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细小环节:以手为例,国际上男士是不留手指甲的,女士有留指甲的特权,但应长短均称,不应象慈禧太后似的一指独长。
待人接物上,我们常常借助用手表现着各种姿态与语言,所以手势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手心向上和向下就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
手心向上往往给人以诚恳谦和感,手心向下的手势一般是长者的姿态。
发型上,男士应发不过领,除非您特别设计了发型,而女士又有她们的特权了,只要求不妨碍正常的交流就行了。
此外,我们可不要忽视了香水的妙用,怡人的气味会增加一个人的魅力感,商务往来时也会令气氛轻松愉悦,那么适量的香水点缀是必要的,特别要提的是男士们可以古龙香水做为首选。
其实很多礼仪已经是众所周知了,但往往在实际工作上、生活上忽略了,比如说“女士优先”吧,谁人不知,哪人不晓,但又有多少人真正会做到呢。
我们这里要提一个人,至少他在公众面前做到了,那就是英国前首相邱吉尔,二次大战期间,邱吉尔首相访美,在入住的酒店门口出于“女士优先”考虑为一位女服务员让步,于是在场的镁光四处闪烁抓拍了这个镜头,第二天,美国的报纸尽皆赞誉他为真正的“英国绅士”。
但话又说回来,彬彬有礼是相互的,女士们可千万别认为男士就应该“女士优先”,就应该什么都让着女人,而是要对男士的照顾表示感谢。
小故事:艾丽是个热情而敏感的女士,在中国某著名的房地产公司任副总裁。
有一天,她接待了来访的建筑材料公司主管营销的韦经理。
韦经理被秘书领进了艾丽的办公室,秘书对艾丽说:“艾总,这是某某公司的韦经理。
”艾丽离开办公桌,面带微笑,走向韦经理。
韦经理先伸出手来,让艾丽握了握。
艾丽客气地对他说:“很高兴你来为我们公司介绍这些产品。
这样吧,让我先看一看这些材料,再和你联系。
”韦经理在几分钟内就被艾丽请出了办公室。
几天内,韦经理多次打电话,但秘书的回答是:“艾总不在。
”到底是什么让艾丽这么反感一个只说了两句话的人呢?艾丽在一次形象课上提到这件事:“首次见面,他留给我的印象是不懂基本的商务礼仪,还没有绅士的风度。
他是一个男人,位置又低于我,怎么能像王子一样伸出高贵的手来让我握呢?他伸给我的手不但看起来毫无生机,握起来更像一条死鱼,冰冷、松软、毫无热情。
当我握他的手时,他的手掌也没有任何反应,握手的这几秒钟,他就留给我一个极坏的印象。
他的心可能和他的手一样的冰冷。
他的手没有让我感到对我的尊重,他对我们的会面也并不重视。
作为一个公司的销售经理,居然不懂得基本的握手方式,他显然不是那种经过高级职业训练的人。
而公司能雇用这样素质的人做销售经理,可见公司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层次也不会太高。
这样素质低下的人组成的管理阶层,怎么会严格遵守商业道德,提供优质,价格合理的建筑材料呢?我们这样大的房地产公司,怎么能与这样的小公司合作呢?怎么会让他们为我们提供建材呢?”我是做销售工作的,商务礼仪可以说是天天都要讲的,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习惯。
对与之交往的人的要求也会高一些。
记得我曾经就职的一家公司,初次面试时地区经理面试完后给我介绍本地区的一个优秀的业务代表,他一见到我首先是上下打量一番,我当时的感觉极差,觉得这个业务代表非常不懂礼貌,也因此他留给我一个很不好的印象。
后来我就职于这家公司后,在实际的交往中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人,也就跟他成了不错的同事关系。
我想如果当时我们那次见面是要谈生意,我可能不会跟他合作,他可能丢掉一个单子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从这件事上我认为商务礼仪真的不容忽视,从内心深处每个人都不原意跟一个没礼貌的人交往或合作。
一位企业家去某地咨询投资事宜,等他赶到该地某局的时候,还有半个多小时就要下班了。
但服务大厅里,五个窗口就剩下一个窗口有人――一个年轻的女工作人员正眉飞色舞地煲着电话粥。
他来在这个窗口前面,对那位小姐连说了三次“您好”,没什么反应。
差不多十分钟过去了,终于在一句“讨厌”声中挂了电话,看见自己的窗口前面站了人,头也不抬地说:“明天再来!”“可明天是周六……”“那周一再来,还用我教你。
”她终于抬起了头,给了个白眼。
“我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而且现在还不到下班时间……”“那我容易吗?我还要接孩子、做饭……懒得跟你说。
”“啪”地一声,最后一个窗口也关上了。
用这位企业家的话说:连窗口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这样,那在该地的投资收益保障实在让人担心。
