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不大;大学生上网有严格的时间控制,成瘾率低,上网对大学生的危害较低。

【关键字】:大学生网络行为网络影响及对策作为重要网民之一的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是否健康,直接关系着网络文明乃至整个社会未来文明的进程。

为了解网络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状况,对本系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一)大学生上网的基本信息调查表明,大学生上网率为85%。

网龄不足1年、1至3年、3至5年和5年以上者分别为39%、51%、6%、4%,每周上网时数小于5、5至10、10至15和大于15小时者分别为78%、14%、5%、3%,上网地点在家中、校内、网吧和其他地方者分别为15%、24%、58%、3%。

调查发现,网龄、平均上网时间对大学生网上的守法、守规程度没有显著的影响,但网龄及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越长的大学生,网上诚信行为及自律行为出现的频率越低。

(二)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在问及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最大影响时,14%的学生认为网络对学习和生活有很大帮助,37%的学生认为很有帮助,35%的学生认为有一点帮助,只有9%的学生认为上网对学习和生活不利,5%的学生认为上网严重影响了学业。

(三)网络文明状况调查显示,33%的大学生认为“网上与人聊天时说假话是不道德的”,对于“你是否在网上说过谎话”,仅有11%的学生选择“没说过”,而19%的学生选择“经常说”,49%的学生认为“说谎很正常”,21%的学生选择“特殊情况下说”。

调查发现,24%的人偶尔浏览过黄色网站,6%的人经常浏览黄色网站,35%的人在聊天室骂过人。

(四)网络知识状况关于“你觉得获得知识的最重要渠道是什么”问题中,35%的大学生把“阅读各类书籍”摆在了第一位,选择网络的则不足15%。

调查还发现,50%的学生不会将网上下载的文章转存为WORD文档,68%的人不会用WINZIP。

不难看出,虽然大学生的文化水平较高,但是对于网络,他们追求的多是信息的摄取、新奇,而对于网络的一些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还很欠缺。

二、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一)网络对大学生的有利影响网络的开放性使大学生们更能准确地理解“地球村”的概念,更能清楚地了解国际竞争的激烈,这无疑会提高他们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

网络交流的平等性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发展和自我人格的完善。

网络的交互性有利于及时全面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促进师生的双向交流。

(二)网络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第一,思想产生混乱,价值取向和道德水准出现偏差网络环境是一个无边际的世界,各种不同思想、价值观念在此会聚交织。

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在网络信息的冲击下趋于个性化、多样化,以至于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呈现出双重或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局面,动摇了过去一直起支配作用的社会道德规范,造成道德评价失范,道德判断力下降。

第二,道德法律观念淡化由于网络环境还未形成系统的法律规范,使部分大学生在不受任何监督的情况下,弃伦理道德于不顾,自由发布信息,包括一些暴力、色情等垃圾信息。

更有甚者,将网络上下载的淫秽图片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传播。

第三,现实情感萎缩,人际关系出现障碍大学生通过长时间使用互联网和电子邮件,接受网络上的虚拟情感、相互联系和沟通方式,而回避现实生活中直接面对的矛盾,导致忽略实际生活中的近距离沟通,忽视亲情、友情和同学间的友谊,导致自我封闭,造成人际关系的淡漠,甚至不去关心他人和集体。

第四,影响先进文化在大学校园的传播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面临着网络文化的威胁。

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严重威胁。

它的虚拟性特征既给人以创造,又产生虚假;其交互性特征既传播信息文明,又生产信息垃圾;其开放性特征既给人广阔自由,又带来伦理道德失律失范。

因此,网络文化严重威胁与挑战大学校园的主流文化,尤其在思想文化敏感性高的大学校园。

如果先进的主流的文化不去占领这块阵地,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就必然会去占领。

三、探讨与建议(一)进行以网络道德为新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是网络立法的基础,也是网络法律规范实施的思想保障。

在实践中,由于不恰当地利用网络,在大学生中存在着一系列网上不道德行为,包括网上“随地吐痰”、发布垃圾信息、充当网络黑客以及利用网络犯罪等。

我们在充分利用网络的同时,为“抵御其负面效应,大力进行网络道德建设,……就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御淑堂减肥组合好卸妆油排行榜睫毛膏如何缩小毛孔非常好双眼皮贴双眼皮胶哪个牌子好。

