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命题真没想到作文800字【篇一:真没想到作文】真没想到“耶!真是太棒了!没想到,真是没想到!”我高兴地大声拍手叫好。
因为我今天遇上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三连喜。
今天上午,我做完了老妈布置的定量作业后,觉得很无聊,突然想到可以玩会儿电脑。
于是,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冲到电脑前,一招“猴子捞月”,便把电脑打开了,开始了我的“黄金欢乐时光。
”我双击打开了网络连接,照常进入“创网”遛遛(读者:等等,先解释一下“创网”是什么),什么什么,我没听错吧?竟然有人不知道“创网”的鼎鼎大名(太喜欢“创网”了,所以这么说)。
“创网”就是杂志《创新作文》的官方网站呀!我熟练地输入帐号和密码,登录后无意间瞟了一眼“创网”个人档案,突然发现我的等级从“白丁”升级到“见习作者”,激动地手舞足蹈起来;忽然,有一股奇怪的力量吸引我点开“我的作文本”,呀!又一个惊喜映入我的眼帘,我的作文――《寒假四味曲》被周.com评为“精华文章”了;我忍住惊喜的心情,照例去文学社看看有什么新消息,看到一条消息上写着“恭喜潇潇小子……”,我怀着好奇点开看,上面的消息令我大吃一惊,我竟然被选为文学社副社长了!为了证实这条消息的可靠性,我返回文学社大厅,看见副社长的位置上赫然写着我的“创网”名――“潇潇小子”,是不是在做梦?是不是眼花了?我真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的,用力掐了掐大腿,又使劲揉了揉眼睛,再瞪大眼睛瞧瞧,没错!我被选为文学社副社长了!这既不是在做梦也不是眼花,顿时,我心中百感交集:惊喜、兴奋、激动……,该向谁报告这些意外的惊喜呢?对了,告诉妈妈。
我立刻拿起电话向妈妈发出捷报:“妈,我“创网”里的等级已经升为?见习作者?,作文被老周评为?精华文章?了,还当上了文学社的副社长呢……”。
我的话还没说完,电话又飞出了个没想到……“谁让你玩电脑了?不是告诉你了,玩电脑必须打电话经我同意才行吗?”我晕…… 真没想到……自从搬了家,我的心情就特别愉快。
房子在三楼,三室一厅,而且楼道一楼拐角处有一个空档,正好放我的自行车,不大不小,只够放一辆,这个“宝地”是我发现的,所以“所有权”也就归我了。
当然,有时我回家迟了,“宝地”也就被别人的自行车给“占领”了,我自有我的办法——总是把“侵占者”的车气给放掉。
几次下来,没车子敢放这儿了,于是我的自行车就可以安安稳稳地放这儿了。
一天,中午放学回家,我看见一辆破旧的红色自行车“占领”了我的地盘,我三下五除二就把它他的车气给放了。
可晚上回来,发现那辆车子还在那儿,而且气也打足了。
后来,我才知道,这车是二楼一个女孩子的,而且她爸爸还会修车。
我气急了,仍旧采取“放气”政策,可车子的主人似乎不气也不恼,车子仍旧放在那儿。
一次我干脆把车子拖出来,扔在大楼外,可那小女孩还真跟我对上了,又把车子放回了原处。
又是一次中午放学,我看见那儿放了一辆崭新崭新的变速车,我估计是那小女孩重新换了一辆车。
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心想:你真行,看我今天不把你崭新的刹车线剪断才怪呢。
走进家门,发现姑姑在我家,我也没心思跟姑姑“侃”了,一直在想怎么“修理”那辆车,下午上学时,我把老虎钳装进了书包,走到一楼,私下里看看没人,便用最快的速度剪断了那辆车的刹车线。
晚上回来果真没看见它了。
嘿,八成是拿出去修了吧。
一进家门,就看见姑姑在哭,我连忙去问怎么回事。
