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第一章导论※作业习题一、填空题:1、大多数宏观经济学家确信,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至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其他一些因素。
2、经济周期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宏观经济指标的波动来衡量。
3、失业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国外一些研究机构估计,失业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就会导致产出_________个百分点。
5、财政政策通过各级政府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对宏观经济的运行施加影响。
6、货币政策主要是指通过中央银行控制_________,进而影响经济运行的情况。
7、宏观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研究三种行为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三个市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行为方式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
8、古典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在一个社会中,_______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市场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变化使经济自动地回到由供给决定的自然水平,政府_______必要对经济进行干预。
9、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_______,并认为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着某种缺陷(如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不一定就能创造_______,而_______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决定着国民收入的波动。
凯恩斯理论也奠定了______________的理论基础。
二、选择题:1、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2、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3、如果2000年底的物价指数是125,2001年底的物价指数是139,那么,2001年通货膨胀率是:()A、4、2%B、5、9%C、6、25%D、11、2%4、假设一国人口为2000万,就业人数为900万,失业人数100万。
这个经济的失业率为:()A、11%B、10%C、8%D、5%5、下列哪一种排列是经济周期阶段的正确顺序:()A、扩张—顶点—收缩—谷底B、扩张—顶点—谷底—收缩C、扩张—谷底—收缩—顶点D、扩张—收缩—谷底—顶点三、判断题:1、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2、在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中,只计算有形的物质产品的价值。
()3、无论是商品数量还是商品价格的变化都会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
()4、平均物价水平向上运动称为通货膨胀,物价水平用物价指数来衡量。
()5、如果两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同,那么,他们的生活水平也就相同。
()6、即使在充分就业状态下,仍有失业存在。
()7、充分就业就是所有想要就业的劳动者都就上了业。
()8、正如储蓄流量等于财富存量的变化量,投资流量等于资本存量的变化量。
()9、自然失业率不是一个常数,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是波动的。
()四、计算题:1、已知1992年美国名义GDP为60202亿美元(基期),1993年名义GDP为63433亿美元,通货膨胀率为2、2%,求1993年实际GDP为多少?2、已知某国1980年价格水平为101、3,名义GDP为6000亿美元,在1980年到2000年期间通货膨胀率为5%,2000年名义GDP为10000亿美元,求该国2000年实际GDP比1980年实际GDP增加了多少?3、某人于2001年为购买住房向银行申请了10万元为期3年的住房公积金抵押贷款,年息为1、8%,则以后每年要向银行偿付多少钱?到3年后2004年,此人累计偿付多少?※讨论题:你认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思考题: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第二章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作业习题一、填空题:1、1986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编印了《国民经济帐户体系》,我们通常称为_____________体系。
2、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时,国民收入__________,但__________国民收入的构成,__________投资,__________利率。
3、投资和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是:随着利率的上升投资需求不断__________。
二、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
2、“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A、一定是对的;B 、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的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3、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
4、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2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B、12500亿美元和10500亿美元;C、2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D、75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
5、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三、判断题:1、政府的转移支付是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中的一部分。
()2、表明失业率和GDP之间关系的经验规律称为奥肯定理。
()四、计算题:1、假设某国某年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见下表)单位:10亿美元请计算:(1)国民收入;(2)国内生产净值;(3)国内生产总值;(3)个人收入;(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
2、设一经济社会生产六种产品,它们在1990年和1992年的产量和价格分别如下表:试计算:(1)1990年和1992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2)如果以1990年作为基年,则1992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多少?(3)计算1990-199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1992年价格比1990年价格上升了多少?3、根据下列统计资料(见下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及个人可支配收入(DPI)4、如果失业率下降3个百分点,实际GDP提高多少?增长速度是多少?5、在一个封闭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1400+0、8(Y-T),税收T=0、25Y,投资函数为I=200-50r,政府购买G=200,潜在国民收入为3750,求产品市场的均衡利率是多少?6、如果政府增加一百万的政府购买,会对公共储蓄、私人储蓄、国民储蓄和投资产生什么影响?如果政府增加一百万的税收,又会对上述变量产生什么影响?(假定MPC=0、7)※讨论题: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为什么估计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时通常使用实际GDP?※思考题:1、试述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之间的关系。
2、一个经济的产出水平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3、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完全竞争企业是怎样来决定它对生产要素的要求?4、当规模报酬不变时,国民收入的分配有什么特征?5、宏观经济中的产品和服务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如何实现均衡的?6、政府如果增加税收,会对消费、投资和利率产生什么影响?第三章经济增长※作业习题一、填空题:1、我们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更确切地说,用_______________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的情况。
二、选择题:1、下列哪一种情况不是人均生产函数的特征。
()A、随着人均资本存量增加,人均产量也增加;B、对于每一个既定的人均生产函数来说,技术状态是不变的;C、随着资本存量增加,人均生产函数向上移动;D、收益递减规律适用于人均生产函数。
2、稻田条件是()A、当资本趋向于零时,资本的边际产出趋向于无穷大;B、当劳动趋向于无穷大时,劳动的边际产出趋向于零;C、当资本(劳动)趋向于无穷大时,资本(劳动)的边际产出趋向于无穷大;D、A和B两项。
3、存在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条件下,资本稳态的条件()。
A、sf(k)=δkB、δf(k)=skC、sf(k)=(δ+n)kD、sf(k)=(δ+n+g)k4、在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不变条件下实现黄金律水平的条件()。
=δ;A、MPK=δ+n ;B、MPK=δ+n+g ;C、MPKD、MP=δ+g/n 。
K5、资本稳态取决于()A、储蓄率;B、折旧率;C、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增长率;D、以上各项。
三、判断题:1、人均生产函数说明了人均产量与人均劳动投入量之间的关系()2、如果一国增加人均资本量,它就可以沿着人均生产函数提高自己的人均产量。
()3、当一国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时,它的人均生产函数就会向上移动。
()4、当资本存量的稳定状态使长期总消费水平达到最高时,这时的稳定状态为黄金律水平。
()5、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认为,从长期看,由于市场的作用,经济总会趋向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
()6、索洛模型认为技术不变时,提高储蓄率可以实现长期持续的高增长率。
()7、索洛模型认为只有技术进步是一个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增长的源泉,能够推动产生和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
()四、计算题:1、设一个国家的总量生产函数是:y=(k)1/2其中y和k 分别指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
(1)如果储蓄率为28%,人口增长率为1%,技术进步速率2%,折旧率为4%,该稳定状态的产出是多少?(2)如果储蓄率下降到10%,而人口增长率上升到4%,其他不变,那么该国新的稳定状态产出是多少?(3)在条件(1)的情况下,确定黄金律稳态时的储蓄率是多少?2、在索洛模型中,设生产函数为y=f(k)=2k-0、5k2,人均储蓄率为0、3,平均折旧率为1%,人口增长率为2%,求:(1)使经济均衡增长(稳态)时的k值;(2)黄金律状态下所要求的人均资本量。
※讨论题:经济增长的源泉及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思考题:1、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目标是最大化长期消费水平,那么该国政策如何根据实现黄金律稳定状态的标准来判断储蓄的高低?2、评价一个国家通过经济政策影响国民储蓄率的两个主要途径的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