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2016·杭州模拟) 下列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依旧是淙淙的小河水,清澈来,清澈去,冲刷着你瘦骨嶙峋的身体。
——你一个人怎么可以擦洗自己的身体呢,就像临终那一天,我仔仔细细擦掉了你身上俗世的泥垢,虽然土里来土里去,我们聊以慰藉的是毕竟真实而干净地在村子里住过,没熬老岁月,没活过天与地,甚至不能像一棵树那样挺直了腰身。
但我们活得多么真诚啊,像一滴水,像一片云,像一片晶莹的雪,无牵无挂,无怨无悔,在这个广袤的原野上走过一回。
A . zōng líng gòu jièB . cóng lín hòu jíC . cóng lín gòu jièD . zōng líng hòu jí2. (2分)(2020·宿州模拟)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多姿多彩心旷神怡转弯抹角消声匿迹B . 明辨是非川流不息迫不及待阴谋鬼计C . 周道如砥遮天蔽日鳞次栉比张皇失措D . 变换莫测流连忘返幅员辽阔谈笑风生3. (2分)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唐代是我国诗歌创作的巅峰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流传下来。
B . 错了就不要试图去做任何无谓的解释,否则只能无功而返甚至事与愿违。
C . 来到海边,极目远望,碧蓝的海水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D . 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4. (6分)(2018·安徽模拟)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予独爱莲之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②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
(赵翼《论诗》)③海内存知己,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⑤气蒸云梦泽,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⑥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⑦________,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⑧皎洁的月亮引人遐想,令人动情。
豁达的苏轼望月感怀,思索人生,悟出“________,________”的哲理。
(2)默写王湾《次北固山下》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11分)5. (11分)(2013·烟台)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各题。
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陈斌强,是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
2007年,他的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
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周一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将母亲安置在学校宿舍里,a工作有多累,生活有多艰难,他b这样坚持,风雨无阻。
照顾母亲的生活异常辛苦,陈斌强一天到晚连轴转:晚上9时,服侍母亲睡下;凌晨1时,准时起床抱母亲上厕所;清晨5时,闹钟响起,他要赶在师生之前起床,将母亲房间打扫干净,处理好母亲的大小便;早上7时喂过母亲吃饭后,开始学校一天的工作,几乎通(xiāo)难以睡个安稳觉。
尽管生活上的事儿很多,但陈斌强的教学任务却一点也没落下,他教着两个班语文,负责教初一学生广播体操,总管学校体艺“2+1”活动。
他总说:“我是跑着走的。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xiāo________通________落下(2)请在原文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a________;b________(3)根据材料内容,为报道陈斌强事迹的新闻拟一个标题。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6. (1分) (2017八上·湛江期中)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有一件事使我感到迷惑。
共产党人是怎样给他们的军队提供吃的、穿的和装备呢?我已经说过,我发现这种臆想是错误的,因为我看到他们每占领一个地方,就着手建设他们自己的自给经济,单单是这件事实,就能使他们守住一个根据地而不怕敌人的封锁。
此外,对于中国无产阶级军队能够几乎不能相信的话,我可以作证,我所看到的正规军基本上是英国、捷克斯洛伐克、德国和美国机关枪、步枪、自动步枪、毛瑟枪和山炮包装起来,这些武器都是大量的卖给南京政府的。
我看见红军使用的唯一俄国制步枪,是一九一七年造的产品。
我直接从几个前马鸿逵将军的士兵口中听到,这些步枪是从马的军队那里夺来的。
而国民党手中的宁夏省残余部分的省主席马将军优势从冯玉祥将军那里把这些步枪接手过来的,冯将军在一九二四年统治过这个地区,曾从外蒙古得到一些武器。
红军正规军不屑使用这些老式武器,我看见只有游击队手中才有这种武器。
我在苏区是,想要同俄国的武器来源发生任何接触,客观上是不可能的。
红军为总数将近四十万的各种敌军所包围,而且敌人控制着每一条通往外蒙古、新疆或苏联的道路。
别人老是指责他们从俄国那里得到武器,我想,要是有一些这样的武器居然从天而降,他们是乐意得到的。
但是只要是看看地图就十分明白,在中国共产党人往北方和西方扩大更多的面积以前,莫斯科没法供应任何定货,姑且假定莫斯科有意这样做,但那是大可怀疑的。
第二,共产党没有高薪的和贪污的官员和将军,这是事实,而在其他的中国军队中,这些人侵吞了大部分军费。
在军队和苏区中厉行节约。
实际上,军队给人民造成的唯一负担,是必须供给他们吃穿。
实际上,我已经说过,西北苏区占地面积相当于英国,它的全部预算当时每月只有三十二万美元!这个惊人的数目中将近百分之六十是用来维持武装部队的。
财政人民委员林祖涵老先生,为此感到很抱歉,但是说“在革命获得巩固以前,这是不可避免的”。
当时武装部队为数(不包括农民辅助部队)约四万人。
这是在二方面军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以前的事情,此后红色区域大大扩大,西北的红军主力不久就接近九万人的总数了。
