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药企业安全生产检查表现场部分
医药企业安全生产检查表现场部分
SH/T 3097-2017
第4.1.1条
4.易燃易爆和毒性危险化学品管道不应穿越与其无关的建(构)筑物、生产装置、辅助设施及仓储设施等。
GB50187-2012
第8.1.7条
5.跨越道路上空架设的危险化学品管道距离路面的最小净高不得小于5m。道路上方危险化学品管道不应安装阀门、法兰、螺纹接头等。
GB4387-2008
堆垛与柱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3m。堆垛与堆垛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m。
GA1131-2014
6.8
15.货架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不应遮挡消火栓、自动喷淋系统喷头及排烟口。
GA1131-2014
6.9
16.配电箱及开关应设置在仓库外。
GB50016-2014
2018版10.2.5
17.引进库房的电线应装置在金属或难燃硬质塑料套管内,严禁在库房闷顶架线。
GB 50351-2014
3.1.7
6.易燃易爆物料泵不得安装在防火堤内,且与储罐及周边建(构)筑物、设备设施等的防火间距应符合标准规定。
GB50016-2014
2018年版4.2.7
7.放空管应设置阻火器等阻火设施。
HG20571-2014
第4.1.11条
8.危险化学品储罐应设置储罐高低液位报警,采用超高液位自动联锁关闭储罐进料阀门和超低液位自动联锁停止物料输送措施。
GB50016-2014
2018年版3.3.4
5.甲、乙类中间仓库应靠外墙布置。中间仓库的危险化学品存放总量不宜超过一昼夜的量。
GB50016-2014
2018年版3.3.6
6.员工宿舍严禁设置在仓库内。办公室、休息室等严禁设置在甲、乙类仓库内,也不应贴邻。
GB50016-2014 2018版3.3.9
HG20571-2014
第4.2.10条
11.在罐区周边显著位置应设进入罐区须知和警示告知牌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三十二条
危
险
化
学
品
储
存
甲
乙
类
溶
剂
库
1.危险化学品应当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内,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645号修订
第24条
2.桶装、瓶装甲类液体不应露天存放。
GB50016-2014 2018版3.4.2
8.甲、乙类厂房(仓库)、可燃材料堆垛、液体储罐与架空电力线的最近水平距离应符合GB50016-2014的相关规定,不应小于电杆(塔)高度的1.5倍。G50016-2014 10.2.1
危
险
化
学
品
装
卸
1.乙、丙类液体装卸鹤管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8的规定。
WB/T1028-2005
第9.3条
18.甲、乙类仓库内严禁采用明火和电热散热器采暖。
GB50016-2014
2018年版
第9.2.2条
19.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仓库(中间仓库)应通风良好,排风系统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20.危险化学品仓库(中间仓库)应按相关标准的规定设置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防雷防静电装置、防爆电气设施、消防设施等。
GB50016-2014
2018年版3.3.5
3.变配电站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或贴临,且不应设置在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内。
GB50016-2014
2018年版3.3.8
4.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总控制室应独立设置,分控制室宜独立设置,当贴邻外墙设置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
7.有爆炸危险的危险化学品仓库(中间仓库)或仓库内有爆炸危险的部位宜采取防爆措施,设置泄压设施。
GB50016-2014
2018年版3.6.14
8.每座仓库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一座仓库的占地面积小于等于300m2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
GB50016-2014
2018年版3.8.3
9.散发较空气重可燃气体蒸气甲类厂房:
GB50016-2014
2018年版4.2.1注2
3.甲、乙、丙类液体地上式、半地下式储罐四周应设置不燃烧体防火堤,有效容量不应小于其中最大储罐的容量。
GB50016-2014
2018年版4.2.5
4.进出储罐区的管线、电缆穿过防火堤时,应采用不燃材料严密封堵。
GB 50351-2014
3.1.4
5.防火堤应设置不少于2处越堤人行踏步或坡道,并应设置在不同方位上。隔堤、隔墙应设置人行踏步或坡道。
GB17915-2013
5.1.1
5.库房堆垛下应有防潮设施,货架与库房地面距离一般不低于15cm。不应倒置。
GB17915-2013
5.2.2
6.堆垛高度应控制在:大铁桶液体,立码;固体平放不超过3m;大箱(内装坛、桶)不应超过1.5m;化学试剂木箱不应超过3m;纸箱不应超过2.5m;袋装3-3.5m。
3.甲、乙、丙类液体装卸鹤管与建筑物、厂内铁路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8的规定。
GB50016-2014
2018年版4.2.8
4.甲类仓库之间及与其他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5.1的规定。
