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练员的基本素质

教练员的基本素质


第五章、教学方法
•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达尔文
第一节、学员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
一、学员的心理特点
(一)个性 1、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 出来的,带有一定稳定倾向的,具有一定 社会意义的各种心理现象的统一,也称人 格。
第一节、学员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学员的心理特点
2、个性结构包括:
学员的学习效果
感到很困惑,训练时更 紧张,操作失误增多。 心情变得沮丧,甚至产 生抵触情绪,学习进展 缓慢,失去对驾驶学习 的兴趣。
放任式的教学风格 ×
教练员的教学行为
除保证教学安全外,对 学员的操作训练不加干 涉,缺乏相应的教学要 求。
学员的学习效果
在训练中缺乏目的性, 不了解自己训练的进步 程度,无成就感,失去 对驾驶学习的兴趣。
1、领会教学大纲内涵,满足教学要求 2、保证学员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规范教学,确保教学过程安全 4、尊重学员,创建和谐教学氛围 5、服务学员,满足学员学习需求
第三节、教练员的职业行为规范
一、珍爱生命,培养学员的安全意识 二、言传身教,培养学员的安全驾驶习惯 三、诚实守信,为学员提供优质服务 四、文明教学,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 五、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未 按 规 定 让 行
6066
无 证 驾 驶
违 法 占 道 行 驶
4101
4002
0
逆 向 行 车
3763
违 法 会 车
违法行为
酒 后 驾 车
机动车驾驶员原因造成的死亡人数(2006年)
三、教练员对道路交通
安全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教练员的职责和义务 一、教练员的职业特点 1、教学对象层次多样性 2、教学内容专业性 3、教学要求严格性 4、教学组织特殊性 5、教学过程风险性
二、前苏联教育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产生阶段(十月革命前):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于1867年—1869年 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被称为“俄罗斯 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这本著作被认为“奠 定了俄国教育科学的科学研究基础”。俄国最 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卡普杰 列夫1877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也是世界 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应用常识 4、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 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4)抑郁质(抑制型)
• 其特点是:感情产生缓慢,稳定持久,秘 而不露。动作迟缓,拘谨胆怯,孤僻自卑。 其神经过程是弱的,不能忍受太大或太小 的神经紧张。情绪体验丰富,他们敏感, 细腻,具有内向性。 教练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公开批评, 多关心,多爱护,多鼓励。
3、性格
• 性格是人的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特 而稳定的个性特征,也是一个人对现实的 稳固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独 特结合。 • 性格是非常复杂的心理构成物,它有着多 个测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现实的态度特征。 二是性格的意志特征。 三是性格的情绪特征。 四是性格的理智特征。
3、教育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心理学? (一)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1、对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2、 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 3、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二)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 1、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 2、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 的研究。
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等动力系统; 心理过程,如认知、情感、意志等感受系统; 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等稳定系统.
