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宗教的认知和理解
什么是宗教?我归纳为:宗教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从仅仅是生存向社会属性出现后,自然的有意识地崇拜自然,是一种群体性的崇拜。
宗教是一种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宗教这个词源自哪里呢?在东方语言中,宗教本不为一联缀词,《说文解字》中提到:“宗者,尊祖庙也,宗教人士以宀从示。
”“示者,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
”这表示对神及人类祖先神灵的尊敬和敬拜。
“教”指教育、育化,上施下效,侧重在对神道的信仰,这一点反而与西方的宗教理解较为接近。
直至公元10 世纪,“宗教”一词才最先见于佛经,如《续传灯录》中:“吾住山久,无补宗教,敢以院事累君。
”这里的“宗教”指崇佛及其弟子的教诲,其意狭小而具体。
西方语言的“宗教”源自古罗马时代的拉丁语Religio。
古希腊人虽有表达对神的敬畏、虔诚及与之相关的戒律礼仪,却未形成宗教的特定概念。
奥古斯丁又在《订正》及《上帝之城》中使用Re-eligere 来表示人在信仰上的重新抉择及决断,人需要靠重新考虑和选择与神修好。
故Religio 一词在拉丁语的原意应为人对神圣的信仰、义务和崇拜。
然而不同的地域拥有不同的环境,宗教的发展也就不尽相同了。
就中国本土而言,最大的本土宗教就是一直在南方的道教。
道教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基础上,沿袭神仙方术、黄老道的某些观念和修炼方法,在东汉中后期形成的一种中国本土宗教。
该教奉老子为教主,《道德经》为主要经典,相信通过一定方法修炼后可以长生不
老,成为神仙。
道教对中华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性格、社会习俗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佛教也是中国的一大宗教,但并非中国的本土宗教。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博士求法说(公元前2年,西汉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王使者伊存口授佛经,故将这一年定为佛教正式入华之始。
)和明帝感梦说(公元64年,东汉明帝梦到头顶白光之金人入殿,大臣傅毅说此为西方佛陀。
明帝遂于67年遣使请大月氏国迦叶摩腾、竺法兰入洛阳,译《四十二章经》,佛教入中原)
佛教是释迦牟尼在公元前六世纪创立于古印度的宗教,强调通过一定的修行方式,使人圆满地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而达到彻底解脱。
佛教不仅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精密深邃的哲学体系。
佛教分为三大体系: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
佛教从前三世纪开始向外传播,逐渐覆盖了中亚、南亚、东亚大部分地区,对这些地区的精神文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成为代表东方文明精髓的世界宗性教。
佛教教义的精髓和核心被认为是缘起法又叫因缘法。
缘起,指的是一切现象皆因为一定的因缘而生起,因缘指的是原因和条件。
也就是把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生起,看做是一种相依、相缘、相资的关系,即互为依存、互为因果、互为条件的过程。
“此有则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则彼灭。
”
在古代和现代,宗教都是必不可少的。
古代由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浅显,畏惧自然界的各种神秘,不了解的物,将之归结于神,也
就应运而生了宗教。
现代,每一个人都需要信仰,无神论信仰科学,信神的就形成了宗教,宗教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唐僧就为翻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很多方面都与神灵息息相关这是因为传统的中国文化其实是神传文宗教是一种信仰,他的作用是将社会人心的道德水准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层次中,现代认为宗教是忽悠百姓的,其实这是一种别有用心的说法,当然也不排除社会上有些人打着宗教的旗帜招摇撞骗。
比如说:华伦功等等之类的。
而关于神的问题,由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有限,畏惧自然界的各种神秘,不了解的物,将之归结于神,也就应运而生了宗教。
而宗教本身所体现的神性就是在人类自己的身上,如果给“神”一个形象的话,那就是普罗大众,你、我、他、穷人还有国王。
然而宗教后来却成为统治者手中的工具,因为人类的劣根性,人类是人,同时也具有动物的本性,弱肉强食、虐占有、成为权威均是人性中一直都存在的,所以信仰就立即成为那些所谓强者钳制其他人的最好的工具,这些残暴的独裁者用强权独占了知识,然后用符号统治阶级利益的描述来合理化与美化其,不服从者就消灭之,这是人性中恶的那一面,而不是宗教本身。
外民族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基督教源于犹太教经典(分新约、旧约两部)。
前者是犹太教的经典,后者是耶稣笛子的福音书的汇编。
耶稣在历史上记载确有其人,本是犹太教的传教士,因对教义有新见解而自立教派收有门徒12,其中将基督教教义
广泛传播的是第12门徒保罗。
耶稣在思想上应该是一个很有见地的人。
他将犹太民族本民族神发展为全世界的神,并宣扬只有信教者都可以成为上帝的选民而进入天堂。
他宣扬的平等、自由、宽容、博爱的精神,一千多年后孕育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萌芽,并依然影响着世界。
基督教的基本信条包括原罪、救赎,与中国人信奉的人心本善的理论不同,基督教相信人性本恶、人类带有原罪,而这一理论被后来的哲学家发扬光大,解释了许多问题。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穆罕默德,因受天使召唤和神谕开始传教,并南征北战创立了盛极一时的伊斯兰政教合一的帝国。
政教合一依然是伊斯兰世界一个典型特征,宗教领袖对世俗生活的强大影响力至今还存在。
伊斯兰教笃信真主安拉,在很多方面和基督教相似甚至有人指出二者所信奉的应该是一个共同的神。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较早,中国的许多民族都是全民族的信奉伊斯兰教。
随着伊斯兰教帝国的征伐,伊斯兰教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在中国的新疆和西亚地区取代了佛教成为那里的最主要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