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教版高一第一册文言文整理

沪教版高一第一册文言文整理

高一第一册文言文第五单元:品味“树木花卉”中的人格、情趣、哲理《诗经·蒹葭》一、文学常识:《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305篇,又《诗三百》,儒家经典。

因所配曲调不同,分风、雅、颂,艺术手法上创造赋、比、兴,风雅颂赋比兴称“诗经六义”。

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

开创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

二、重要词语:1、所谓伊人..:那个人。

2、溯洄..从之:逆流而上。

3、溯游..从之:顺流而上。

4、在水之涘.:水边。

三、情感:1、思念向往。

2、执著、坚贞不渝。

3、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怅失望。

四、写作特色:1、朦胧凄清的意境。

2、重章叠句的结构方式。

3、赋、兴手法的运用。

《种树郭橐驼传》一、文学常识: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

曾任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

有《柳河东集》。

二、思想内容:记叙郭橐驼所说的种树之道,突出“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根本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即“治民”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中唐吏治扰民、伤民的弊端,反映了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政治的愿望,体现了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哲学思想。

三、写作特色:1、对比与映衬:郭橐驼与他植者种树方法的对比,养树与养人的映衬。

2、寓言形式,婉约而多讽。

3、简洁而生动的语言《病梅馆记》一、文学常识:龚自珍,一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近代杰出思想家,文学家。

二、思想内容:作者通过谴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的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三、写作特色:托物言志,以物喻人:“病梅”指遭摧残、压抑的人才,“文人画士”指封建统治者。

借梅议政,通过写梅来曲折地抨击社会的黑暗,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

《诗二首》一、文学常识:1、左思,字太冲,西晋诗人,出身寒微。

《三都赋》和《咏史》诗是其代表作。

2、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

东晋著名诗人,后世称靖节先生,田园诗人。

二、重要词语:1、荫.此百尺条:遮蔽。

2、世胄.蹑高位:后裔。

3、金张藉.旧业:凭借。

4、白首不见.招:被。

5、问君何能尔.:如此。

三、思想内容:《咏史》表达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之情;《饮酒》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

四、写作特色:1、对比:《咏史》中涧底松与山上苗、英俊与世胄、金张与冯公对比,突出阴阳易位,贤愚颠倒的极不合理的事实,鞭挞当时极不合理的门阀制度。

2、比喻:《咏史》中用“涧底松”比喻怀才不遇的寒士,以“山上苗”比喻凭借门阀世代卿相的士族,揭示自然界之不合理现象,以暗示人类社会之不平等现象。

3、用典:借用《汉书》中的几个故事(金日磾、张汤、冯唐),鞭挞当时极不合理的门阀制度。

4、《饮酒》中将叙事、写景、说理、抒情融为一体。

5、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平淡自然。

第六单元:了解中国古代小说情节、人物、环境《促织》一、文学常识: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二、思想内容:小说通过成名一家由悲到喜,由喜转悲,悲极复喜的故事,寄托了作者对成名的同情,对腐朽的封建统治者的谴责。

三、写作特色:1、情节安排上:跌宕起伏,曲折多变;详略得当;幻想和现实结合。

2、以物为线索:围绕“虫”组织材料,征虫—捉虫—卜虫—得虫—失虫—化虫—斗虫—献虫—评虫3、人物描写:心理描写,细腻合理。

4、借古讽今:用明朝“宣德间”的故事,揭露清朝的黑暗现实。

五、填空(9分)1、《促织》选自《聊斋志异》,是我国朝著名的小说集,作者是,字,号。

2、“聊斋”是书斋名,“志”的意思是,“异”指奇闻异事。

3、“异史氏曰”中,“异史氏”是指,“曰”的意思是,在不少的史书中都有类似的格式,如《史记》中的,《资治通鉴》中的“臣光曰”。

《香菱学诗》一、文学常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

清代著名小说家。

二、思想内容:文章通过叙述香菱因仰慕大观园的众姐妹结成海棠社作诗、吟诗的雅事,拜黛玉为师苦心学习作诗终有所成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天真、执著、不服命运安排、以诗作抒发自我的聪明伶俐、勤勉好学的女性形象。

三、写作特色:人物描写:正面描写(香菱的苦学、痴学)和侧面烘托(宝钗、宝玉对她的评价)相结合;语言、动作描写。

《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学常识:《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

名本,号湖海散人。

相传是施耐庵的学生。

二、思想内容:群英会蒋干中计,反映了曹操与东吴之间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赞美了周瑜卓越的军事才干。

三、写作特色:1、通过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刻画人物形象。

2、情节环环相扣,前后呼应。

3、“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点。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学常识:《水浒》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

