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阳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信阳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信阳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64项,含扩展名录1项,一、民间文学,17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单位 1、 ?—6 香稻丸的传说 ,息县,2、 ?—7 民间歌谣 ,息县,3、 ?—8 信阳毛尖的传说 ,信阳市,4、 ?—9 董督堂免麦粮 ,平桥, 5、 ?—10 亡羊补牢 ,平桥, 6、 ?—11 太子城的传说 ,平桥, 7、 ?—12 负函城的传说 ,平桥, 8、 ?—13 叶公问政 ,平桥, 9、 ?—14 乌龙集传说 ,淮滨, 10、 ?—15 楚相孙叔敖的故事 ,淮滨, 11、 ?—16 淮河歌谣 ,淮滨, 12、 ?—17 皇姑山传说 ,固始, 13、 ?—18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光山, 14、 ?—19 子路问津的传说 ,罗山, 15、 ?—20 花山的传说 ,光山, 16、 ?—21 东岳寺的传说 ,光山, 17、 ?—22 二龙戏珠的传说 ,光山,1二、民间美术,7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单位 18、 ?—2 淮滨泥塑——小叫吹,淮滨, 19、 ?—3 固始刺绣 ,固始, 20、 ?—4 固始染布衣花 ,固始, 21、 ?—5 叶雕 ,商城, 22、 ?—6 河口古戏楼 ,罗山, 23、 ?—7 定远黎士序亭 ,罗山, 24、 ?—8 柳林老街 ,浉河,三、民间音乐,3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单位 25、 ?—7 浉河民间吹打乐 ,浉河,26、 ?—8 道教民俗礼乐 ,平桥, 27、 ?—9 闹台锣鼓 ,光山,四、民间舞蹈,14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单位 28、 ?—9 春牛舞 ,潢川,,商城,229、 ?—10 卖花 ,潢川, 30、 ?—11 拣棉花 ,潢川, 31、 ?—12 十把扇子 ,潢川, 32、 ?—13 火伞 ,潢川, 33、 ?—14 旱船 ,潢川,,光山, 34、 ?—15 商城花伞舞 ,商城, 35、 ?—16 商城花挑舞 ,商城, 36、 ?—17 信阳龙灯舞 ,商城, 37、 ?—18 大头和尚逗柳翠 ,商城, 38、 ?—19 信阳高跷舞 ,平桥, 39、 ?—20 信阳竹马舞 ,光山, 40、 ?—21 信阳狮子舞 ,光山, 41、 ?—22 九连环 ,息县,五、民间戏曲,6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单位 42、 ?—5 息县皮影戏 ,息县,43、 ?—6 平桥皮影戏 ,平桥, 44、 ?—7 光山皮影戏 ,光山, 45、 ?—8 地灯戏 ,新县, 46、 ?—9 花篮戏 ,商城,347、 ?—10 嗨子戏 ,潢川,六、民间曲艺,3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单位 48、 ?—3 光州渔鼓 ,潢川,49、 ?—4 地灯 ,潢川, 50、 ?—5 大鼓书 ,息县,,平桥,,光山,七、民间手工技艺,8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单位 51、 ?—4 手工制作古秤技艺 ,潢川, 52、 ?—5 空心贡面制作技艺 ,潢川, 53、 ?—6 罗山大肠汤制作技艺 ,罗山, 54、 ?—7 油酥馍制作技艺 ,息县, 55、 ?—8 乌龙酒酿造工艺 ,淮滨, 56、 ?—9 皮影制作技艺 ,光山, 57、 ?—10 息半夏泡制技艺 ,息县, 58、 ?—11 中医针灸技艺 ,平桥,4八、民间习俗,1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单位 59、 ?—2 放河灯 ,淮滨,九、民间信仰,4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单位 60、 ?—2 观音山庙会 ,商城,61、 ?—3 三教洞庙会 ,商城, 62、 ?—4 亮山观音寺庙会 ,固始, 63、 ?—5 猪山寺庙会 ,光山,第一批信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1项,民间美术64、 ?—1 信阳剪纸,平桥、固始、息县,5信阳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简介1、香稻丸的传说,息县,河南省息县香稻丸种植地为息县项店镇和夏庄镇~总面积150平方公里。

