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选修一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1课同步习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选修一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1课同步习题及答案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课要求] 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1.基督教的起和发展(1)起:大约1世纪左右,在小亚细亚与巴勒斯坦一带产生,是下层人民反抗压迫的宗教团体。

(2)发展①4世纪初期,演变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②476年,在日耳曼封建王权下得以继续发展。

③11世纪,分裂为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正教和以罗马为中心的天主教。

2.天主教神权统治的确立(1)原因①天主教会通过整顿教会,与封建王权争夺权力,组织“十字军东征”,势力不断扩展。

②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

(2)表现①经济上:教会拥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三分之一,还通过兜售“赎罪券”等方式搜刮钱财。

②政治上:教权高于王权,典型例证是“卡诺莎之辱”。

③思想文领域:教会垄断了校教育,掌握了《圣经》的解释权,文艺术作品也蒙上浓厚的宗教色彩。

④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人们深受教会束缚。

[名师点拨]天主教会宣扬禁锢人性的教义教规,垄断了所有的教育、文和舆论机构,占据着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二、宗教“异端”1.含义古代中世纪时,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派别对异己派别的贬称。

2.性质用与教会说教不同的“异端”宗教思想发动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3.表现(1)12世纪后期,法国南部爆发了“异端”运动。

要求纯洁教会。

(2)14~15世纪时,欧洲“异端”运动高涨。

①英国人威克里夫系统阐述了“异端”说。

②捷克人胡司对教会进行强烈批评。

4.影响(1)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有力挑战。

(2)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发展工商经济的要求和改革教会的愿望。

(3)对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名师点拨]中世纪的西欧各国,几乎人人都是天主教徒,他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受到天主教会的严格控制,新兴市民阶层还找不到更为先进的思想武器批判封建主义,在反封建斗争中,他们不得不借用宗教的力量,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

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1.经济上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和发展。

2.政治上(1)资产阶级开始兴起并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2)新贵族希望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3)一些国家的君主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富国强兵。

3.思想上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

[特别提醒]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大一统的神权统治占绝对支配地位,但到宗教改革以前,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已成为中世纪欧洲政治、经济、文发展的巨大障碍,各地宗教“异端”运动不断,天主教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场旨在摆脱罗马教皇统治的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兴起。

主题一中世纪天主教会的特殊社会地位及其原因1.天主教会在欧洲占据支配地位,对西欧实行大一统的神权统治。

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政治上,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思想文上,垄断了文、教育、艺术等意识形态;社会生活方面,影响无处不在,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

2.在中世纪时西欧缺乏强大的王权抗衡天主教会,有利于天主教会地位的形成;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广大人民群众把精神寄托在天主教会上。

材料一中世纪西欧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精神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统一的障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材料二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各阶层的强烈不满。

……而教会的欺诈和无耻掠夺,最终落到人民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与日俱增。

城市市民也不满天主教会的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而且因为天主教会的许多清规戒律对工商的发展不利。

世俗君主和贵族则垂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他们也站到反对天主教会的行列中。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材料三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

——恩格斯(1)结合材料一回答,天主教会在西欧有什么影响?(2)结合材料二回答,有哪些阶层反对天主教会?(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西欧反封建斗争为什么首先表现为反对天主教神。

答案(1)天主教会是封建统治的论;占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在各国享有特权。

这一切都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人民群众、城市市民、资产阶级、世俗君主与贵族。

(3)内因是资产阶级因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而较弱,外因是天主教会势力强大,也是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主题二欧洲宗教改革发生的原因1.经济上: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要求摆脱封建神的思想束缚。

2.政治上:民族观念的崛起,民族国家发展要求打破中世纪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

3.思想上:“异端”思想的出现,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推动宗教改革。

4.直接原因:在思想文和经济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教会贪婪腐败,其掠夺最终引发改革运动。

5.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产生,封建统治和教会阻碍其发展。

材料一天主教会把从事商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

材料二许多修道院与公共妓院无甚差别。

——伊拉斯谟材料三材料四(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宗教改革运动的原因。

(2)对材料四应怎样认识?(3)以上材料在表明天主教会面临怎样的形势?答案(1)原因:①天主教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②天主教会的腐败。

③教会贪婪成性,疯狂敛财。

(2)认识:①教会的目的是维护自己的权威,巩固自己的地位。

②教会采取的手段卑劣野蛮。

③反对天主教会的斗争已经开始。

(3)天主教会逐渐成为欧洲历史发展的障碍,遭遇各方挑战,迫切需要通过改革适应社会的发展。

1.中世纪的欧洲,教皇确立大一统神权统治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割据、王权衰微B.封建王权需要借助教会的支持.教皇实力强大D.人们大都是教会的子民答案 A解析题干强调的是“主要原因”,B、、D三项中的现象是A项造成的,故选A 项。

