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压电缆更换工程技术方案.doc

高压电缆更换工程技术方案.doc

高压电缆更换工程技术方案目录1.引言 (2)2.工程概况: (2)3.编制说明 (3)4.编制依据 (4)5.技术要求 (5)6.电缆的运输与保管 (9)7.保证工期的措施 (9)8.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预防 (9)9.安全环保技术措施 (10)附件1:土建工程施工预算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2:安装工程施工预算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3:库区电缆敷设示意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压电缆更换工程技术方案1. 引言某某公司第一期工程中选用的是交联聚氯乙烯6千伏电缆,其型号为YJV-6,因无铠装保护不符合油库设计规范要求。

又因我司配电系统的容量由初期的4000KVA已扩增到目前的14300KVA,显然原先电缆截面已不能满足现状的短路分量。

加之该电缆自1993年投产以来,运行时间已过20年,由于电缆沟容易积水,运行环境差,现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绝缘老化,易发生电缆绝缘被击穿的故障,直接威胁油库的安全生产,也会影响设备经济稳定运行。

为做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治理工作,建议对初期施工的6KV电缆进行更换改造。

2. 工程概况:2.1. 工程范围本工程主要改造内容:电缆沟砌筑、电缆沟盖板揭盖、新电缆敷设、旧电缆终端头拆除、接地线连接及修复、复绿修整、接线及调试等。

主材由某某公司采购科负责采购。

2.2. 工程量统计电缆沟砌筑走向自C-01环东路由南向北与C-03环南路口交接,砌筑总长度105米,详见电缆沟走向示意图。

按电缆实际走向测量:0#变电站电缆长度为430米;1#变电站电缆长度为141米; 3#变电站电缆长度为860米;4#变电站电缆长度为382米。

本工程电缆敷设总长度为1813米。

表1:本工程改造所需材料2.3. 施工工期由于本工程属于不停产技改工程项目,施工工期拟定4个月。

因此,将整个施工过程分成两个阶段进行:即变压器停电前施工阶段和停电后施工阶段,变压器停电后利用低压联络电缆向变电所供电,确保不影响正常生产及办公。

施工单位应充分利用停电前的施工阶段,完成电缆沟及电缆路径的开凿和砌筑、盖板揭盖、电缆敷设、电缆终端头制作、耐压试验等工作,为变压器停电后的施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尽量减少停电时间。

表2:工期计划注:原则上按此表计划进度推进,如有变动另行商议。

为保证工程项目按计划工期完成,工程施工阶段进度控制是最终的目标。

为了有效地控制现场施工进度,施工单位首先要对施工总目标从不同角度进行层层分解,进而形成现场施工进度的目标控制体系,以此作为现场施工进度的控制依据。

进度目标的分解原则是:1)按项目内容的组成分解,以确定各单位工程或专业工程开工时间和动用时间,以及专业工程间的交接时间。

2)按专业施工单位分解,以明确专业施工单位的分工条件及责任范围划分。

3)按计划工期进行分解,便于施工现场各专业间综合施工的组织协调及配合。

4)做到合理安排土建专业和电气安装专业的综合施工。

5)现场施工资源的及时配备极为重要,如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施工机械及机具、施工用工程材料及周转材料等。

3. 编制说明3.1. 本工程属不停产技改项目,工程施工的重点及难点是均在正常生产状态,必须采取避免影响改造设备的安全措施,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进行,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尽量安排可施工项目,如电缆沟槽开挖及砌筑、电缆敷设、保护套管安装等。

若电缆穿管的确需要将变压停电施工的,应合理安排停电时间,以不影响生产为前提,施工前办理检修工作票。

施工期间保证0#、1#、3#、4#变电所等其它用电设施能正常使用,旧电缆拆线前在两端须按原相序做好记号,接线时注意相序和编号。

3.2. 要求施工单位接到该技术方案后,15天内拿出施工组织设计。

3.3. 为了有效地控制现场施工进度,施工单位首先要对施工总目标从不同角度进行层层分解,以此作为现场施工进度的控制依据。

3.4. 电缆线路的安装应符合本方案要求,电缆具体路由按照附件3(库区电缆敷设示意图)敷设。

3.5. 采用的电缆及附件,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3.6. 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方案及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及产品的技术文件的规定。

对重要的施工项目或工序,尚应事先制安全技术措施。

3.7. 电缆保护管及其附件安装用的钢制紧固件,应用热镀锌制品。

3.8. 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3.8.1. 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建物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3.8.2. 电缆线路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电缆沟的开挖、砌筑工作结束;2)施工临时设施及建筑废料等清理干净,施工用的电缆路径畅通,盖板齐全;3)电缆线路敷设后,不能再进行的建筑工程工作应结束;3.9. 电缆线路安装完毕投入送电前,应完成电缆防火封堵,建筑工程应完成由于穿线开孔、扩孔等需要而造成的建筑工程修饰工作。