据历史记载~息县香稻丸早在宋朝就有栽培~明清两朝列为宫廷贡品。

系著名地方特产。

息县香稻丸曾在美国的旧金山多国商品的赛会上展销。

2、民间歌谣,息县,息县民间歌谣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现收集整理出近200余首。

这些优美动听的歌谣~反映的既有历史的变迁~有爱情的故事、有生活的苦与乐,既反映当地的风俗人情、又有赞颂美好山河的章篇,既有伸张正义的呐喊、又有爱国爱民的赞歌。

3、信阳毛尖的传说,信阳市,中国是茶之故乡。

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信阳自古盛产毛尖茶。

在信阳茶乡~茶姐画眉的神话故事世代相传。

这个神话故事在北京《民间文学》发表后~已在浙江、上海、北京、河南书刊转载~在信阳南湾湖茶岛~“茶之韵”茶文化主题公园皆有雕塑——“茶姐传茶”。

在茶乡茶文化传承产生较大影响。

4、董督堂免麦粮,平桥,赵洼村张寨组庄南头有一座督堂坟~提起督堂坟~这里6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董督堂免麦粮。

董督堂免麦粮的故事~在信阳方圆百余里妇孺皆知。

五百多年来~人们世代相传~经久不衰。

董督堂~名董威~字重夫~明正德年间信阳县长台关西八公里的姜洼,今平桥区长台关乡赵洼村张寨组北的姜洼,的一穷苦农户家庭~他幼时刻苦读书~庚子年,1540年,中举人~辛丑年中进士~历任魏县~邯郸知县~监察御史。

修京都重城~巡监两浙~任大理~抚真定~延续~招降一千六百余人。

总督川、广、湖、云、贵~平叛苗三十六处~《平苗军功录》有传。

5、亡羊补牢,平桥,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大臣名叫庄辛。

一天~庄辛听说:城门口西有一户姓刘的人家圈养了一群羊~在夜里被狼叼走了一只。

听到此消息后~庄辛就到刘家察看。

庄辛看到羊圈已破了个大窟窿~临走时就对刘老汉说:你得把窟窿堵上并加固~不然羊还会被狼叼走。

刘老汉没有听庄辛相劝~第二天~当庄辛又来到刘老汉家时~刘老汉难过得说~没有听您的话~昨夜又被狼叼走了两只羊。

庄辛劝说:虽说已经丢了三只~但是你现在把羊圈堵上还不算晚。

刘老汉听后马上就把羊圈修补加固。

从此~羊再也没有丢失。

后来~庄辛以此故事劝楚襄王改革国政。

6、太子城的传说,平桥,相传申伯,周太子的姥爷,筑以居周太子宜臼~所以叫“太子城”。

宜臼的父亲周幽王荒淫无道~终日贪念女色~7不理朝政。

太子宜臼离开镐京出奔申~宜臼到申国侯~申伯特意修筑了一座城给其外孙宜臼居住。

后来幽王欲杀宜臼~召宜臼回都~申伯不允~幽王领兵伐申~申伯联络曾、吕等国出兵~会和犬戎夹击幽王~杀幽王于骊山下~迎太子宜臼登位~即周平王。

7、负函城的传说,平桥,负函城,即今河南信阳城阳城, 原名榭城~相传是楚国三公子之一的叶公收容陈蔡难民而建立的一个小镇~后来逐渐扩大~成为城墙高筑的军事要塞和庞大的楚国王城。

楚昭王时期~左司马畈率十万申息之师灭掉了夷虎、考虑向北方进攻~称霸天下~左司马畈、申公寿余、叶公诸梁三公子蔡国聚兵榭城~大力加强这个军事要塞建设~把榭城改为负函城。

