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成细胞的分子知识点归结

组成细胞的分子知识点归结

知识块二组成细胞的分子
学习目标
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及化合物。

2、常识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3、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述蛋白质的
结构特点和功能。

4、能说出核酸种类并简述其结构和功能。

5、了解糖类、脂质及水和无机盐在生物体内的功能。

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
1、了解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

2、氨基酸结构及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3、理解核酸的结构。

4、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5、水、无机盐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

学习难点
1、用实验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几种物质。

2、氨基酸和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3、理解核酸的结构。

4、多糖的种类及结构,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5、理解结合水的功能。

学海导航——把握基础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种类与含量
常见元素主要有20多种
最基本的元素:C
基本元素:C、H、O、N
主要元素:C、H、O、N、S、P(占原生质总量的97%以上)大量元素:C、H、O、N、S、P、K、、
微量元素:、、、、、B
●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
素为大量元素;含量在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为微量元素。

因为
比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略高一些,所以被称为半微量元素。


量元素虽然含量少,但却是生物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元素。

●最多元素: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在其干重中,
动物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植物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C是最基本元素的原因:碳原子之间很容易形成链状或环状结
构,在此基础上形成生物大分子。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但含量相差很大。

2、元素的存在形式和功能
●存在形式:主要以无机盐离子或化合态形式存在。

●功能:构成原生质的成分;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影响生物
体的生命活动。

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含量最高的化合物)和无机盐。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
和核酸。

4、常见物质化学组成:①糖类:C、H、O;②脂肪C、H、O;
③血红蛋白:C、H、O、N、;④叶绿素:C、H、O、N、;⑤甲状腺激素:C、H、O、N、I;⑥核酸:C、H、O、N、P;⑦:C、H、O、N、P;⑧纤维素:C、H、O;⑨蛋白质:主要是C、
H、O、N,少数含有P和S(S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
二、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
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细胞所特有的。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
的含量又大不相同。

●生物统一性的不同层次体现:
(1)从化学元素角度: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

(2)从分子水平上:①的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和化学组成(四种脱氧核苷酸)相同;②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
位—氨基酸的种类相同;③几乎所有生物都共用一套遗传
密码。

(3)从结构角度:出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从能量角度:生物体都利用作为直接能源。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氨基酸的种类和结构特点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1、种类: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包括必需氨基酸
和非必须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人体内有8种(婴儿有9种),必须从外
界获取,人体不能合成。

●非必需氨基酸:12种,可以通过其他化合物转化而来。

2、结构特点:
●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2)和一个羧基(),
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氨基酸的种类由R基(侧链基团)决定。

二、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多样性
1、蛋白子分子结构
●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通过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
的羧基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的水。

2、蛋白质的功能: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2)催化作用,如酶;
(3)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载体蛋白;
(4)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5)免疫作用,如抗体。

3、蛋白质分子多样性原因
●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构成的肽链不同;
●氨基酸的数目不同,构成的肽链不同;
●氨基酸的排列次序不同,构成的肽链不同;
●肽链的数目和空间结构不同,构成的蛋白质不同。

三、有关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计算
●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水解所需要水分子数=氨基酸个数-肽
链数
●一条肽链的两端一定分别是和2。

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氨基
和一个羧基,m条肽链则至少含m个氨基和羧基。

●多肽或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之和-失去
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x氨基
酸个数-18x失去水分子数。

●中碱基数、中碱基数和氨基酸数的关系
转录翻译
——→——→蛋白质
碱基数:碱基数:氨基酸数=6:3:1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核酸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1、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8种)。

一分子核苷酸=一分子磷酸
+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有5
种:A、T、C、G、U)。

●脱氧核苷酸(4种):腺嘌呤脱氧核苷酸(A)、鸟嘌呤脱氧核苷
酸(G)、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T)、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
●核糖核苷酸(4种):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鸟嘌呤核糖核
苷酸(G)、尿嘧啶核糖核苷酸(U)、胞嘧啶核糖核苷酸(C)
2、分类: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总计8种核苷酸,5种碱基。

二、核酸的功能和分布
1、核酸的功能: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
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核
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特别注意:极少数具有催化作用。

2、观察和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实验原理:甲基绿→绿色吡罗红→红色
●结果:细胞核区域染成绿色,细胞质区域染成红色。

●结论: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少量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主要分布在
细胞质中,少量在细胞核中。

细胞中的糖类、脂质和无机物
一、糖类的种类和分布
二、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三、水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
●自由水和结合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血液凝固时,部分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

●自由水/结合水的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

四、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生理功能
★各种物质分解后所得物质归结:
彻底水解的产物:磷酸,脱氧核糖,碱基;初步水解的产物:脱氧核苷酸。

彻底水解的产物:磷酸,核糖,碱基;初步水解的产物:核糖核苷酸。

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磷酸,五碳糖, 碱基;初步水解的产物:核苷酸。

淀粉消化终产物:葡萄糖;水解终产物:葡萄糖;代谢终产物:22O 脂肪消化终产物:甘油+脂肪酸;水解终产物:甘油+脂肪酸;代谢终产物:22O
蛋白质消化终产物:氨基酸;水解终产物:氨基酸;代谢终产物:22O +尿素
酶消化终产物:氨基酸;水解终产物:氨基酸;代谢终产物:22尿素
酶的化学本质:蛋白质或;水解终产物:氨基酸或磷酸、核糖、碱基
五、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淀粉
1、实验原理:
▲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斐林试剂→(2O)砖红色沉淀(条件是水浴加热)
▲脂肪+苏丹Ⅲ→橘黄色(或脂肪+苏丹Ⅳ→红色)(使用50%的酒精的作用:洗去浮色)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不需加热;若反应后颜色不为紫色,而为蓝色的原因,可能是加入的4溶液过多,生成大
量的()2遮盖所产生的紫色】
2、操作过程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苹果和梨
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的乙液:0.05的4)
注意事项:①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②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
用;
③必须用水浴加热。

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2)脂肪的鉴定
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
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注意事项: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④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

颜色变化:橘黄色或红色
(3)蛋白质的鉴定
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
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的B液:0.01的4)
注意事项:①先加A液1,再加B液4滴
②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
颜色变化:变成紫色
(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常用材料:马铃薯
试剂:碘液
颜色变化:变蓝
随堂测试——能力提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