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及时检查纠正,保证学生做到 堂堂清。

课堂上,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 教师的帮助纠正很重要。特别是学生通过做 习题,最能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归纳出个 别和共性的问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做到 节节清堂堂清。教师的帮助,使学生趟过一 道道湾,跨过一道道坎,最终达到知识的神 圣殿堂。
第四、多多肯定鼓励,保证学生充分 的自信心。

“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 批好学生”,“十个指头有长短”。忽视个性差异, 简单以优劣分,对学生的伤害是很大的,甚至会造 成一生的阴影。课堂教学中,尊重其差异性,尽可 能分层教学,评价标准多样化。多鼓励,少批评; 多肯定,少指责。用动态的、发展的、积极的眼光 看待每个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赞美的力量 是巨大的,有时,一句赞美的话,可以改变人的一 生。一句肯定的话、一个赞许的点头、一张表示优 胜的卡片,都是很好的鼓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良 好结果。
所谓“有所为”就是:第一、积极组 织教学,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

课堂教学中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要 运用机智的手段来组织好教学。那种放任、 放纵式教学法是非常错误的,允许学生犯错 误,绝不是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视而不见,听 之任之,课堂中的混乱无序是老师的过错。 假设课堂是出戏,那么教师担当着导演的职 责,好的导演才能导出好戏,好的组织教学, 才会有成功高效的课堂。
二、精力用在课内,精心上课
“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构建高效 课堂
所谓“有所不为”: 第一,放得下罗嗦,把时间交给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人。传统教 学中,重教不重学,我教你学,是与现代教 学背道而驰的。有些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 影响太深,教学习惯难以改变,课堂上惟恐 讲不到位,总是大谈特讲,甚至可以说是罗 里罗嗦,把课堂大部分时间占用,而留给学 生的时间太少。一方面,教师口干舌燥,有 时是满头大汗;另一方面,学生却一旁轻看, 个别酣然入梦。这种课堂怎能提高效率呢? 精讲少讲,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去自主 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 主人。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准备充 分,要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方能为之。
第三、放得下架子,把交流让给学生。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在教学中家长式的命令, 过分的逼迫,难以与学生形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多讨论、多交流,消除隔阂,最大的理解、宽容和 善待学生,才能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陶行之 先生曾说过:“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 子的先生”。“严师出高徒”,这里的“严”,应 理解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做学生的楷模,做学 生学习的引导者,生活的引路人。师生交流、讨论 问题,态度要和蔼、诚恳,不要生硬、高姿态,有 时说话语气也很重要。一堂成功的课,必须有良好 的师生间双边活动,这样教学相长,才会有好的教 学效果。
第二、积极正确的引导,保证学生正 确的学习方向和思路。

课堂教学,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我们强调 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样不能忽视教师的积极 的引导。学生的创造潜能,要有教师的正确 引导,才会很好的挖掘出来。教师创设问题 情景,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 使学生围绕某个主题进行学习、探究,回答 可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确立好的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引发学生学习 发积极性等,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掌握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
如何提高课堂教 学效率
一、把功夫用在课外,充分备课

首先是吃透教材,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学习 课程标准,通读教材,研究和了解教材的编 写意图、思想内容、知识基础和基础训练的 要点,从而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便 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目标做必要 的准备工作。

其次是“吃透”学生。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 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智 力水平、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差异情况等, 从而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
第四、放得下手脚,把机会交给学生。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 求。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特 别是活动课、实验课等,多把动手的交给学 生。一项研究任务,一次专题研究、一个调 查报告、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绎一段对话, 都是锻炼学生的分析、思考、行动诸能力的 好机会。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是 收获。“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正是最好的诠释。
第二,放得下直白,把思考留给学生。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 竭动力。不思考怎会有创新呢?此课堂教学中, 婆婆妈妈式的直白应放得下,把更多的思维空间留 给学生。提倡学生各抒己见,形成自己的见解。许 多问题最好不要轻易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由学生 通过动手动脑来获得,从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正如陶行之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 学生学。”教师主要在学习方法上指导,思维方式 上点拨。改变那种让学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 惯,从而成为爱动脑、善动脑的学习者。
我们应在备课时除备常规的内容外, 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多思考 如何才能用更精炼的语言,更准确 的语气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 为课堂大多数时间的主人,让他们 有更多、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 流与探讨,促进其主动发展。这样 做才会使时间的效率得以最大限度 的发挥,甚至于产生大于课堂四十 五分钟的教学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