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检查表
实地查看
2.实验室的照明应保证工作需要。
实地查看
3.实验室视需要设置通讯系统或预留接口,并配备适宜的通讯设备。
实地查看
墙壁、天花板、地面
1.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平整、不渗水、易清洁并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
实地查看
2.地面应防滑,不得铺设地毯。
实地查看
实验台、
橱柜
1.实验台和橱柜应牢固;实验台、架、设备、橱柜的选择与放置应便于清洁。
查阅相关资料,
2.规范使用菌(毒)种,保存、销毁记录完整。双人双锁专柜保管。
查阅相关资料,实地查看
个人防护
1.根据工作人员的不同工作性质进行充分的个人防护。
查阅相关资料,Βιβλιοθήκη 场询问2.工作人员知晓防护要点和生物安全履职要求。
现场询问
应急预案
制订各种紧急、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演练。
查阅相关资料,现场询问
查阅相关资料
2.有符合规定的包装物或容器。
实地查看
3.实验室锐器应直接弃置于锐器盒。
实地查看
4.医疗废物及时规范处理并有相关记录。
查阅相关资料,实地查看
5.定期对高压灭菌器等灭菌设备进行灭菌效果检查并有相关记录。
查阅相关资料
6.有交接转运记录。
查阅相关资料
菌(毒)种
1.建立严格的菌(毒)种管理制度。
实地查看
4.应在实验室工作区30 米内配备洗眼装置,必要时应设紧急喷淋装置。
实地查看
5.若操作有毒、刺激性、放射性挥发物质,应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配备适当的负压柜(通风橱,负压罩)。
实地查看
6.若使用高毒性、放射性等物质,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设备和个体防护装备,应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实地查看
生物安全检查表
附件3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检查表
检查内容
具体要求
检查方法
检查情况
硬件设施
分区
1.实验室(区)应与办公室(区)分开,实验室(区)有可控制进出的门。实验室主入口的门、放置生物安全柜实验室间的门应可自动关闭。
实地查看
2.实验室(区)应按功能划分,人流、物流应符合从清洁区到污染区的要求。
7、应在操作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实验间内配备生物安全柜。
实地查看
8、应按产品设计要求安装和使用生物安全柜。如生物安全柜的排风在室内循环,室内应具备通风换气的条件;如果使用需要管道排风的生物安全柜,应通过独立于建筑物其他公共通风系统的管道排出。
实地查看
9、应在实验室或其在的建筑内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或其他适当的消毒灭菌设备,所配备的消毒灭菌设备应以风险评估为依据。
实地查看
给水、排水
1.实验室应设洗手池,洗手龙头应为自动感应式、长手柄或脚踏式(即非手动开关),并备消毒洗手皂液。
实地查看
2.实验室水管系统应不渗漏,下水应有防回流设计。
实地查看
配电、照明、通讯
1.实验室供电负荷应充足,地线可靠接地;有足够的固定电源插座。必要时,重要设备(如: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冰箱等)应配备备用电源。
实地查看
标识
1.实验室入口处有生物防护级别标识。
实地查看
2.实验室应有紧急出口和疏散标识。
实地查看
空间
1.个人便装与工作服分开放置。
实地查看
2.实验室大小宜满足安全运行、方便清洁和维护;并有足够的物品存储空间。
实地查看
门窗
1.实验室的门锁及门的开启方向应不妨碍室内人员逃生。
实地查看
2.实验室窗户开启时应使用纱窗。
实地查看
2.实验台面应防水、耐腐蚀、耐热,易清洁、易消毒,不易碎。
实地查看
消毒、应急、安全
1.实验室内应配备空气或物体表面消毒设备或设施(如紫外线灯)。
实地查看
2.实验室内家具、设备、物品等宜根据工作性质和流程合理摆放,避免相互干扰、交叉污染、互不相容,且不妨碍逃生和急救。
实地查看
3.若使用高压气体和可燃气体,实验室应有适当的安全措施,如可靠固定、防泄漏、防爆等,并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
查阅相关资料
人员管理
1.实验室人员经生物安全考核合格培训上岗。
查阅相关资料
2.技术人员管理档案完整、有相关授权、科研能力、培训、技能、教育和专业资格记录。
查阅相关资料
3.实验室人员定期体检并有记录,必要时进行免疫接种并有记录。
查阅相关资料
消毒
制订针对不同情况的消毒措施并实施。
查阅相关资料
医疗废物
1.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流程并落实。
实地查看
安全管理
组织机构管理
1.成立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明确。
查阅相关资料
2.有具体的职能部门主管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
查阅相关资料
3.实验室负责人应为实验室安全第一责任人。
查阅相关资料
4.实验室设立生物安全员并明确监督的职责。
查阅相关资料
规章制度
1.有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
查阅相关资料
2.合理设计工作流程以避免交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