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县智慧水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部城市水资源中心中城智慧水务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05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8)1.1项目概况 (8)1.1.1项目名称 (8)1.1.2项目建设单位 (8)1.1.3建设时间 (8)1.1.4建设地点 (8)1.1.5建设内容 (8)1.1.6项目总投资估算 (8)1.2编制依据、原则和内容 (8)1.2.1编制依据 (8)1.2.2编制原则 (10)1.2.3编制内容 (10)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和可行性 (12)2.1项目建设背景 (12)2.1.1国家政策导向 (12)2.1.2信息化发展趋势 (14)2.1.3企业发展规划和目标 (15)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6)2.2.1“智慧城市”整体工程建设的需要 (16)2.2.2 进一步提升城市水务管理和服务水平 (17)2.2.3 提升城市整体与公司应急、联动及反应能力 (17)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8)2.3.1“智慧水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创新 (18)2.3.2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 (18)2.3.3 项目管理运营合理保障项目可行 (19)第三章需求分析 (20)3.1 现状分析 (20)3.1.1基础建设现状 (20)3.1.2应用系统建设现状 (27)3.2 存在的问题 (29)3.2.1供水保障能力不足 (29)3.2.2设施管理能力薄弱 (29)3.2.3监测体系不完善 (30)3.2.4服务及运维方式落后 (31)3.2.5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 (31)3.3 业务需求分析 (32)3.3.1业务范围需求分析 (32)3.3.2业务功能需求分析 (35)3.3.3 业务目标需求分析 (38)3.4 信息流程分析 (41)3.4.1 信息横向流程 (41)3.4.2 信息纵向流程 (42)3.5 集成边界 (43)3.5.1 数据平台的集成 (43)3.5.2 与既有系统的集成 (43)第四章项目建设内容 (45)4.1 总体建设目标 (45)4.1.1 总体目标 (45)4.1.2 具体目标 (47)4.2 总体建设内容 (48)4.2.1 基础信息采集 (49)4.2.2 应用支撑系统 (52)4.3 传输网络建设 (62)4.4 系统集成实施 (63)4.4.1 应用集成 (63)4.4.2 数据集成 (64)4.4.3 环境集成 (64)4.4.4 安全集成 (65)4.5 平台运行环境 (66)4.5.1 建设任务 (66)4.5.2 云平台实施 (67)4.5.3 系统集成框架 (68)4.5.4 总集成技术方案 (72)4.6 项目实施建设预期成果 (80)4.6.1 城市水务管理预期成果 (80)4.6.2 企业管理预期成果 (81)第五章项目总体设计 (83)5.1智慧水务的总体蓝图 (83)5.1.1 智慧水务战略方向 (83)5.1.2 智慧水务规划蓝图 (83)5.2 总体架构设计 (84)5.2.2 系统逻辑架构设计 (84)5.2.3 管控模式设计 (86)5.2.4 建设模式设计 (89)5.3 总体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 (90)5.3.1 技术路线 (90)5.3.2 关键技术 (91)5.4 总体服务对象 (93)第六章项目设计方案 (95)6.1监测体系系统设计 (95)6.1.1设计原则 (95)6.1.2架构介绍 (95)6.1.3功能介绍 (96)6.1.4在线监测 (97)6.2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 (97)6.2.1 计算机网络 (98)6.2.2 网络带宽及计算资源规划设计 (98)6.2.3 数据库 (102)6.3应用系统介绍 (107)6.3.1 营业收费管理系统 (107)6.3.2 客户服务系统 (109)6.3.3 工程报装系统 (110)6.3.4 表务管理系统 (113)6.3.6 协同办公平台 (116)6.3.7 能源管理系统 (118)6.3.8 DMA漏损管理系统 (122)6.3.9 水力模型系统 (129)6.3.10 排污综合调度系统 (135)6.3.11 运营管控系统 (144)6.3.12 会商管理系统 (163)6.3.13 SCADA系统 (165)6.3.14 水质管理系统 (167)6.4信息化标准体系设计 (169)6.4.1 标准化体系的构成 (169)6.4.2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 (170)6.4.3 信息化标准体系构成 (171)6.5 应用支撑平台设计 (178)6.5.1建设任务 (178)6.5.2商用支撑软件 (179)6.5.3 开发类通用支撑软件 (180)第七章项目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项目运营管理 (190)7.1项目建设管理 (190)7.1.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190)7.1.2项目管理措施 (194)7.1.3质量进度控制 (195)7.2项目运营管理 (196)7.2.2运行管理方式 (198)7.2.3运行维护经费 (199)7.2.4保障措施 (199)7.3 人才培训 (200)7.3.1人员配置计划 (200)7.3.2人员培训方案 (201)7.4 项目实施管理 (202)7.5 项目安全管理 (203)7.6 项目维护管理 (203)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04)8.1 投资需求 (204)8.1.1项目概况 (204)8.1.2投资估算编制依据及取费标准 (204)8.1.3设备选择依据和投资测算依据 (205)8.1.4项目总投资估算 (206)8.1.5资金使用计划 (220)8.2 投资概况 (221)第九章项目风险分析及防范机制 (222)9.1法律及政策风险 (222)9.2延期及误工风险 (222)9.3项目质量风险 (222)9.4风险防范机制 (223)9.4.1质量风险防范 (223)9.4.2管理风险防范 (223)9.4.3安全风险防范 (223)第十章项目招投标 (224)10.1招标范围 (224)10.2招标组织形式 (224)10.3招标方式 (225)10.4项目基本情况 (225)第十一章项目节能 (227)11.1节能必要性 (227)11.2节能依据 (227)11.3节能原则 (227)11.4节能措施 (228)11.5节能效益分析 (228)第十二章效益目标分析 (229)12.1 社会效益 (229)12.2 经济效益 (231)12.3 环境效益 (233)12.4项目运行费用分析 (233)12.5效益风险分析 (234)第十三章风险评估 (236)13.1法律及政策风险 (236)13.2延期及误工风险 (236)13.3项目质量风险 (236)13.4风险防范机制 (237)13.4.1质量风险防范 (237)13.4.2管理风险防范 (237)13.4.3安全风险防范 (237)第十四章结论 (238)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桐梓县智慧水务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项目承办单位:桐梓县水务投资有限公司1.1.3建设时间项目建设周期为2016年-2018年1.1.4建设地点桐梓县城区、21个乡镇1.1.5建设内容覆盖从水源地到排污口的全过程监控,包括城市源水、供水、排污、节水实施建设、管理平台系统及基础设施建设六大块内容1.1.6项目总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0,104.29万元1.2编制依据、原则和内容1.2.1编制依据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 年第74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8 年第11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 号发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1990 年第53 号)规章规范《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城科会2013 年《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过程管理细则(试行)》建科研函[2013]《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0-2009)《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术语》GB/T11457-2006《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GB/T18870-2002)《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8567-2006行业标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建设技术导则》(SLZ349-2006)《水质数据库表结构与标示符标准》(SL325-2005)《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其他资料《桐梓县城总体规划》(2005~2020)《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意见》(水资源〔2002〕558号)《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编制导则(试行)》(水资源[2004]142号文)《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技术大纲》(办资源函〔2010〕282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第二十条《城市用水定额管理办法》(建设部建城〔1991〕278号),第二条《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建设部令1998年第1号)第十条《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13年1.2.2编制原则1、根据桐梓县城市及桐梓县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总体规划,结合用水现状和供排水规划,本着对水资源统一规划和合理开发的原则,确定智慧水务建设范围和建设规模;2、注重可行性,着眼合理性,与桐梓县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各阶段建设目标相适应;3、合理利用现有供水设施,完善供排污系统,尽可能减少项目投资,降低供水成本;4、保证规划区内的供排水设施完善,满足企业管理和用户用水要求,从而加快项目建设,提升智慧管理要求和智慧服务水平;5、贯彻节能的原则,以先进、适用、合理、经济为原则,降低运营成本,改善运营环境,提升管理水平,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6、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应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业务应用相接合,提高企业决策能力、管理能力,提升服务水平;1.2.3编制内容按照有关规定和桐梓县水务投资有限公司现有资料,确定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关于桐梓县城区及21个乡镇的编制内容主要如下:1、分析桐梓县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水务信息化建设现状,合理确定智慧水务项目建设规模;2、对项目进行需求分析,合理确定建设内容及建设目标;3、进行智慧水务项目建设方案的技术设计;4、提出项目投资估算及项目资金投入计划;5、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和可行性2.1项目建设背景自2012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根据《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已有193个城市(区、镇)成为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截止2014年12月,智慧城市审报由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延伸至专项试点申报,包括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和专项试点申报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