统计数字就说到这里。
但是要了解中国红军为什么能在这几年中维持下来,必须对他们的内在精神、士气斗志、训练方法有所了解。
而且,也许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政治和军事领导要有所了解。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写的《________》(2)共产党人到底是怎样给他们的军队提供吃的、穿的和装备的?请结合选文概括。
(3)作者在介绍红军为什么能在这几年中维持下来时,对中国红军是怀有什么样的感情的?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7. (15分) (2017七上·泰州期中) 高新区某中学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会场要悬挂一副对联,上联已经拟好,请你补出下联,使之与上联形成对偶。
上联:学习成就人生路下联:阅读________(2)你的妈妈平时反对你阅读课外书籍,请你写几句话劝说你妈妈。
(要求用上一句读书名言)(3)在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哪一个?请说明你喜欢的理由。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8. (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题目。
泉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断了。
家里来信说:它死得很惨,是拦腰断的,又都裂开四块,只有锯下来,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烧罢了。
我听了,很是伤感。
后来,我回乡去,不能不去看它了。
这棵老槐,打我记事起,它就在门前站着,似乎一直没见长,便是那么的粗,那么的高。
我们做孩子的,是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落秋千,抓石子,踢毽子,快活得要死。
冬天,世上什么都光秃秃的,老槐也变得赤裸,鸟儿却来报答了它,落得满枝满梢。
立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竖起的一首歌子了。
于是他们飞来了,我们就听着冬天的歌,喜欢得跑出屋,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如今我回来了,离开了老槐多年的游子回来了。
一站在村口,就急切切看那老槐,果然不见了它。
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了那老槐,劈成粉碎片,乱七八糟地散堆在那里,白花花的刺眼,心里不禁抽搐起来。
我大声责问家里人,说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灭了呢?!如今,我幼年过去了,以老槐慰藉的回忆再也不能做了,留给我的,就是那一棵刺眼痛心的树桩了吗?!我再也硬不起心肠看这一长着沧桑的残酷,蕴藏着一腔对老槐的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
夜里,我无论如何都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身要走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上。
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可怜它没有被刨了根去。
那桩四周的皮层里,又抽出了一圈儿细细小小的嫩枝,极端地长上来,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
小儿从屋里出来,摇摇摆摆的,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爸爸,树没有了。
”“没有了。
”“爸爸也想槐树吗?”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
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这槐树下爬大,可他的幸福、快乐并没有尽然就霎时消失了。
“爸爸,”小儿突然说,“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
”唉,这孩子,为什么要偏偏这样说呢?是水一样的声音,这我是听过的,可是如今,水在哪儿呢?“爸爸,水还在呢!”小儿又惊叫起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我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一下子使我惊异不已了: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水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
我要感谢他,他真有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一样的伟大!“泉!生命的泉!”我激动起来了,紧紧握住了我的小儿,想这大千世界,竟有这么多出奇,原来一棵树便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日日夜夜流动,永不枯竭,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根每一行,该是那一条一道的水源了!我有些不能自已了。
月光下,一眼一眼看着那树桩皮层里抽上来的嫩枝,是多么的精神,一片片的小叶绽了开来,绿绿的,鲜鲜的,深深的:这绿的结晶,生命的精灵,莫非就是从泉里溅起的一道道水坝柱吗?那锯齿一般的叶峰上的露珠,莫非是水溅起时的泡沫吗?哦,一个泡沫里都有了一个小小的月亮,灿灿地,在这夜里摇曳开光辉了。
“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能的。
”我肯定地说完,就再没有言语,我们静止地坐在树桩的泉边,谛听着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
(1)“我”对老槐树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2)下列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作具体赏析。
①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竖起的一首歌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