姑姑说“你妈妈留我在你家吃晚饭,她要去买菜,我便把我的自行车给她骑,可不晓得哪个缺德鬼把我自行车的刹车线给剪了,害得你妈骑到半路,车子刹不下来,出事了……我整个人都傻了,害怕的问“您车子放哪的?”“就放在一楼空档里的,还好你妈只是跌到腿,要真出了什么事,我跟那缺德鬼没完!”真没想到,我破坏的竟是姑姑的车子,害我妈妈受了伤,真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呀,我整个人倒在床上,书包里滑出那把老虎钳……真没想到,唉……真没想到家乡变化这么大我的家乡在四川省的一个小镇(宝轮镇)上,那里有一条清清的河叫清水河。
今天,我和姥姥吃过饭去那里散步,当我走到清水河河岸时,见到的是如公园一般迷人的景象。
小草在花坛里井井有序的生长着,两边是一排排整齐的树木,花坛中五颜六色,百花齐放,远远望去,有如一张张彩色的地毯,色彩斑斓,美丽无比。
每走一段路,就有一座座精致的小亭子,亭子是用木头搭的,坐在里面十分舒心。
看到这一切不禁让我想起以前这里坎坷不平的石土路,家乡的变化可真大呀!从前,清水河河岸只有一堆堆无规则的乱石和一些与垃圾混杂在一起的沙子,一抬头,视线却被眼前的挖沙机挡住,听见的是“轰隆隆”机器发动的声音。
此时,我的家乡像一幅幽雅的画卷,她是那些建设者们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所绘画的,我们要爱护这里的一草一木,让我的家乡永远美丽和谐。
【篇二:6“优秀作文”没想到真没想到2800】【2016年中考语文作文题】题目:没想到,真没想到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没想到,真没想到王彦敏夏天,闷热无风的夏天。
公交车就像一个巨大的蒸笼,把人们封闭起来。
汗液味,女人身上的香水味,还有孩子手中新买的玩具散发出来的塑料味,夹杂在其中,令人厌恶。
车内的空调只能让它周围的人感到一丝丝凉意,坐在后面的人只能打开窗,感受着一波波夹杂着热气的风。
车内的人们昏昏欲睡,像是要用睡眠来忽略炎热。
在这种昏昏欲睡的气氛中,其中一个人颇为显眼:他穿着一件黑色t 恤衫,留着寸头,脸颊上有一道显眼的疤痕,似乎是刀伤,显得很可怕。
他端坐在座位上,用锐利的目光扫视着车内的每一个人------好像是在看人们手中的手机,又好像是在看他们扔在座位旁的包。
司机看了看电子表,自言自语道:“还有五分钟。
”这时,上来了一个女人,炎热的天气,流出的汗水都把她的妆弄花了。
她左手拿着一个手包,右手拉着一个行李箱,女人上了车,开始拉行李箱,但是行李箱好像太重了,女人拉了好几下都没有拉上来。
这时,那个脸上有刀疤的男人站起来,走向女人。
与此同时,另一个男人也走向女人。
“我帮你吧!”女人抬起头,看着面前的男人:清瘦的身材,白衬衫牛仔裤,戴着一副眼镜,正对女人儒雅地微笑,连镜片反射出来的光芒都让人感到没那么刺眼了。
女人对他笑了笑:“不用了。
”眼镜男并没有放弃:“还是让我帮您吧!”这边还在交谈着,那边,刀疤男的手已经握住了行李箱的提手。
女人警觉地问:“你想干什么?”刀疤男看着女人:“我只是想帮你提一下行李箱。
”女人默不作声地挡住了箱子:“不用了。
”转头对眼镜男说,“还是你帮我吧。
”眼镜男拉了几下也没拉上来。
司机对他们几个不难烦地喊道:“要上赶紧上,别老开着车门,这大热天的??”在一旁站着的刀疤男默默地用力一拽,行李箱上车了,然后推到女人身边。
公交车开动了。
女人坐在眼镜男旁边,开始闲聊起来。
女人说,自己是外地的,刚下火车,这次是来看望上大学的女儿。
说着说着,女人疲乏了,便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打盹。
眼镜男见女人闭上了眼,看着女人膝上敞开的手包,里面露出一迭百元大钞和一部手机。
眼镜男迅速地拿出这些东西,塞进了自己的裤兜,然后若无其事的看看四周,放心地装作睡觉。
很快到站了,人们陆陆续续地走到后门下车。
刀疤男敏捷地一闪身,穿过人群挡在门口。
