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项目测量员操作手册

建筑工程项目测量员操作手册

前言为明确、规范土建工程放线的标准动作,提升土建工程放线精度;提高放线质量管理水平和测量工作效益,保证放线的正确性、精确性,杜绝因放线失误造成返工的质量事故;实现放线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常态化;达到以线控制施工过程的目标。

同时为工程测量工作提供技术标准和技术依据;为工程测量工作检查验收评价提供依据。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98-2009、《建筑施工手册》,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民建工程测量的实践经验,吸收了民建工程测量的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编制而成。

文中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表示严格,正常情况下都这样做,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表示允许稍有选择,有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用“宜”,反面词用“不宜”或“不得”。

前言 (I)第1部分项目测量工作的管理要求 (1)第2部分项目测量仪器的管理要求 (3)第3部分项目测量工作操作指南 (6)3.1进场后施工测量前期准备工作 (6)3.1.1施工测量资料的收集、分析 (6)3.1.2测量工具的准备 (7)3.2测量的基本方法 (8)3.2.1平面位置的测设 (9)3.2.2高程测量与已知高程的测设 (11)3.3控制测量 (15)3.3.1甲方提供控制点的交接与复测 (16)3.3.2场区控制网的建立 (17)3.4建筑施工场地测量 (21)3.4.1用地红线、建筑红线、建筑轮廓线的测设 (21)3.4.2场地原始地貌地形测量 (21)3.4.3场地布置测量 (22)3.5基础施工测量 (23)3.5.1桩基础施工测量 (23)3.5.2基础开挖施工测量 (24)3.5.3基础施工高程控制 (26)3.6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27)3.6.1轴线竖向传递测量 (27)3.6.2高程竖向传递测量 (34)3.7建筑装饰施工测量 (37)3.7.1二结构施工测量 (37)3.8变形监测 (38)3.8.1变形监测控制测量 (39)3.8.2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40)3.8.3场区变形监测 (41)3.9测量资料管理 (45)3.9.1工程资料 (45)3.9.2非工程资料 (45)第4部分附录 (47)附录A 工程测量资料 (47)附表一:建筑物定位测量记录表 (47)附表二:楼层放线测量记录表 (48)附表三:基槽验线记录表 (49)附表四: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表 (50)附录B 非工程资料 (51)附表一:测量器具台账 (51)附表二:测量器具维修台帐 (52)附表三:测量仪器保养记录 (53)附表四:基坑(边坡)水平(沉降)位移观测记录表 (54)附表五:高支模监测记录表 (55)附表六:塔吊监测记录表 (56)附表七:脚手架变形监测记录表 (58)附表八:水准测量记录表 (60)第1部分项目测量工作的管理要求为明确、规范土建工程放线的标准,提升土建工程放线精度;提高放线质量管理水平和测量工作效率,保证放线的正确性、精确性,杜绝因放线失误造成返工的质量事故;实现放线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常态化。

项目以下关键部位测量工作须报分公司科技部进行复查验收:1、甲方移交项目场区测量控制点须提前半天通知公司科技部,科技部将派人参与交接与复测;复测结束后项目测量员应在一个工作日内将复测结果以书面形式报监理、甲方签字确认。

签字确认后必须将文件的复印件报公司科技部存留。

2、项目建立的场区测量控制网,包括平面测量控制网和高程测量控制网需报公司科技部派人复测,复测合格后方可使用;项目测量员应在一个工作日内将场区控制网以书面形式报监理、甲方签字确认。

3、项目部必须对甲方移交的场地标高进行全面复测,复测无误后方可签字确认,并将场地标高签字确认文件的复印件报公司科技部存留。

复测时应提前一天通知公司科技部派人参与。

4、项目部放样的第一批孔桩应在开孔前通知公司科技部派人进行复测,复测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项目测量员应对所有孔桩进行复核,公司科技部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后续孔桩进行抽复。

5、第一块垫层浇筑完成后,项目部完成垫层上放样的轴线后应通知公司科技部派人复测,复测的内容包括轴线及垫层面标高。

6、第一块地板浇筑前,项目技术部应对所有的墙柱插筋进行复核,公司科技部将派人参与抽复。

7、塔楼施工到转换层,墙柱插筋定位完成后,公司科技部将派人参与复核;项目技术部应对所有的墙柱插筋进行全面复核。

8、塔楼施工到±0.00时,应通知公司科技部派人复测±0.00的标高,以后每6层复测一次标高及轴线。

9、塔楼标准层预留的放线洞应在施工前设计好,设计完成后必须报公司科技部审核,审核后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预留。

10、砌体施工前,项目测量员应严格对每层的结构标高进行复测,确定该层的建筑(结构)“一米线”,并将其引测到电梯井内,并通知公司科技部派人对其抽复。

11、建筑物测量放线记录必须按照规范(方案)要求制作;建筑物测量放线记录签字完善、保存完整,公司科技部将每月对资料进行检查,对于不按照的规范(方案)要求进行观测的项目根据资料缺失的严重程度进行处罚。

12、建筑物沉降必须按照规范(方案)要求进行观测,观测记录签字完善、保存完整,公司科技部将每月对资料进行检查,对于不按照的规范(方案)要求进行观测的项目,根据资料缺失的严重程度进行处罚。