1. 思想教育工作者走进网络,成为“网络政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教书育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主动参与到网络中,主动学习网络知识和技术,熟练运用网络技术,在网络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

2. 思想教育工作者走进学生的心理,加强对大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特点,通过网上对话,QQ聊天等功能,开拓师生间平等对话的渠道,师生间可以无所不谈。

还可以在网络课堂上设置一些心理问题咨询中心、服务热线等栏目,为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学习困难等提供一个可以倾诉的平台,并为他们提供一些答疑、建议等服务,从而为其排忧解难。

3. 思想教育工作者走进学生生活,开展“网络文明”教育。

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种种不文明上网的行为,要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在大学生中开展“网络文明”教育,通过倡议书、辩论赛、征文比赛等形式,大力宣传文明上网,组织学生成立“网络文明协会”、“网络文明自律会”、“网络文明督察组”等学生团体,发挥好学生组织的监督、自律作用,从而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信息网络环境。

(二)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网络文化既是网络思想工作的教育手段,也是网络思想教育的战斗武器。

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尽量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上生活空间。

1. 要以积极的姿态提升校园网络的引导功能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校园网站。

校园网站不仅是高校的一个形象窗,也是知识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的集散地,更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出口。

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优势,建好用好校园网资源。

首先,建立主题网站,发挥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

网站是网络文化建设发展的主要载体,通过建立主题网站,不断将党的方针政策和文明健康的文化信息导入网络,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进而引导和带动网络文化的发展。

主题网站建设应本着主动性和互动性的原则,主动提供大量积极向上的、能足以阻挡、抵消大学生所接受的其他消极信息的正面信息流,通过在线对话交流和网上互动等方式,高度关注并适时引导学生的网络行为。

高校主题网站不但要栏目形式新颖、灵活,文字、图片、视频、音频有机融合,更重要的是内容要充实,既具有思想性,又有可读性,既富有知识含量,又具有文化品位。

其次,重视校园bbs站的舆论引导。

大学校园的bbs论坛是高校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主阵地,其宗旨是为大家提供纯净的、开放的交流平台,成为大学生上网的好去处。

为了管理好高校的bbs论坛,除了加强对bbs站的监管外,还需要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巩固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高校bbs论坛必须坚持这一基本原则。

2. 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质,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调查中发现:62%的大学生都希望学校能开设网络资源利用方面的专门课程,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根据大学生的呼声和网络发展的实际,大学生网上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应该纳入正规教育的总体规划,采取多种形式,如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教育课程中有机融入网络规范意识的教育,单独开设“网络道德”、“网络伦理学”、“网络文化学”等课程。

使网络道德、行为规范教育“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取得成效。

3. 开展网络文化活动,增强吸引力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

学校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参与校园网建设的机会,在认知与实践层面规范他们的网络行为、网络道德。

如指导和鼓励大学生参与网络建设、管理、研究,让学生去建设自己的网站,创建和管理班级主页、社团主页和个人主页。

利用网络组织师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操作比赛、网络作品比赛、网页制作比赛、校园网络文化论文比赛等,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使他们在活动中感受网络文化的博大和精彩,体会成功的喜悦,同时通过网络文化活动,营造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引领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加大高校校园周边网吧的管理和整治力度,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为了解网吧对高校学生的影响,课题组于2008年3月通过实地调查、个案调查、访问、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某高校周边所有网吧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周边网吧数量多、规模大、密度大、上座率高,服务多样、价格低廉,顾客以大学生为主,且多沉溺于游戏之中,网吧的学习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网吧作为网民生活、学习、娱乐的重要平台,有着巨大存在价值和社会需求意义。

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高校校园周边网吧的管理,建立严格的监管体系和监控管理机制,保障学生通过网络取得有益的信息、资料和发表见解,及时删除和封堵一切损害大学生利益的信息和网络游戏。

同时政府要为网吧的发展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加强对网吧行业的引导和支持,积极探索既能保证网吧业主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也能保证大学生不因上网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网络控制与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河南图书馆学刊》《大学生网络行为案例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