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2组织行为学南大勾画范围纲要
1.组织的概念作如下综合表述:P3
答: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2.对组织的涵义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2007.7)P3
答:1)组织是动态的组合活动过程,是指组织工作或组织活动。
2)组织是相对静态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
3) 组织必须具有共同目标,而它自身则是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
4)组织是有一定的需要动机、情感和进取心的团体意识和精神的结合体。
5)组织是一个投入产出的系统,它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成为独立的法人,并具有调节、适应以展变化功能的开放系统。
6)组织是物的系统、人的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相结合的社会技术系统。
3.行为:是指人这种主体对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作的反应。
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
P4
4.人的行为的特点:P4
1)具有适应性,即人的行为反应既符合环境的要求又要满足本身的需要。
2)具有多样性,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条件下会作出多种多样的行为反应。
3)具有动态性,人的行为会随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以展变化的。
4)具有可控性,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各种措施,包括制度、培训、教育等消除消极行为,诱导和发挥积极行为。
5)人的行实质是人的生理、心理因素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
5.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的科学。
P5
6.论述组织行为学?P5
具体地讲,组织行为学这门学科,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物学、生理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一些学科的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7.管理者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意义和作用2003.4 P6~8
答:1)研究组织行为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
2)研究组织行为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使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管辖的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
3)研究组织行为中的领导行为与管理,可以促使管理者提高领导素质,改进领导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导的有效性.
4)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与应用,可以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设计与组织变革的理论与方法,可使管理者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行组织的改革,增强活力,提高绩效。
6)研究组织行为学还有利于管理者调适心理平衡,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人而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
7.为什么说这种两重性主要是由多学科性、人本身的两重性和管理的两重性决定的?2007.4 P11
答:1)多学科性决定的。
2)由作为研究对象的人本身的两重性所决定的。
3)由管理的两重性所决定。
8.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关系?P18
答:1)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又分为个体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等。
3)把心理学分为个体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只是研究上的一种方便。
4)心理学最先被应用到组织行为学中的是“人事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
5)组织行为学实际是组织中以人为学中的现代管理学。
6)工程心理学是由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以展而来的,它重视如合设计适合于每一个人的工作程序与工作环境,使工作更加多样化、丰富化,以减少工作者的厌烦和疲劳,防止发生意外的工伤事故。
9.费恰特指出,文化的功能有以下五点:2010.4P22
答:1)文化是区别不同社标志。
2)文化使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更系统化。
3)文化为社会的团结和组织的凝聚力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
4)文化对社会结构提供材料和蓝图。
5)社会和组织的文化,能够塑造社会和组织的个性与性格。
观察法:(没有考过)P29
10.实验室实验法:是把实验对象的一些关键性变量,都放在特定的实验室范围内进行,研究人员能够严密控制,能够随时观察它们的变化。
P32
11.准实验法:研究人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验叫做准实验。
P33
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法P34-35 这章请同学们着重看一下,以前没有考过。
12.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所产生的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P40
13.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整体反映。
P41
14.社会知觉: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
P41
15.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
P41
16.自我知觉与社会知觉的关系?P41
答:1)自我知觉往往是在社会知觉中进行的,而在社会知觉中必然发生自我知觉。
二者是在心理活动中紧密地相互联系着的。
2)在自我知觉中,由于从个人角度看自己,难免使自我知觉带有某种主观性。
17.人的知觉过程一般包括?P42
答:1)观察2)选择3)组织4)解释5)反应
18.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P42
答:1)客观因素2)主观因素
19.影响知觉的因素?P43~44
答:1)知觉对象与背景的不同配合2)知觉归类
20.产生错误知觉的原因?P44~45(没考过)
答:1)知觉防御知觉防御是指人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
2)首因效应(成见)首因效应(成见)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方法。
3)晕轮效应是以事物的某一个特性为依据,而忽视事物的其他特性就对整个事物全面评价,结果产生了错觉。
4)投射投射就是以已度人的思想方法。
21.归因论的内容?2010.7P47
答:归因论是说明和推论人们活动的因果关系分析理论。
人们用这种理论来解释、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
因此有人把归因论叫做认知理论,即通过改变人的自我知觉、自我思想认识来达到改变人的行为。
不同的归因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进而影响随之而来的行为和工作绩效:对过去成功或失败的归因,会影响将来的期望和坚持努力的行为。
一般人可作出四种归因:一是努力程度;二是能力大小;三是任务难度;四是运气与机会。
归因论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有下列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