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描写人物的经典写人散文

描写人物的经典写人散文

描写人物的经典写人散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描写人物的经典写人散文:我的父亲母亲我的父亲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山村农民,孕育了我们六个子女,由于时代的不同,为一家人的生计最终因劳累得了不同种类的疾病,最近因母亲的病让我懂的了很多,因我长年在外打工,对父母有点陌生,最近一次回家是11年的4月份,看到母亲哪花白的头发,父亲一步一拐的背影我不忍默默落泪,我是家里的长子,按理应该是在家尽孝,可我天生不愿呆在那个山村。

我的父亲在改革前一直是村里的干部,我记事时起父亲就是生产队长,在我6岁时亲眼目睹生产队的一次换届选举,在以前的老房子内进行的,由全队社员投票,是把三个候选人的名字放在桌上,每个名字后面放一个碗,投票人每人一个玉米粒,投入你心目中的那个人,这次我父亲又当选了生产队长,父亲后来又当选了大对长,只到改革开放后再任村主任等等,在父亲办公处理事情时,家里的重担都压在母亲身上。

我的母亲是一个篾匠,在家里为生产对编织竹制农用工具,供生产队的社员们生产使用,也为了方便照顾我们几个。

我们家庭有点特殊,奶奶的前夫在旧社会被土匪打死,留有一个儿子,后我爷爷入赘生了我的父亲,在父亲20岁时我大伯去世,那时我大哥9岁二哥5岁,大妈带着小儿子改嫁。

大哥二哥就由我爷爷奶奶、父亲和母亲共同抚养,我奶奶最偏袒二哥了,当时我很怨恨奶奶,不管有什么吃的都给二哥吃不给我们吃,现在我明白了奶奶的用心。

爷爷在我记事时就双目失明,不过爷爷也最喜欢我,不管是谁欺负我爷爷都会为我出头,也因为这个原因在我8岁以前我是无法无天,至于小学的老师都不敢说我,最后就成了我在周边有名的坏孩子,经常在路上挖坑,看到谁去厕所大便就往粪坑里扔大石头等等。

我的改变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改变我的是我的母亲,是在我转学之后的下半年,我一直都是一年级,8岁那年是第三个一年级,非常的厌学,天天逃学带着一帮同学在山洞里玩耍下棋,下河洗澡,邻居的孩子还因为我挨了不少我爷爷的打,呵呵不好意思啊。

这样持续了一月有余,后来老师家访,问我母亲为什么不让我去上学,母亲说我每天早上都是按时出的家门和同学们一期去的,母亲没有问我学习的情况,第二天早上就在后面跟踪我们,当我发现后只有硬着头皮往学校走,到了教室门口我不敢进去,因为一个月都没有踏过校门,非常的陌生,我母亲在学校门口用一根竹干打我,我的性子相当的硬气,怎么打我就不进教室的门,最后把一根比大母指还粗的竹干打成了竹条,我始终都没有告饶,最后是老师把我抱进教室,就这样我接下来夺的了全学区考试第一,还奖给我一只抽水钢笔和奖状,还领到了红领巾,从二年纪起一直到初一我都是班长。

第二次改变是在我21岁那一年,我在外漂泊了三年后回到家,父亲母亲没有一句埋怨,我记得回家的第一晚是父亲陪我睡,和我讲了很多那几年家里发生的事情,父亲很开心,而我没有说一句话,我只是默默的听,我也没有把我那三年的苦说给父亲和母亲,那时的我很懵懂,不懂父亲母亲的爱,总是不爱和他们说话,有很多的怨恨,总觉的贫穷是父母的原因,只到我再次走出家门,只到现在永远的走出家门,把他们孤零零的留在那蔽塞的小山村。

我现在也为人父,有一个美好的家庭,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只有当了父亲才理解当年父亲母亲的心酸,为了生计四处奔波的痛苦,为了让孩子过上好日子,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其实父亲母亲所付出的一切并不需要回报,当我理解了父亲母亲,我深感惭愧,后悔当年没有好好的和他们交流,后悔当年无知的决定,后悔一切的后悔。