8、叶公问政,平桥,叶公原姓沈~名诸梁~字子高~楚国贵族。

叶公理政~事事公开。

慎刑罚~薄赋税~被民众称颂。

孔子觉得应将叶公树立为“仁政”榜样~他便来到楚国的负函城~当时叶公沈诸梁、左司马畈、申公寿余三公子同守负函城~孔子的到来~令叶公大喜。

叶公马上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方略。

9、乌龙集传说,淮滨,淮滨县为什么原来叫乌龙集。

乌龙集前身叫符家店~因符姓的人口多而得名。

传说有一年淮河来了一条乌龙~为沿淮群众排忧解难~突然有一天又来了一条大白龙~为非作歹~8残害人民。

最后两条龙展开激烈地拼搏~乌龙战胜了白龙。

而乌龙也壮烈的死去。

当地人民为纪念乌龙为民除害的英雄事迹就把符家集改为乌龙集。

10、楚相孙叔敖的故事,淮滨,淮滨县期思镇是孙叔敖的故乡。

本篇故事包括“寝野歧蛇”、“老者独吊”、“救驾庄王”、“贱人贵马”、“威慑水怪”、“优孟衣冠”等故事组成。

充分彰显孙叔敖大智大勇清正廉洁的丰功业绩~被后人津津乐道。

11、淮河歌谣,淮滨,淮河自古流传许多优美动听的歌谣。

其内容反映的既有历史的变迁~又有征服自然的经验,既有爱情的故事、又有生活的苦与乐,既有当地的风俗人情、又有美好山河的诗篇画卷,既有伸张正义的呐喊、又有爱国爱民的赞歌,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12、皇姑山传说,固始,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考察官吏~体察民情~行至固始县武庙集乡锁扣~朱德照家~由于连日劳碌~乾隆病倒~得到了朱德照之女凤姑精心照料~乾隆康复后~封凤姑为皇姑。

皇姑去世后~所葬之地为皇姑山。

13、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光山,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十月十八日~年仅六七岁的司马光在和小伙伴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时~集中生智、沉着勇敢的搬起石头砸开缸~救出了溺水的小伙伴。

司马光砸9缸的故事世代相传~传遍了全中国。

14、子路问津的传说,罗山,相传孔子的弟子子路在周游列国时在此迷路~随向当地农夫请教的故事传说。

15、花山的传说,光山,在河南省光山县的西南部有一个红色名村叫花山村~村内主公路旁有一座土石相间的高山叫花山~山顶上建有一围寨~这就是鄂豫皖苏区史上赫赫有名的花山寨,红25军长征前夕~在此召开了决策长征的著名的“花山寨会议”。

这里还流传着红军“鲤鱼退敌”的故事。

每当旅游者瞻仰这块红色圣地时~当地人们就情不自禁讲起了花山由来的美丽传说。

16、东岳寺的传说,光山,很久以前~一位从湖北不兰山寺外出化缘的方丈~徒步去洛阳白马寺朝佛~路上经过河南省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境内~盛夏酷暑~身子感到疲乏。

望见河对面有一片瓜园~看瓜的老农就递给了方丈一个西瓜解渴并邀请方丈在此休息。

方丈在梦中朦朦胧胧见到五只张牙舞爪的猛虎~起床后并没急忙赶路~而是沿周边巡视一圈~对老农说:“这里山环水绕~五座山头朝向这里~恰似五虎~正应验了贫僧的夜梦。

由此可见~这里是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呀?施主何不在此建一座庙宇~享受四方香火。

”后来~老头的儿子金榜题名~中了状元~做了大官。

种瓜老人在临终前~给状元儿子讲了10与方丈的遭遇一事~后来这个状元就在瓜棚地里建一座寺庙~供奉如来佛祖和东岳大帝神像~取名叫东岳寺。

17、二龙戏珠的传说,光山,很久以前~今河南省光山县文殊乡东岳寺一带~自然灾害频繁~十年九不收~百姓苦不堪言。

有一位高僧来东岳寺讲经传道~发现此事后~给百姓指点:“可求助玉帝解难除灾”。

于是~当地百姓就聚众摆案上香玉帝~乞求解除年年旱涝之苦~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传旨~追查东岳寺一带连年受天灾的原因~才发现:负责东岳一带行雨的两条幼龙贪玩~没有按时令行雨。

所以就出现长时间大旱的现象。

玉帝、王母娘娘为了严肃宫廷天律~传旨将两条幼龙贬下人间~将功赎罪。

于是~两条幼龙就降落东岳寺两旁~龙头相互靠吻~龙尾深入山沟中。

后来~化为今天的东岳冲上游的两条小河~既“左青龙河”和“右青龙河”,一颗宝珠也同时落在龙头的上方~化为今天的东岳冲旁边的“小泰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