2.中世纪的欧洲,一国之君在冰天雪地里站在教皇的门前乞求宽恕。

这一现象反映了( )A.国王需到教皇门前祈祷B.国王权力受教皇制约.教皇是最高的世俗统治者D.王权与教权是统一的答案 B解析在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和国王尽管都拥有世俗权力,但王权受教权的制约,故B项符合题意;A、、D三项的表述与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现实不符。

3.对中世纪出现的“异端”运动认识不正确的是( )A.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挑战B.反映了金融资产阶级的要求.为16世纪的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D.是中世纪时期反封建斗争的主要形式之一答案 B解析这场运动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为16世纪的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是中世纪时期反封建斗争的主要形式之一,中世纪金融资产阶级尚未形成,故B项错误。

4.西欧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 )A.手工部门的发展 B.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力发展与技术进步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答案解析以上四项都是经济因素,但最根本的是生产力发展,故选项。

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任何时候我进入教廷神职人员的房间,总是看见神父和银钱商在一起,忙于鉴别钱币的成色和计算目,面前堆着成堆的钱币。

——一位西班牙官员材料二被告人如不承认“罪行”,就反复用刑拷问。

一切有利于被告人的证词都不能成立。

被告可以不经审判便予以处死。

被告认罪之后,如又否认,即不再审讯,予以烧死。

——宗教裁判所审讯条例请回答:(1)据材料一,这位西班牙官员对天主教会的观察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2)据材料二,宗教裁判所的审讯条例说明了什么?(3)结合对上述材料的解,谈谈你对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的认识。

答案(1)天主教会已成为赚钱敛财的机器。

(2)中世纪的天主教会为控制人们的思想不择手段。

(3)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已腐堕落,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障碍。

基础巩固1.从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大帝加冕开始,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 )A.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B.王权神圣不可侵犯.国王相信“君权神授”D.教会主宰精神世界答案 A解析国王的加冕必须经过教皇主持,这样世俗君主的权力就有了神圣的性质,但是,王权也必须依附于教权,受到教权的制约。

2.兰克斯是10世纪生活在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位普通农民,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的是( )A.到教堂去听教士布道 B.自费到罗马去攀登圣梯.到教会去交纳什一税 D.到商店购买德文版《圣经》答案 D解析在中世纪,只有教士才有权阅读和解释《圣经》,《圣经》的版本也是统一的,不存在德文版的《圣经》。

3.据赎罪券价目表:“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7枚金币,便可洗净罪恶了。

”这反映出中世纪的天主教会( )A.关心广大民众的基本需求B.注重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各种活动都有明确的价格D.公开用欺骗方式榨取钱财答案 D解析教会关于赎罪的说教,纯粹是公开的欺骗。

兜售赎罪券,是教会榨取钱财的重要手段。

4.观察下图,在中世纪的欧洲存在着很多这种“异端”裁判所,主要是为了( )A.维持社会安定 B.压制各国王权.维护教会权威 D.打击各种犯罪答案解析裁判所的职责是审判并镇压“异端”,压制同教会说教不符的说和思想,以维护教会权威。

5.恩格斯在评价14世纪英国牛津大教授威克里夫的宗教主张时说,他是城市异教的著名代表,他主要追求的是“廉价的教会”。

恩格斯称威克里夫为“城市异教的著名代表”,主要是因为其主张代表了( )A.城市教会的利益 B.城市贵族和市民的利益.资产阶级的利益 D.英国国王的利益答案 B解析威克里夫主张宗教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和教士,宗教教规及仪式完全没有必要,这实际上代表了城市贵族和部分市民不满教会掠夺,要求发展工商的需要。

6.14、15世纪,英文版、捷克文版等用各国文字印刷的《圣经》纷纷问世,这表明( )①民族主义的潮流在欧洲兴起②资本主义在欧洲迅速发展③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了挑战④天主教会放宽了对人们思想的控制A.①②③ B.②③④ .①③ D.②④答案解析用本国的文字印刷《圣经》,这是民族主义兴起的重要体现,但它不能反映资本主义的发展,教会对这种现象进行严格的惩治,因此,②④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能力提升7.从思想上对天主教会统治造成巨大冲击的是( )A.文艺复兴运动 B.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 D.生产力的发展答案 A解析对天主教统治造成冲击的因素很多,从思想上说是文艺复兴运动。

8.下列对14~16世纪西欧社会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欧洲宗教“异端”运动高涨B.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天主教会对西欧的控制受到挑战D.启蒙运动在法国到高潮答案 D解析启蒙运动兴起的时间是在17~18世纪,与题干不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