我那伟大的父亲母亲!我希望您们身体健康!天天开心!描写人物的经典写人散文:我有一个好弟弟弟弟天生聪慧,善良,从小就勤奋好学,懂事孝顺。

在学校他认真读书,放学回家就帮助爸爸妈妈干活。

我的家乡在荥阳农村,爸爸妈妈都是农民,由于爸爸有一门手艺,是个裁缝,靠给别人做衣服,能挣上几个钱贴补家用。

所以,当时的农村虽然家家户户都贫穷拮据,我们家的生活还算可以过得去。

爸爸妈妈下决心要培养弟弟上大学,要改变家族的命运。

弟弟很争气,没有辜负全家人的期望,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郑州的大学。

毕业后,顺利的分配到了郑州市的政府机关工作。

天道酬勤,一个农村的孩子,得到了上天的嘉奖,弟弟人生的序幕,非常精彩地拉开了。

弟弟是个懂得报恩的人,当生命的中的幸运降临到他的面前,他一刻也没有忘记在农村的爸爸妈妈。

工作再忙,他也不会忘记每个周日回家看望父母。

后来,他的生活条件有了改善,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年迈的爸爸妈妈接到城市来,接到自己的身边,尽心的照料着侍侯着,他发誓要给父母一个幸福的晚年。

弟弟受过高等教育,在他的世界观道德观里,百善孝为先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他说,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就不配做人。

他经常给自己的孩子讲《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故事。

他最爱说的话就是,“家里有老,就是宝”。

他说,每天下了班只要见到父母,叫一声爸,喊一声妈,那就是最大的幸福。

他还说,爸爸妈妈健在,是我们的福气,我们一定要好好孝顺他们,否则,到了子欲养,亲不待的时候,我们会愧疚一辈子的。

弟弟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

他对爸爸妈妈的关爱,真真在正正是“无微不至,百依百顺”。

爸爸一生吃素食,他就想方设法为爸爸做各种素食,素饺子,素面叶,素包子......等等等等,每天不重样。

而妈妈爱吃肉,他就给妈妈做红烧肉,做各种荤菜。

家里的饭菜天天都是做两样。

弟弟在外边无论吃了什么好东西,都要给爸爸妈妈买回来,让他们品尝。

一年四季,时令水果,时令蔬菜,什么新鲜就给爸爸妈妈买什么。

象弟弟这样孝顺的孩子,在当今真的是很少很少了。

所以,民间就流传着一句俗话:床前没有百日孝。

似乎,不孝敬父母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

而今天我想说的是,这句俗话,被我的好弟弟彻底颠覆了。

九年前,我的爸爸得了老年痴呆症。

残酷的现实生活开始了对我弟弟的严峻考验。

善良和蔼的爸爸神智不清了,当你好心侍侯他的时候,他咬人,骂人,打人,踢人。

弟弟的身上经常被爸爸打得伤痕累累,体无完肤。

晚上弟弟陪他睡觉,爸爸总是对他拳打脚踢,闹得天翻地覆不让睡觉。

有时候还会把大便拉到床上,用手把屎抓起来,抹到弟弟脸上身上。

妈妈看着儿子受这么大的委屈,常常心疼地抹眼泪。

但是,弟弟总是安慰妈妈说,这有啥委屈的?爸爸是个病人,他已经够可怜的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再干什么。