“你干什么啊?下车啊!”人群中发出喊声,不满的目光盯着刀疤男。
“他偷了东西。
”刀疤男指着面前的眼镜男。
“你胡说什么?我怎么会偷东西?”眼镜男急于辩驳。
“就是啊。
这小伙子看起来是个好人啊。
”一个坐在后排的老太太说。
其他人附和:“就是啊,我看,你才不像好人呢。
”“是啊,瞧脸上这疤,怪吓人的??”刀疤男像是没有听见人们的议论,他扯过眼镜男,开始翻他的衣袋。
“哎,你干什么啊你,还有没有道德了?”“人家小伙子怎么你了,你无缘无故翻人家衣袋?”在围观群众的指责中,刀疤男翻出了女人的手机和那一迭钞票。
女人看到手机,心里一惊,忙打开自己的手包,果然,手机和钞票都不见了。
眼镜男笑了,拿过刀疤男手中的手机和钞票,递给女人:“大姐,以后可要看好自己的包啊。
”“这次就算是个教训,以后也不会让小偷不知不觉偷你的东西了吧!”刀疤男也笑着,把行李箱推给女人。
“大家也要记得看好自己的东西啊!很多时候是安全意识太差,才导致小偷有机可乘。
”眼镜男转身对前排的一个人说:“喂,记者同志,这回的安全防范现场录像成功了吧?”大家一起看去,前排的记者举起了摄像机:“成功成功!这回录制没问题!观众们看了会增强防范意识的。
”看着下车远去的两个人,有人拍了拍脑门:“哎呀,我想起来了,那脸上有刀疤的,不是警察局的李大队长吗?”“就是前一阵和歹徒搏斗,上电视的那个?”“对啊,就是那次搏斗脸才受伤的??”看着人们远去的身影,坐在后排的那个老太太十分感慨:“没想到,真没想到??”点评:俗话说,人不可貌相,可惜社会上有很多人以貌取人。
本篇小说就是讽刺了以貌取人的现象。
小作者巧设悬念,一步一步抖出“包袱”,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原来眼镜男和刀疤男都是警察,公交车上偷窃和抓贼的一幕是在录制公益节目,在波澜起伏中,两位敬业尽责的好警察形象跃然纸上。
没想到,真没想到杨顺发姥爷给我讲过一个古诗,虽然听起来可能带有一些虚幻色彩,但却是真实发生过的。
姥爷二十多岁时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每次上班之前都要吃一家面馆的面,因为这家的面实在是好吃。
面馆叫什么他忘了,只记得老板姓李,是一位和气的老人。
姥爷去吃面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和李老板熟悉了。
后来,不知道从哪来了一个乞丐------当时乞丐挺我姥爷说也常见,但他这种死皮赖脸的乞丐倒不常见。
这个乞丐刚到面馆时,他站在门口望了望里面吃得正香的客人,李老板看着他挺可怜,便端出一碗素面捧到他面前:“吃吧。
”那个乞丐眼只看着那没放肉卤的素面,连头都不抬,用他那脏兮兮的手直接拿过来往嘴里猛塞。
李老板笑了笑,像仆人一样收拾着乞丐留下的空碗,而那乞丐却连声“谢谢”也没说,吃完就走了??姥爷讲这个乞丐如何如何吃面时,我甚至有些同情。
但是并没有完,乞丐之后的做法让我对他的同情变成了愤怒------之后,那个乞丐像个癞皮狗一样,每天中午都蹲在面馆门口,而李老板每次都像佛祖一样“普渡”他。
这好像成了习惯。
我心想,这个乞丐肯定得把面馆吃穷喽。
后来,面馆的确有一阵不景气,顾客少了,冷冷清清的,有一天??“你为什么不给我面!”乞丐用脏兮兮的手指着李老板骂骂咧咧。
根据姥爷回忆,当时好像是李老板没有给他面吃,乞丐在门外大骂了很久,引得附近很多人来看热闹。
“最近我们真的不景气,等过几天行吗?”李老板好声好气地解释,解释得口干舌燥,乞丐还是不肯罢休。
“我管他娘的什么气的,赶紧给我吃的!”乞丐毫不客气地伸出手指指着锅里翻滚的饺子:“这次我吃饺子!”随后大摇大摆地坐在面馆最醒目的位置上。
一旁的姥爷气得直跺脚,挽起袖子想把那个乞丐就出来打一顿,但李老板摆了摆手,给乞丐捞了满满一大碗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