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名毕业生成功应聘名企启示录_个人简历2005年,中国高校将近400万人,其中黑龙江省的大中专生总数将超过11万人。
尽管许多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态度较为乐观,但黑龙江省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黑龙江省高校研究生就业签约率为5964%、本科生为3186%、高职高专毕为2413%,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据介绍,造成签约率低的原因有多种,但"高不成低不就"、"不懂得求职技巧"是带有普遍性的原因。
为此,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邀请了孙姝,现签约通用电气(GE);李磊,现签约宝洁(P G);姜吉涛,现签约西门子(Siemes);马爱萍,现签约中兴(ZTE);李占山,现签约一汽大众等五名成功应聘到世界知名企业就职的毕业生与学校内求职的学生座谈,让他们一起分享五人的成功应聘经验,并应用到的求职经历中。
话题一:今天,毕业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择业观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GE、ZTE、Siemes、P G等世界知名企业,无疑吸引着毕业生的目光,但这些单位的用人条件一般比较苛刻,而这五人是怎样成功入选的呢?采访中,他们告诉记者,首先是要有科学的择业观。
孙姝说:“首先要自我定位准确,每个人包括亲属都希望我们找个风光体面的工作,但前提是必须认清自己的能力,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首先要实现就业.而一旦认定自己能够胜任某项或者某领域的工作,就要自信的去应聘。
马爱萍认为:“现在那些所谓‘好’工作竞争都激烈,一定要有心理准备,降低期望值,保持一个良好的择业心态。
我感觉要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如果只图‘风光’和所谓的‘好’单位签约了,但工作和自己的兴趣相违背,那也是一件很郁闷的事情。
”这一点在姜吉涛那里得到共识:“比如我感觉自己适合搞技术,所以我树立的目标就是技术领域.结果进了Siemes的研发部门。
成功应聘到宝洁的李磊说:“当认定一个就业目标后,首先要了解这个企业的文化,看这个企业的文化是否适合你,我们应该找到一个自己目标和企业文化的契合点。
当你开始投简历找工作以后,通过网上或同学你慢慢就会知道你真正适合做什么。
”和其他毕业生一样,孙姝在毕业时也面临着迷惑和不解:“我们刚开始也是很迷茫,随着后来网上查询就会渐渐清晰起来。
说到这里,我想对大家说,现在大部分知名公司都有自己的网站,通过它你可以了解这个公司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人。
我GE管理培训生,我上他们的网站了解到管理培训生能力方面的要求,以及面试中常问的问题。
我从上届一个去GE的师兄那知道GE非常重视领导才能与团队合作精神后,我在面试过程中不断证明自己有这方面的能力。
”马爱萍说:“我的观点是,我们应该拿我们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或长处去拼,而不是那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去拼,那样你肯定不会有什么优势。
要利用自己的长处寻找理想的工作,用长处竞争胜券在握。
像李磊同学应聘的P G就不看专业,只要你够优秀都可以来,与专业无关。
他在电气学院毕业,也是成功应聘P G的唯一一个本科生,他成功的经验是‘虽然与我的专业一点关系都没有,但他们愿意要有工科背景的人。
我正是了解了这一点,才成功应聘的,这是拿长处竞争’。
”话题二:怎样抛出第一块"敲门砖":关于简历的话题形式各样的简历是毕业生与企业联系的第一块“敲门砖”,在大小求职招聘会上,简历成了企业对毕业生形成第一印象的关键因素。
成功应聘世界名企的五名毕业生有着各自的看法。
孙姝认为,简历一定要做得简明合适。
技术类企业更多希望了解毕业生的技术背景,所以应更注意突出研究的课题等技术方面的问题;管理类则偏重于毕业生参加的社会活动、社会实践;销售类则要求毕业生有相关的专业背景。
李磊说:“我觉得简历不是简单的罗列,要突出公司可能感兴趣的方面,另外,你的照片要尽量挑一张面带笑容的。
”“我着重说一下英文简历,我们千万不要只是把中文简历简单的翻译过来,另外就是一定要注意不要有语法错误,如果那样面试人肯定对你产生不好的印象。
另外,我想说的,也算是一个小技巧吧,我们要想简历命中率高,就要主动向接简历的人‘套词’,寻找他与自己的相似点,让他对你有一个深刻的印象,这样做不能说有多少好处,但肯定不会有坏处吧!”马爱萍道出自己的经验。
在简历的封面制作上,姜吉淘认为,简历的封皮一定要突出和公司背景相关的研究方向或者专业,不适合的尽量不要写。
“像我们是机械制造的,其实我们和机械电子的课题、研究方向基本没什么差别,但在封皮上写上‘机械制造’一般公司都不会感兴趣,后来我们干脆不写直接写研究方向。
当然有的女生可以在封皮上用自己的生活照。
另外就是用英文简历时一定要恰当。