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按照要求如实观测,不得造假。

13、专项施工方案要求的连续监测必须按照规范(方案)要求进行观测,观测记录连续,原始数据保存完整,成果资料签字完善,保存完整。

对于项目管理达标要求的资料分类整理成册。

14、项目技术负责人、技术主管每半个月必须对项目测量员连续监测和测量仪器维保记录等进行检查,确保与工程进度同步。

第2部分项目测量仪器的管理要求测量仪器属贵重、精密设备。

为了使测量仪器保持良好状态,保证施工测量的精度,更好地为分公司各项目部服务,减少仪器的维修费用,加强对仪器的管理,制定以下管理办法:1、项目部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业主及监理的要求,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申请配置测量设备,以保证项目测量工作的顺利实施。

项目申请的测量设备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做到合理、适用、经济。

2、项目部需要的测量设备应由项目技术部门提出申请,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签字确认,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调拨、购买。

任何情况下,项目部都不得自行购买测量设备。

3、公司所有测量仪器由公司科技部统一调配到各个项目。

各项目部之间测量仪器不得随便借用,项目部间借用仪器应办理正式的借用手续,借用手续应写明经办人、包含的配件及时间等,并及时电话通知分公司科技部。

项目部严禁将测量仪器私自外借分包等本公司以外的人员使用,私自外借导致仪器损坏、丢失产生的一切费用由相关责任人照价赔偿。

4、项目上的测量仪器应建立测量仪器台账,明确仪器的责任人,仪器台账应及时更新,保持同步。

仪器的责任人应对仪器的安全性负责,不得有人为故意损坏。

人为故意损坏的应照价赔偿,并对个人进行重罚。

5、测量仪器要设置专库存放,环境要求干燥、通风、防震、防雾、防尘、防锈。

仪器应保持干燥,遇雨后将其擦干,放在通风处、晾干后再装箱。

各种仪器均不可受压、受冻、受潮或受高温,仪器箱不要靠近火炉或暖气管。

6、各种测量仪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常规检验校正,使用过程做好维护,使用后及时进行保养,保证仪器处于正常状态,保持仪器及包装的整洁。

7、测量人员在工地上使用仪器时,应爱惜仪器、保管维护好仪器,不得离开仪器,特别是全站仪。

严禁将仪器长时间架设在工地而无人看管,出现此类情况造成仪器被雨淋、碰撞、摔倒等而造成损坏的,直接责任人承担所有的维修费用,同时将对相关责任人处以重罚。

8、测量仪器在经过雨淋、碰撞、剧烈震动后,应及时通知公司科技部对仪器进行检验检测,以保证仪器的精度;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造成损坏的,应及时上报公司,并以书面形式如实说明情况,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签字确认,报公司科技部统一进行维修。

个人不得随意拆卸、修理仪器。

9、仪器操作者必须是测量专业人员或经培训达到能够独立操作的公司技术人员,操作时应严格按仪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严禁将仪器交给不熟悉仪器的人进行操作使用。

10、不得在下雨天使用仪器,更不得用仪器照射太阳光,避免强光直射仪器;严禁用手触摸、用纸或手帕擦拭镜头;仪器箱不得坐人,更不得用脚踩踏。

第3部分项目测量工作操作指南3.1进场后施工测量前期准备工作进入施工场地后,施工测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一般包括:施工测量资料的收集分析、测量控制点的移交与复测、测量方案的编制、测量仪器的选用配备以及测量仪器的校正检验。

3.1.1施工测量资料的收集、分析进入施工场地后,为满足施工测量的需要,一般需要收集分析的资料包括以下内容:1、总平面图、建筑定位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等施工设计图纸及有关变更文件;根据上述文件,校对分析建筑物的尺寸、平面关系,平面、立面、大样图所标注的同一位置的建筑物尺寸、形状、标高是否一致;结合建筑图、结构图找到建筑物的重点部位、特殊部位、轴线变换部位,以便于后期采用合适的测量方法。

2、建设用地红线点测绘成果资料和测量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这部分资料是甲方提供的正式文件资料,必须妥善保管。

3、城市规划部门的建设用地审批图及说明;根据该文件规定的用地使用面积、范围、性质、与周边位置关系、建筑高度限高等指标。

分析该项目后期测量放线应注意控制的重点。

4、施工场区及周边的地形图、地下管线、建筑物等测绘成果资料(这些资料应由甲方提供)。

5、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6、施工场地的原始地形图及工程勘察报告。

根据这些文件找出场区附近稳固的地方,布设场区控制网点。

3.1.2测量工具的准备进入施工场地后,应根据场地的大小、地形情况、建筑物的结构、设计要求的施工精度等情况,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测量方案等相关文件要求配备测量工具,建筑工程测量常用的工具主要见表1-1。

建筑工程测量常用工具表1-1: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激光铅垂仪激光扫平仪棱镜塔尺50m大卷尺线锤墨斗5m小卷尺油漆毛笔铅笔对讲机在施工测量前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激光铅垂仪、钢卷尺必须经过有资质的计量单位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并出具报告后方可使用。

仪器在现场进行施工测量前,应首先对仪器的常数进行检测。

一般需要校检的仪器为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和激光垂准仪。

全站仪和经纬仪一般需检验和校正的内容包括:水准管的检验和校正、圆水准器的检验和校正、对中器的检验和校正以及测距常数的检验等。

水准仪多为望远镜视准轴水平检验(i角的检验)和补偿器的检验。

激光铅垂仪一般需检验和校正的内容包括:水准管的检验和校正、圆水准器的检验和校正、激光束同轴的检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