第一节、学员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
一、学员的心理特点
3、遗传因素和生理的成熟是个性形成 和发展的重要生理基础,社会环境和 教育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一个人个性的形成开始于儿童时期。
外倾型性格又可分为: • 社交型(爽朗、直率、能言善辩) • 行动型(说干就干,好动、易变) • 过于自信型(轻视他人,过高估计自己) • 乐天型(胆大、大方、不拘小节) • 感情型(敏感,喜怒无常,易变化)
二、学员的行为特点
1、动作的控制与协调性 2、动作的反应时间 3、动作的准确性
三、不同类型学员的教学方案
二、教练员的基本素质
1、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良好的安全意识和驾驶习惯 3、扎实的专业知识 4、丰富的驾驶经验 5、良好的教学能力
伙伴式的教学风格 √
教练员的教学行为 学员的学习效果
及时了解自身存在的问 平和地指出学员训练中 题,通过教练员的讲解 的错误,并给学员示范 和示范,领会动作的要 正确的操作方法。 领。
3.理想和信念
• 理想是一种比较稳固的、人的行为的核 心动机。 • 信念是一个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某些法则、 观点确信无疑,并准备为这些观点、法 则而采取行动的思想倾向。信念不仅仅 是理性的,它同时赋予一个人为自己的 信念而奋斗的情感,使人满腔热情地去 捍卫和实现自己的信念。
第一节、学员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
(2)胆汁质(兴奋型)
• 其特点是:感情发生具有爆发性,热情积 极,直率刚强。动作迅速灵敏,精力充沛, 但脾气暴躁、情绪易冲动,好挑衅,心境 变化强烈,容易感情用事。具有外倾性。 • 教练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激怒他,要有耐 心,循序渐进。
(3)粘液质(安静型)
• 其特点是:感情产生迟缓,不易外露,沉 着冷静,稳重踏实。动作迟缓,不够灵活, 沉默寡言,缺乏生气。他们能较好地克制 自己,遵守秩序,善于忍耐,情绪不易外 露,具有内倾性。 • 教练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充分的耐心,给 足反应的时间,不能急于求成。
一、学员的心理特点
(三)心理过程
1、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 展的过程。具体地说,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 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2、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与 意志过程三个方面。三者合在一起简称为“知 情意”。
第一节、学员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
3、当客观刺激物,比如,一则广告作用于我们 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时,人的认识过程便由 此开始了。它涉及到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想象等活动。 在认识客观对象的过程中,也就伴 随着一定的情感体验,诸如,喜、怒、哀、乐等 感受。 人类的反映活动与动物界不同,不仅要认 识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为此,就要提出目标, 制定计划,并努力地付诸实践。这就表现出意志。 认识、情感和意志都是心理过程。
第一节、学员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
(四) 什么是个性心理特征? 人在认识客观事物和改造客观事物的过程中, 不仅有认识、情感、意志各种心理过程,还会表 现出每个人特有的心理特点,这些不同的特点, 就构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差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 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点,就叫个 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 1、能力 2、气质 3、性格
教练员的 基本素质和教学方法
第一章
教练员的职责与职业行为规范
马 斯 洛
第一节、
教练员的社会责任
一、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列居世界第一位。
二、驾驶员对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影响
12000
11828
8978
8000
6000 4000 2000
人数
7630
超 速 行 驶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应用常识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 •受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研究受教育者的个性心理差异; •研究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培养; •研究受教育者技能的形成及其规律; •研究受教育者掌握知识或技能过程中的心理特点.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应用常识
• 不同年龄学员的教学方案 • 不同性格学员的教学方案 • 不同性别学员的教学方案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应用常识
一、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常识
1、教育心理学:是在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 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 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它是研 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 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 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
与学员一起分析出现错 能够及时纠正错误,心 误的原因,给学员提出 情愉悦,有成就感,学 改进意见。 习进展顺利。
专制式的教学风格 ×
教练员的教学行为
习惯命令学生做动作, 如果不听话,会表现的 很愤怒,甚至会以中断 训练来威胁学员。 缺乏耐心,对学员出现 的错误通常严加训斥, 却不分析出错的原因、 不提出改进意见。
• 气质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 (1)多血质(活泼型) (2)胆汁质(兴奋型) (3)粘液质(安静型) (4)抑郁质(抑制型)
(1)多血质(活泼型)
• 其特点是:感情产生迅速、丰富但不强烈, 神经过程平衡而灵活,容易适应环境。动 作敏捷,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反应迅速, 适应性强,注意力好转移,具有明显的外 倾性。有时不够稳重。 • 此类型为波动型,教练在教学的过程中要 培养他扎实专一的精神,反复练习,逐渐 增加难度。
1、能力
• 所谓能力,是指人顺利完成 某种活动的条件。 • 能力可以分为: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1、能力
• 能力与智力、知识、技术有着 密切的联系。 • 能力在每个人身上表现出明显 的差异性。 • 它和每个人的个性相联系。
2、气质
• 气质是表现心理活动的程度、速度和灵活性 方面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第一节、学员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 一、学员的心理特点 (二)人的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以世界 观为指导的动力系统。 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 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