爸爸这个样子,我心疼还来不及,我只恨自己没办法救他,没有办法帮他,唤醒他。

所以,现在爸爸无论啥样子,在我的眼中,爸爸都是当年那慈祥的样子。

爸爸当年为了让我上大学,没明没夜地给别人做衣服,争钱养活我。

现在你们老了,该我这当儿子的报答你们了,我就是当牛做马也不会抱怨什么的,如今出这点力,受这点委屈,本来就该是由儿子担当的事情。

妈妈千万不要为我担心,儿子现在一个心思只要你们好。

九年了,九年是多少个日日夜夜,九年,有多少个一百天。

我的弟弟九年如一日地耐心地侍侯着我病中的爸爸和年迈的妈妈。

他每天哄着爸爸吃饭,陪着爸爸睡觉,尽管晚上睡不好觉,天不亮就得起床,给爸爸妈妈把早餐做好,给爸爸妈妈把药分开、包好。

上班前,他千叮咛万嘱咐,安排好一天的食谱,不厌其烦地反复交代,几点吃药、几点喂水、几点喂奶、几点翻身、几点换尿不湿。

他还要交代好哪一顿饭里需要加蛋白粉,哪一次水里需要加葡萄糖。

他把做好的早餐放在餐桌上,临出门的时候还要再叮咛一下,哪一样是爸爸的饭,哪一样是妈妈的饭。

哪一包是爸爸的药,哪一包是妈妈的药。

晚上一下班回到家里,弟弟就跑到爸爸的床前,摸摸头热不热,摸摸被窝凉不凉。

问问今天吃了多少饭,喝了多少水,拉了几次大小便。

然后就守在爸爸身边,陪他说话,聊天,逗他开心,给爸爸洗脚,剪脚指甲,手指甲,买来理发剪子,在家里给爸爸洗头理发。

爸爸吃饭需要流食,弟弟就想尽法子给爸爸做,就连做碗面汤,他也会耐心地用牛奶鸡蛋和面,做好后还要用漏勺过滤一下,才端到爸爸面前,亲自喂爸爸,生恐呛着爸爸。

爸爸常年卧床不起,弟弟担心爸爸得褥疮,专门买个气垫床,让他睡着不板腰,睡着舒服。

爸爸年轻的时候爱听戏,弟弟专门给爸爸买了收录机,放在爸爸的枕头边,放戏曲节目叫爸爸听。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2008年,弟弟的妻子,我的弟媳,突然身患重病,住院开刀,弟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尽管如此,弟弟也从来没有间断对爸爸的照料。

当时,我的老伴也正因重病住院,弟弟还不忘帮我跑前跑后,安排住院,寻找名医。

百忙之中,他还抽空到病房看望姐夫,嘱咐他好好养病:教育我的孩子要孝敬父母。

一家人,三个重病号,无论哪一个都在弟弟心中挂着,牵着。

都在弟弟的肩上担当着。

而弟弟从来没有喊过累,从来没有叫过苦。

我真的不知道,弟弟究竟有多大精力,能让他同时关注这么多亲人的安危,弟弟到底有多大的耐力,能让他顶住生活给他的这么大的磨难。

一个老年痴呆的爸爸,一个年迈多病的妈妈,一个身患重病的妻子,一个抱病在床的姐夫。

在这九年的时空里,弟弟面对着这么多的灾难,这么多负担。

而弟弟一个也没有放弃。

每个人都被他关爱着,每件事都被他牵挂着,每个过不去的坎儿,都在弟弟的肩上担当着......我的好弟弟,姐姐为拥有你这样一个好弟弟而自豪,姚氏家族为拥有你这样的孝子而骄傲,你是父母的孝顺儿子,你是孩子们的楷模。

你是咱们们全家人的的福星!你的好,姐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姐姐知道,纵然有千言万语,也难表达我对你的感激之情。

为此,从来不会写文章的姐姐拿起了笔。

中国是个崇尚文化的国家,从古至今,对文字充满了崇拜和尊重,所谓空口无凭,立字为证的民间法律约定,足以说明文字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足以说明,中国人将文字的属性已经推到了极至。

我文化水平不高,从来没写过东西,但是,一种强烈的写作欲让我无法遏止。

我想写我的弟弟。

我要写我的弟弟。

在我的心中有种不吐不快的情素,那是我对弟弟发自内心的感激。

那是我对弟弟发自内心的崇敬。

那感激之情浓烈,那崇敬之情的神圣,只有文字,只有借助文字的力量,才能表达出来。

我还要借助文字的力量告知天下,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在这个民族道德被金钱践踏,手足情,血肉情被视为粪土的世俗世界里,还有我弟弟这样尊重生命的善良人,还有我弟弟这样知道报恩的孝子。

我渴望我的弟弟名扬天下。

我渴望天下为人儿女者,都能象我的弟弟一样,做个孝顺父母的好人。

我弟弟名叫姚书平,今年六十一岁。

退休前在郑州市政府机关工作。

他就在你的身边。

你是不是早就认识他呀。

空口无凭,立字为证。

鉴文名曰:《我有一个好弟弟》。

描写人物的经典写人散文:外婆原本以为自己很坚强,但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脑海中总翻腾着与外婆有关的往事,总会有种想哭的冲动。

记忆中,外婆对我很好,爷爷奶奶在我没出生之前就死了,每当我去外婆家的时候,外婆总会做好吃的等着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