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裂酸化技术经典知识集
— 定义为:单位体积酸溶解的岩石体积,可用 于直接比较各种用酸成本。
— 用表示溶解的岩石质量与反应酸的质量之比。
19
酸与碳酸盐岩反 应化学当量
— 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常用盐酸
— 典型反应 2HCl+CaCO3CaCl2+H2O+CO2 ↑
4HCl+CaMg(CO3)2CaCl2+ MgCl2+2CO2 ↑+2H2O
可编辑版
20
— 从反应式中可看出反应的化学当量;
— 考虑反应式中各种组分的分子量,便可 算出溶解一定量碳酸盐所需的酸量、反应生 成物的数量以及其它化学当量数据 。
— 酸流动、溶蚀方式: 形成人工裂缝,沿裂
缝流动反应,有效作用距离可达几十到上百米。
— 适用范围: 在碳酸盐岩储层中形成人工裂
缝,解除近井带污染,改变储层流型,沟通深
部油气区,可大幅度提高油气井产量。 可编辑版
10
酸化增产原理的理论分析
S K Kd 1ln rd rw
S、K、Kd、rd 、rw的物理意义; 渗透率下降对表皮系数的影响比
高油气井产量;因此对污染储层,基质酸化一般 可获得较好增产效果;
无污染储层,基质酸化处理效果甚微;
基质酸化解除污染带储层污染后,均匀改善
区不宜过大,以解除污染带储层污染为主要任务。
可编辑版
15
压裂酸化增产原理
—压裂酸化产生裂缝,增大渗流面积,改善 油气的流动方式,增大井附近油气层的渗流能力;
— 消除井壁附近的储层污染的影响;
Xd=0.5
可编辑版
0
0.0 0.1 0.2 0.3 0.4 0.5
rd-rw,m
增产倍比 30
25
rs=0.20m rs=0.5m rs=1.0m
rw=0.12m,re=250m
20
15
10
5
0
0
0.2
0.4
0.6
0.8
1
Fk
污染程度(Fk)、污染半径(rs)对增产倍比的影响
14
储层严重污染时,基质酸化处理可大幅度提
可编辑版
21
1m3 盐酸与碳酸钙作用表
反应物 生成物
分子量
HC1
石灰岩(kg)
(kg) CaCO3 CaC12 CO2 H2O
36.5 100 111 44 18
15%HC1 161 211 245 97 40
28%HC1 319 437 485 192 79
可编辑版
1m3 盐酸与碳酸钙22 镁作用情况
—沟通井筒附近的高渗透带、储层深部裂缝 系统及油气区;
— 不能用于砂岩储层。
可编辑版
酸与碳酸盐岩 酸与砂岩
16
酸岩化学 反应当量
酸岩化学 反应产物
可编辑版
17
化学当量
—化学当量指参加反应的各种反应物及 生成物的比例;
—化学当量、化学平衡及反应速度是酸 化处理选用酸时必须考虑的化学因素;
—酸与储层矿物作用的化学当量与反应
可编辑版
是在高于储层破裂压力下直接用酸注入压开的
压裂酸化---- 裂缝中,通过酸对岩石壁面的不均匀刻蚀而形
•压开裂缝 成高导流能力的酸蚀裂缝。
•张开裂缝
•酸刻蚀裂缝
•高导流能力裂缝
压裂车
•酸化:地层
•方式:油管注液 环空注液
封隔器
• 压裂酸化
9
— 施工压力:Pi> PF。 — 注入速度: 大于储层极限吸液速度。
第七章 酸1 化
Acidizing
酸化是油气井投产、增产和注水井增注重要技术措施。 酸化是通过向地层注入酸液,溶解储层岩石矿物成分 及钻井、完井、修井、采油作业过程中造成的堵塞储 层物质,改善和提高储层的渗透性能,从而提高油气 井产能的增产措施。
可编辑版
酸化增产原理2
酸-岩化学反应当量及反应产物 主
12
酸化增产倍比分析
Jd
J0 ln( rd
X d ln( re rw ) rw ) X d ln( re
rd )
Jd、Jo 、re、 rd 、rw的物理意义;
—Xd =Kd/Ko
rd
Kd rw re K0,
Jd/J
1
0.8
Xd=0.02
0.6
Xd=0.05
0.4
Xd=0.1 Xd=0.2
0.2
污染深度的影响要大得多。 可编辑版
11
基质酸化增产原理
— 酸液挤入孔隙或天然裂缝与其发生反应, 溶蚀孔壁或裂缝壁面,增大孔径或扩大裂缝,提 高储层的渗流能力;
— 溶蚀孔道或天然裂缝中的堵塞物质,破坏 泥浆、水泥及岩石碎屑等堵塞物的结构,使之与 残酸液一起排出储层,起到疏通流动通道的作用, 解除堵塞物的影响,恢复储层原有的渗流可能编辑版力。
可编辑版
物及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有关。
18
碳酸盐岩化学成分
— 碳酸盐岩是靠化学及生物化学的水相沉积 或由碎屑搬运形成;
— 碳酸盐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CaCO3) 和白云石[CaMg(CO3)2];
— 若方解石含量大于50%,则可视为石灰岩; 若白云岩含量大于50%,则可视为白云岩;
可编辑版
— 若杂质含量大于50%,则可视为非碳酸盐岩。
反应物 HC1 生成物 kg
白云岩,kg
CaMg(CO3)2 CaC12 MgC12 H2O CO2
分子量 36.5 184.3
111 95.3 18
44
15%HC1 161
203.2 122.4 105.1 40
97
28%HC1 319
402.7
242.5 208.2 79 可编19辑2版
23
酸的溶解能力
或提高井筒附近储层渗透率的技术。
•酸化:地层
•方式:油管注液 套管注液 环空注液
压裂车 封隔器
7
• 基质酸化
— 施工压力:Ps <Pi< PF — 注入速度: 小于储层极限吸液速度 — 酸流动、溶蚀方式: 沿储层孔隙作径向流 动,溶蚀孔隙及其中堵塞物质,溶蚀范围有限。 — 适用范围: 解除近井地带的污染,恢复或 提高储层的渗透率,从而增加油井产量。
酸-岩化学反Βιβλιοθήκη 动力学 要碳酸盐岩储层酸化设计计算
内
砂岩储层酸化设计计算
容
酸化工艺设计
酸液及添加剂
可编辑版
3
常用酸化工艺
酸洗
Acid Wash
基质酸化
Matrix Acidizing
酸压
Acid Fracturing
可编辑版
酸洗---- 是一种清除井筒中的酸溶性结垢或 疏通射孔孔眼的工艺。
•清洗:井筒 射孔眼
•方式:正洗 反洗
泵组
5
• 酸洗
— 施工压力:无外力或轻微搅动。 — 注入速度: 不流动或沿井筒的正、反循环。 — 酸溶蚀方式: 溶蚀井壁及射孔孔眼。 — 适用范围: 砂岩、碳酸盐岩储层的表皮解堵
或射孔孔眼的清洗、井筒结垢及丝扣油的清除。
可编辑版
是在低于岩石破裂压力之下将酸液注入储层
基质酸化---- 以溶解污染物和其中的某些矿物,从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