我记得我在英文简历上想表达自己有进取心,用了‘Aressive’,当时面试官说这样用是不对的,这件事情告诉我,有些事情容易弄巧成拙。
”话题三:细节决定成败:面试要关注细节和其他毕业生一样,这五名毕业生非常看重来之不易的“面试”机会。
而各个企业也适应自己企业的特点规定了不同面试方式,如GE产品注重高新材料,比较看重毕业生的专业,喜欢用工科背景的毕业生,GE招聘的人以机械、材料和化学的居多,所以在面试时要问一些涉及到专业的内容。
孙姝讲述了一个关于面试的例子:“我经历的面试分两轮:每11个应聘者组成一个讨论小组,公司给定一个话题进行讨论,考验每个人的反映的专业能力,第二轮是一对二面试,是漫谈式的测试.我的经验是面试前一定要提前做准备,我给大家推荐《外企面试500题》,记得当时我准备了12页的回答,全部用英语准备的。
在第一轮讨论中,首先要非常自信,当然不能太嚣张,另外一定注意不要抢别人的话题或打断别人的讲话,这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再者,陈述要简单明了。
他们看的是你对问题的把握、分析和协调能力。
当时我们做一个游戏,联想你向爱斯基摩人推销冰箱。
当时分成两组,一组推销冰箱,另一组扮演爱斯基摩人。
我想说的是我们一定要注意细节问题,比如做完游戏后要自己整理地面。
这些试题看的不是结果,对于一个创造性的思维,公司更重视团队协作与创新。
”姜吉涛说:“我应对的面试是一些基本问题,比如职业规划,怎样处理与意见不合者的关系。
另外就是你的课题做的是什么,应用什么原理.主考官是两个德国人,所以我们要对公司比较了解,提前上网查资料并作成英文的。
”李磊说:“P G面试的每一步应该做什么,在公司网站上写得非常详细,按流程一步一步走下去就可以了。
我要说的是在面试过程中此文章共有2页1 2五年HR经验工作者续面试辅导之薪资谈判技巧.1很多候选人在我给他们推荐职位的时候, 通常会问我同一个问题:这个职位他们到底愿意给多少钱?我知道,薪酬是劳资双方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 而之前那些打官腔的行话,如:公司对薪资是保密的啊, 每个职位都会有它对应的薪资标准, 关键看你的能力在哪个级别范围内啊之类的话,我早已弃之不用了。
为了更好的打消他们的顾虑,我通常会这样对他们说:你谈技术,我谈薪水。
--为什么我敢这样打包票去帮我的Candidate 谈薪水呢?那是因为实际上, 薪资谈判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而且很多时候,我确实很怕候选人直接去跟客户谈薪水,很多的Case 没成功, 都是因为大家在薪水上面互相较着劲。
真的是公司给不起这个价吗?其实不然。
如果是优秀的人才,过五关,斩六将,已经到了谈判薪水的层面上,很多公司都是愿意重金聘请的,可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大家讨价还价, 最终却不欢而散呢, 其实问题就出在候选人的薪资谈判技巧上面了。
--那么,到底如何去提自己的薪资要求呢? --一、同级别的职位适度提升, 对于同等职位的跳槽, 基本上你可以要求在自己原有的薪资基础上提升20-30%,这个指的是Total 的税前工资,也就是说你就要计算清楚自己全年的收入,除了基本工资,还包括有奖金,补贴,福利,年底双薪等等。
拿着这些数据,你可以放心大胆坦然地去跟新东家提要求了。
记住你第一次说的应该是你最高的Level ,与此同时你要给自己定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大概是往下5%的浮动,这个依个人具体情况而定。
参照你的期望, 公司会给你开出一个适当的价格, 如果在你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希望你最好是不要继续再为了那个最高的Level 去斤斤计较。
如果远远低于你的期望, 你可以大胆的去问原因, 相信一般都是会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比如基本工资会低一些,大部分体现在奖金期权上面, 或者会安排一些免费出国培训的机会等等。
在这里我可以毫不偏袒地说, 假如他们的解释也不能让你满意,那么,你完全可以放弃这家公司,因为一定会有更好的机会在后面等你。
--二、跨级别的职位跨度提升,对于跨级别职位的跳槽,一般你可以要求30-50%的提升,同样也是Total 的。
这个一般适用于从一个成熟的大公司跳到一个同类型的小公司,而两个相同级别的公司是很少有这种跨级别的换动的。
比如公司在招聘一个经理级别的人, 一定会看你之前的管理经验和Title ,假如你的级别到不了,希望你不要漫天要价,除非你不是真的想进这个公司, 否则机会一定与你失之交臂。
在这里,我可以很肯定地说, 如果真的是合适的优秀人才,企业不仅会答应你的要求,甚至不用等你开口,会自动提出翻倍给薪水的。
--当然, 薪资水平也受地域限制, 对于跨地区的跳槽,具体情况也要具体分析,比如发达城市的薪资标准肯定比二线城市要高很多, 不可同日而语。
总之一条, 你期望的薪资要求要合情合理,不是企业到底能给多少,而是你自己到底值多少。
作为猎头,我希望大家都能“卖个好价钱”,因为你谈的越高,我拿的也就越多,让我们一起合理促进各个行业的薪资待遇的提升吧。
--好了,暂时写这些了,我会陆续继续补充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