二、思想内容:文章刻画了林冲要忍受还是要反抗的矛盾心理,生动反映了林冲由“忍”到奋起反抗的转变过程。

三、写作特色:1、刻画人物:细节描写(语言、动作)表现人物复杂的性格特点。

2、景物描写:渲染荒凉、寂寞、冷落的气氛,烘托了林冲杀敌报仇,走上反抗道路的悲壮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影响人物的命运。

高一第二册文言文《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这是我国最早的乐府诗集。

本诗又名《孔雀东南飞》,是保留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称“古今第一首长诗”(区别于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

1、乐府与乐府诗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掌管音乐官署。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后来把它搜集、整理的诗歌,也叫“乐府诗”或简称为“乐府”。

汉乐府:主要反映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情的乐府诗歌,以五言为主,句式灵活,语言流畅,继承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

主要保存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

《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

2、赋比兴宋代的理学家朱熹是这样解释的:赋——铺陈其事者也;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二、课文小结这首诗主题积极,它不仅借助具体生动的形象描绘,朴素生动的个性化语言,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等人物形象,而且在情节的安排上也独具匠心,写得跌宕起伏、婀娜多姿、张弛有致、真实感人。

堪称千古绝唱。

在表现上,大胆继承和发扬了《诗经》中托物起兴、排比铺陈的手法。

这首古诗代表着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

《黄州快哉亭记》一、文学常识苏辙:北宋散文家,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与其父苏洵、史苏轼合称“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课文解读1、写作背景: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苏辙上疏营救苏轼,因而获罪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

元丰六年,与苏轼同谪居黄州的张梦得,为了览观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苏轼替它取名为“快哉亭”,苏辙则为它作记以志纪念,。

2、文章内容本文作于苏辙被贬期间,那时他在政治上处于逆境,但他和其兄一样,有一种旷达的情怀,故文章擒住题面“快哉”二字,一篇之中而“快”字七出,极写其观赏形胜与览古之快,抒发其不以个人得失为怀的思想感情,道出了人生的一条哲理:心中坦然,无往不快。

风格雄放而雅致,笔势迂徐而畅达,叙议结合,情景交融,堪称千古快文!《黄州快哉亭记》是其游记文的代表作,把记事、描写、抒情和议论结合起来,就“快”与“具有不快”层层写来,有开有合,有眼前景,有历史回顾,写得波澜起伏,汪洋恣肆。

《阿房宫赋》杜牧一、文学常识1、关于“赋”“赋” 同“说” 、”表”、“记”一样是一种文体,在古文中介乎于韵文与散文之间。

最早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形成于汉代,盛行于六朝。

这种文体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在形式上讲究声韵谐美。

2、作者及其创作杜牧 (803-852),字牧之,晚唐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人称“小杜”,以别与杜甫。

李商隐齐名,并称为“小李杜”。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成家。

特别是在“赋”这种文体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的进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唐宋古文运动”中自觉地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形成了区别于“汉赋”、“骈赋”和“律赋”的独特文体“文赋”二、写作特色:这篇赋充分体现了唐代文赋的特点,即描写和议论紧密结合。

前面极力铺叙渲染宫殿歌舞之盛,宫女珍宝之多,人民痛苦之深,既夸张,又富于想象,且比喻奇巧新颖。

后面发议论,回环往复,层层推进,见解精辟,发人深省。

语言上骈散兼行,错落有致,词采瑰丽,声调和谐,成为古代赋体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三、观点句子: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四、主题:荒淫奢侈的统治者,必将遭致灭亡《项脊轩志》归有光一、介绍作者:归有光,字熙甫,明朝昆山人,著名散文家。

归有光与唐顺之、茅坤并称为“唐宋派”。

他的散文朴素简洁,自然真挚,以神味见长,尤善以家庭琐事寄托真情。

《项脊轩》《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为代表,他的作品对清代桐城派散文影响很大。

二、解题:项脊,地名,是作者九世祖归道隆所居之处;轩,小屋,作者将自己的书斋题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志,记也,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三、写作特色:1、善于选取生活中的琐事,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寄托深情。

2、善于利用细节描写。

3、语言委婉含蓄,清新淡雅,感情浓郁真挚。

四、本文以什么为线索?作者写了哪些悲喜之事?本文以悲喜的情感为线索,围绕这条线,作者写了“五喜五悲”。

五喜:修缮后,“不上漏”、“室始洞然”,一喜;兰桂增胜,二喜;“偃仰啸歌,冥然兀坐”,庭阶寂寂,小鸟来食,三喜;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四喜;补记一段,夫妻欢乐,五喜。

第二段,作者用“然余居于此,亦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承上启下,写了五悲:诸父异爨,庭中多墙,一悲;祖母对自己生活的关心,祖母对自己的厚望到现在还没实现,二悲;轩四遭火,三悲;妻死室坏而不修,四悲;妻子所种之树,现已亭亭如盖,但物在人亡,五悲。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一、题解: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

也由诗人情绪决定。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二、文学常识1、文体知识: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