某药厂厂长带领外商参观企业生产时,一次习惯性的吐痰让外商看在眼里。
之后的谈判也随之取消,那厂长问其原因,外商讲:我们做药的,产品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你们这么不注重卫生,让我很难相信你们的药上市后能治病救人!送礼的规则和火候日本给日本人送礼,不要一次送4样或9样东西,因为“4”字在日文中与“死”谐音,而“9”则与“苦”字谐音。
日本人喜欢名牌货,但对装饰着狐狸和獾的东西很反感。
他们认为,狐狸是贪婪的象征,獾则代表狡诈。
非洲国家非洲国家对礼品的价值不大讲究,但重视礼品的实用性,不宜送高档礼品。
独联体国家:送礼品只要送名牌,特别是西方名牌货,不论美国美国人对礼品主要讲究实用性和奇特性。
如果能送一些具有独特风格或民族特色的小礼品,美国人会很欢迎。
例如,我国产的仿兵马俑,在美国人心中就是一种难得的礼品。
此外,包装礼品时不要用黑色的纸,因为黑色在美国人眼里是不吉利的颜色。
同时,要注意赠送礼物应在生意交谈结束的时候。
英国给英国人送礼时,如果礼品价格很高,就会被误认为是一种贿赂。
送一些高级巧克力、一两瓶名酒或鲜花,都能得到受礼者的喜欢。
但要注意,最好不要送印有公司标记的礼品。
法国法国人崇尚艺术,因此,所送礼品最好带有一些艺术性,如有特色的仿古礼品,他们就会很喜欢。
如果应邀到法国人家中用餐,应带上几支不加捆扎的鲜花,但菊花必须除外。
德国德国人很注意礼物的包装,礼品切勿用白色、黑色或棕色的包装纸或丝带包扎。
另外,不要送尖锐的东西,因为德国人视其为不祥之兆。
礼品价值的高低,都容易获得他们的好感。
从一盒“万宝路”香烟到一条LEVIS牌牛仔裤都会使他们十分满意。
阿拉伯国家精美华丽的礼物,比平淡简单的礼物更受到钟情;有“名”的东西,比无名的古董更受到喜欢;智力玩具和工艺品,比单纯实用的东西更受到偏爱。
但各种酒类,包括那些描绘有动物图案的礼物不受欢迎。
如何给国外客户送礼。
先比较一下内外贸送礼的区别。
一般来说做内贸,一年送礼最少在十几万元以上。
一个是国内要送礼的节日多,二是要么不送,要送都是贵重的礼品,如高档香烟、茶叶之类。
而我每年给外贸客户送的礼,最多也不过几千元而已。
简单总结如下:一、圣诞前寄贺卡:1)千万不要使用平邮,否则圣诞过去两个月都未必送达;2)可以使用不同语言,譬如德国客户可以用德语写上圣诞和新年快乐;3)如果同时和对方公司不同部门的人打交道,就要人人有份,不要光写给采购者。
二、出国时必带礼物推荐:1)丝巾,注意男性女性要区别开来买,最好女性多买点,假如男性的用完了,可以假借说要送对方的女友或太太。
2)当地特色:譬如南京产的云锦。
三、送礼时应注意的细节:1)包装很重要,尤其是送欧洲客人,我买丝巾的时候商场不提供包装,后来自己买了包装纸动手包,并写上不同客户的名字。
2)轻重有别:为了节约资金,我往往是贵重的礼品带一些,普通的礼物带一些,这样子可以贵重的送大客户,普通的送中小客户或未来潜在客户。
3)如果不是人人都有礼物,最好不要当面给。
如果是单独与对方见面,则应该一见面或一坐下来就给。
4)礼物不要选太重,否则跑的地方太多,光拿礼物就足以累个半死。
各个国家对于礼物的习俗不一样,那么都会有哪些讲究和忌讳呢?阿拉伯初次见面不送礼在阿拉伯,初次见面时不送礼,否则会被视为行贿,阿拉伯习俗,用旧的物品和酒不能送人;特别不能送礼物给有商务往来的熟人的妻子。
更不可询问他们的家居情况,去阿拉伯人家参观作客,千万不能盯住一件东西看个不停,那样阿拉伯主人一定要你收下这件东西,心里将鄙视你。
德国送礼讲究包装在德国送礼,对礼品是否适当、包装是否精美要格外注意,玫瑰是专送情人的,绝不可送给主人,德国人喜欢应邀郊游,但主人在出发前需用要细致周到的安排。
法国送花别捆扎在法国送礼,一般选在重逢时。
礼品选择应表示出对法国主人的智慧的赞美,应邀去法国人家用餐时,应送几支不捆扎的鲜花,菊花在法国只在葬礼上才用的。
拉丁美洲不能送手帕,刀剪等礼品拉丁美洲不能送刀剪,否则认为友情的完结,手帕也不能作为礼品,因为它是和眼泪相联系的。
拉丁美洲人喜欢美国生产的小型家用产品,比如厨房用具等。
在拉美国家,征税很高的物品极受欢迎,最好不送奢侈品。
日本人有送礼习惯日本人讲究礼仪,有送礼的习俗,。
但一般送些对其本人没啥用途的物品,于是收礼人再转送,日本人喜欢中国的丝绸和名酒及中药,对一些名牌货也很喜欢,但对狐獾图案的东西则比较反感,因为狐狸是贪婪的象征,獾则代表狡诈,到普通百姓家作客,送菊花只能十五片花瓣,皇家微章才有十六瓣的菊花。
英国人讨厌有公司标记的礼品英国人讲究外表,一般送礼都是花费不多的东西,如高级巧克力,名酒和鲜花也是英国人收礼的最爱之物,合适的送礼时机应是晚餐后或看完戏之后,对标有公司标记的礼品,英国人普遍不欣赏。
公司若送礼,最好以老板和私人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