GB50016-2014 2018版3.5.1
5.乙、丙、丁、戊类仓库之间及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5.2的规定。
GB17915-2013
4.1.1、4.3.1
2.应按不同类别、性质、危险程度、灭火方法等分区分类储存,性质和消防施救方法相抵的商品不应同库储存。
GB17915-2013
4.3.2
3.应在库区设置洗眼器等应急处置设施
GB17915-2013
4.3.3
4.入库商品应附有产品检验合格证和安全技术说明书,进口商品还应有中文安全技术说明书或其它说明。
GB50016-2014 2018版4.1.2
3.甲类仓库应为单层建筑,储存甲类液体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50㎡。
储存乙类液体的仓库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500㎡。
仓库内的防火分区之间必须采用防火墙分隔,防火分区间防火墙不应开设门窗洞口。
GB50016-2014
2018年版3.3.2
4.甲、乙类仓库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6.1.2
6.装卸甲、乙类物品时,操作人员不得穿戴易产生静电的工作服、帽和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严防震动、撞击、重压、摩擦和倒置。
《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第三十三条
危险化学品储存
溶
剂
罐
区
1.桶装、瓶装甲类液体不应露天存放。
GB50016-2014
2018年版4.1.2
2.甲、乙、丙类液体储罐防火堤外侧基脚线至相邻建筑的距离不应小于10m。
TSG R0006-2014
6.7.1
5.在检验周期内储存使用。
常用气瓶的检验周期为:一般气瓶(氧气、乙炔)每3年检验一次。惰性气体(氮气)每5年检验一次。超过30年应按报废处理。
TSG R0006-2014
7.4.1
6.易燃易爆、有毒气体气瓶间应设置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氧气和惰性气体库房设氧气浓度检测报警装置。
剂
回
收
1.甲、乙类作业场所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有爆炸危险的作业厂房或厂房内有爆炸危险的部位应采取防爆措施,设置泄压设施。
GB50016-2014
2018年版3.3.4、3.6.2
2.员工宿舍严禁设置在作业厂房内。办公室、休息室严禁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确需贴邻布置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爆墙与厂房分隔,并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4.4.1
12.入库商品应附有产品检验合格证和安全技术说明书,进口商品还应有中文安全技术说明书或其它说明。
GB17914-2013
5.1.1
13.库房内储存物品应分类、分堆、限额存放。每个堆垛的面积不应大于150㎡。库房内主要通道宽度不应小于2m。
GA1131-2014
6.7
14.堆垛上部与楼板、平屋顶之前的距离不小于0.3m。物品与照明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m。物品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m。
GB50016-2014
2018年版3.6.8
3.6.9
5.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蒸气)的甲类厂房应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厂房内不宜设置地沟,确需设置时,其盖板应严密,地沟应采取防止可燃气体(蒸气)在地沟积聚的有效措施,且应在与相邻厂房连通处采用防火材料密封。
GB50016-2014
2018年版3.6.6
①应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
②厂房内不宜设置地沟,确需设置,盖板应严密,与相邻厂房连通处防火材料密封
GB50016-2014 2018版3.6.6
危险化学品储存
甲
乙
类
溶
剂
库
10.甲、乙、丙类液体仓库应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
GB50016-2014 2018版3.6.12
11.库房周围无杂草和易燃物。
GB17914-2013
6.厂房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
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00m2且同一时间作业人数不超过5人;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m2且同一时间作业人数不超过10人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
GB50016-2014
3.7.2
7.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13
2.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m)应符合GB50016-2014 表4.2.1的规定。与其泵房、装卸鹤管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7的规定。与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7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