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批而未供土地地上建(构)筑物处置意见》文件解读
为切实贯彻《自然资源部关于健全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的通知》(自然资规〔2018〕1号)等文件精神,促进批而未供土地的消化、调整、盘活、利用,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经县政府第24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印发了《隆尧县人民政府关于批而未供土地地上建(构)筑物处置意见》(隆政字〔2020〕4号)。
现就文件的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文件制定的基本情况
批而未供闲置土地的处置工作一直在开展。
为贯彻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加快批而未供土地处置,破解项目建设用地瓶颈,根据《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z2014 {62号)、《国务院关于税收等优惠政策相关事项的通知》(国发 z2015 {25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2016年11月4日)、《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关于健全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的通知》(自然资规 z2018 {1号)、《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房地产开发遗留问题的指导意见》( z2007 {-27)、《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违规出让土地问题分类处置意见》(冀国土资办字 z2016 {76号)及《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违规出让土地问题清理整改回头看工作质量的通知》(冀国土资办字 z2018 {52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出让管理的通知》(冀国土资办字z2018 {83号)等相关文件精神,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健全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的通知》(自然资规〔2018〕1号)关于农用地转用或土地征收经依法批准后,两年内未用地或未实施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有关批准文件自动失效;对已实施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因相关规划、政策调整、不具备供地条件的土地,经市、县人民政府组织核实现场地类与批准前一致的,在处理好有关征地补偿事宜后,可由市、县人民政府逐级报原批准机关申请撤回用地批准文件的规定,为加快政策落地,同时对批而未征未超过两年有效期土地的调整利用作进一步规范,制定本《意见》。
二、文件的主要内容
(一)土地出让涉及没收建(构)筑物的,土地出让时地上建(构)筑物与土地一并处置。
(二)拟出让土地时,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对土地进行评估;涉及地上建(构)筑物已没收的(已向财政办理移交手续),由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将拟出让地块函告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对地上建(构)筑物组织评估,委托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随土地一并处置。
对地上建(构)筑物未没收的,由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委托评估机构对地上建(构)筑物进行评估,与土地一并出让。
(三)出让起始价格由县政府参照土地及地上建(构)筑物评估价格评定。
(四)出让成交后,竞得人与建(构)筑物实际出资人一致的,不再收取建(构)筑物成交价款,只收取土地出让金,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建(构)筑物成交不纳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视为已交齐全部出让成交价款。
财政部门、自然资源
和规划部门与竞得人签订移交协议,将地上建(构)筑物无偿移交给竞得人。
实际出资人的认定,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东方食品城项目服务中心、项目所在地乡(镇)政府、招商引资引荐单位认定。
(五)其他企业或个人竞得的,竞得人按土地和地上建(构)筑物成交价款分别全额缴纳,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按招商引资政策和项目建设协议,一事一议,制定签约项目退出具体办法。
(六)不动产登记部门依据《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移交协议等材料办理不动产登记。
(七)本意见适用范围为:2019年4月30日前发生的未批先建涉及没收地上建(构)筑物的工矿仓储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对首次公开出让流拍的,地上建筑(构)物按违法建筑依法处置。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
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