4. 编制依据本工程遵循的国家及行业规范、标准及规程主要有:4.1. 《石油储备库设计规范》报批稿4.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20064.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92)4.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规程》DL/T 5161-20024.5.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884.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064.7.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4.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4.9.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4.10.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934.11.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924.1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4.13. 《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5. 技术要求5.1. 电缆绝缘检查5.1.1. 测量方法:电缆敷设前应将电缆两端的线芯半导体剥切100mm左右,并将三相线芯悬空分开,用2500V兆欧表 (带有测试线) 测量各线芯之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值,即U—V、W、地;V—U、W、地;W—U、V、地。

共测量三次,并在记录表中记录相应数据。

5.1.2. 判断合格的标准规定:(1)6KV及以下电力电缆的绝缘电阻值,在电缆温度为20摄氏度时,不应低于10MΩ。

(2)三相之间,绝缘电阻值比较一致;若不一致,则不平衡系数不得大于2.5。

5.1.3. 摇测中的注意事项:(1)未接线前先做仪表外观检查及开路、短路试验,确认兆欧表完好。

(2)按要求进行接线,应正确无误。

如摇测相对地绝缘,将被测相加屏蔽接于兆欧表的“G”端子上;将非被测相的两线芯连接再与电缆金属外皮相连接后共同接地,同时将共同接地的导线接在兆欧表“E”端子上;将一根测试接线在兆欧表的“L”端子上,该测试线(“L”线)另一端此时不接线芯,一人用手握住“L”测试线的绝缘部分(带绝缘手套或用绝缘杆),另一人转动兆欧表摇把达120r/min,将“L”线与线芯接触,待1分钟后(读数稳定后),记录其绝缘电阻值,将“L”线撤离线芯,停止转动摇把,然后进行放电;测量低压电力电缆接线(3)摇测中仪表应水平放置,摇动兆欧表的手柄时,转速应尽量保持额定值,更不得低于额定转速的80%;(4)为保证仪表安全。

要做到将兆欧表摇至120r/min后,再将兆欧表的“L”线接被测电缆线芯,撤离测试线“L”后方可停止摇动手柄。

(5) 被测电缆的另一端必须做好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勿使人接近被测电缆,更不能造成反送电事故;(6)摇测前和摇测后都应放电。

(7)绝缘摇测时: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清洁被测对象,将被试物的非试验部分全部接地,测量导线应分开,并尽量短。

记录绝缘电阻时,应一并记下环境温度。

5.2. 电缆敷设要求5.2.1. 敷设之前的准备工作:a.敷设电缆之前应再一次检查电缆电气性能。

b.核实段长,合理安排接续地点。

c.检查、清理槽道,凡有钢管、障碍、大转弯的地方在布放时要指定专人现场值守,做好保护措施。

d.分工明确,要有专人指挥,牵引,穿越障碍,监护电缆等。

5.2.2. 电缆敷设的方法:5.2.2.1. 放缆前,施工人员应认真核对电缆型号规格(应与电缆清单相符),检查电缆绝缘,绝缘电阻符合要求后收藏好合格证,并用记号笔标识好该盘电缆的型号,规格,数量,避免出现电缆敷设差错。

5.2.2.2. 利用人力将电缆从电缆盘的上部拉出进行敷设,组织要合理,一般每4~5M设一个滑轮,沿电缆沟向另一端布放,最后导入沟中时要从现场设备接头一端逐渐导入沟中,以免多出电缆后,再进行回拉。

5.2.2.3. 敷设时要统一指挥,确保施工安全,严禁电缆在支架上和地上拖行,以免引起机械损伤和扭曲,保证电缆绝缘良好,不留内在缺陷。

5.2.2.4. 电缆不可急转弯,电缆弯头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5.2.2.5. 两条以上电缆同沟布放时尽量避免交叉,应使电缆排列整齐、美观。

5.2.2.6. 电缆除两端按一般规定预留长度外,敷设线路还要多留一些裕量,打S型弯或弯孤形。

5.2.2.7. 电缆敷设时,应防止电缆之间及电缆与其他硬质物体之间的摩擦,并做好外皮磨损的保护措施。

5.2.2.8. 电缆通过钢管后,管口电缆的四周要垫丝棉后用防火泥封固。

5.2.2.9. 电缆引入人手孔,电缆进入人孔的壁洞口要用丝棉垫后防火泥封固,并放在支架上。

5.2.2.10. 电缆与热表面平行或交叉敷设时,电缆距保温层表面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平行时不小于500mm,交叉时不小于250mm;5.2.2.11. 电缆沟内的动力电缆、控制电缆、信号电缆应尽量分层敷设,并按顺序由上到下排列。

5.2.2.12. 在敷设中如发现局部有破损、压扁或折曲伤痕的,应停下来通知业主技术人员进行查看。

5.2.2.13. 绑扎电缆时,应按顺序排列,不宜交叉,松紧要适度,并留有适当的余量。

5.2.2.14. 需穿管的电缆,要根据测点位置先留有适当长度的电缆,待电缆敷设完毕后再进行电缆穿管工作。

5.2.2.15. 电缆两端按照用途挂设标志牌(用腊线悬挂)。

要求统一使用白色的PVC电缆标识牌,规定为70*25mm,并用专用打印机进行打印,要求字迹清晰,且永不褪色,字体统一为黑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