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田间道路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田间道路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田间道路工程(煤矸石道路)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招标文件、设计图纸、技术要求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GB/T16453.2-1996)
《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 1011~1013-2000)
《关于印发<安徽省采煤塌陷区村庄搬迁和综合治理新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皖采塌办{2011}4号文)
《关于印发<安徽省采煤塌陷区村庄搬迁和综合治理新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皖采塌办{2011}9号文)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3-2012)
作为填方路基上路床材料的煤矸石应满足以下要求:2.1.1煤矸石填筑路基必须采用硬质煤矸石,且存放5年以上,严禁使用泥结煤矸石;泥结煤矸石遇水后强度丧失,导致路基承载能力下降,直接影响道路使用性能。

2.1.2选用自然级配较好的煤矸石。

级配好的煤矸石经过碾压后能形成致密结构;自然级配差、大颗粒所占比例较大的煤矸石不宜直接用作路基填料,但可经过破碎处理或掺拌粉性土改良后使用。

2.1.3压实度为96%的煤矸石路基填筑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00mm,压实度为94%的煤矸石路基填筑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层
厚的2/3,宜不超过200mm;路基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

2.1.4稳定性指标:
提出的煤矸石稳定性指标包括自由膨胀率、烧失量、有机质含量、耐崩解指数。

要求如下表所示:
煤矸石稳定性指标要求
稳定性指标中还有:有膨胀性的煤矸石占混合填料的比例不得大于50%;煤矸石中SiO2、Al2O3、Fe2O3总含量应大于70%;最佳含水量控制在6%~17%之间;包边土不得使用膨胀土。

2.1.5力学指标:
提出的煤矸石力学指标主要有压碎值、塑性指数、单轴抗压强度、承载比CBR。

具体要求如下表所示:
煤矸石力学指标要求
煤矸石的物理化学变化十分复杂,对路基的稳定性存在潜在危害,在煤矸石路基施工中对原材料外观变化明显的地方,宜通过以上几个重要的试验指标对煤矸石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

3、工原地面准备
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对煤矸石施工前的路基进行检测,原地面要做到清理、整平、压实。

干燥地段:对于一般干燥和处于排水良好的地段,在煤矸石进料之前,对原地面进行整平碾压,使之达到相关规范要求的压实度和平整度。

验收合格后,用粘性土填筑成3%的土质路拱,以便施工过程中能及时排除雨水或地表水,为填筑路基煤矸石提供条件。

对基底1m内含水量进行检测,对含水量较大处,在地表进行粘土封层处理。

防止地下水位上升,破坏煤矸石路基。

4、煤矸石填筑路基施工方案
4.1煤矸石路基标准横断面图如下:
起拱路基土
煤矸石
封层土
土质边坡
1:
1.5土质边坡
1:1.5
2.~
3.0%
2.~
3.0%
泄水盲沟泄水盲沟
2.~
3.0%
2.~
3.0%
排水沟
排水沟
4.2施工测量
恢复路基中线,检测下承层标高,测放中、边桩高程,并固定高程桩,为煤矸石路基的铺筑做准备。

4.3施工试验
施工前进行天然含水量检测,有利于确定煤矸石的路基工作状态,调节路基含水量到最佳含水量后进行碾压。

每层煤矸石填筑时,均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检验。

试样取自灌砂法挖取的煤矸石处,点位与压实度检测点位相同,从而对煤矸石压实度进行控制。

5、4机械、人员进场
现场人员
机械设备配备
4.5煤矸石施工方案
4.5.1施工工艺流程确定
煤矸石路基的施工工艺流程图
4.5.2煤矸石现场施工碾压工艺
推土机精平→埋设虚铺钢板→18t压路机静压1遍→18t 压路机弱振一遍→20t压路机慢速弱振一遍→20t压路机慢速强振碾压一遍→20t压路机快速强振一遍→20t压路机快
速强振碾压达到规定压实度→压路机光面静压1~2遍,直至轮迹消除。

碾压速度:压路机的行走速度按常规为2~4km/h。

压实工序遵照先轻后重、先边后中、先慢后快、由弱振到强振的原则。

压实遍数:一般是振动4遍,静碾2遍,经检测后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标准。

4.5.3布料
采用装载机装煤矸石,自卸汽车运输。

根据压实厚度和每车料的运量确定单位车辆的卸料面积,用白灰线打出方格。

施工作业实行“划格上料,挂线施工,平地机整平”,94区压厚度为30cm,虚铺系数为1.17;96区压实厚度25cm,虚铺系数1.2;分别计算每车料卸的面积布置网格。

在路基边缘纵向钉桩挂线,挂线桩采用50×50×700mm的木桩,并用红白油漆每10cm交错标注,沿路线每20米打一对,保证钉桩竖直,挂线平顺。

然后按方格卸煤矸石,推土机按挂线高度将填料摊铺、平整。

平地机精平纵向从路两侧向中心刮平,避免煤矸石与包边土结合处骨料集中。

包坡护肩土为了保证包边土的压实厚度,包边土分两层施工,第一层包边土按土层厚度的一半施工碾压,第二层包边土与煤矸石同时施工,并进行预压,使其较同层煤矸石高
出5~8cm,然后再与该层煤矸石填料同步压实,以增加结构整体性。

包边土与煤矸石接触面不得有大块矸石,以保证接触面密实,避免空洞和凹槽等现象。

如在雨季施工,两侧的包坡护肩土应及时设置盲沟,以利排水。

盲沟材料可用砂或粒径5~20mm的煤矸石予以夯实,盲沟间距一般为20~30m,在路基两侧互相错开设置。

4.5.4含水量控制
施工过程严格控制含水量,其加水量可按如下公式进行:
Q=(L×B×H×ρ)×0.01(W-W0)/(1+0.01W)
其中:Q——需要加水量(Kg);
W0——煤矸石原始含水量(%);
W——煤矸石要求达到的含水量(%);
L——摊铺长度(m);
B——摊铺宽度(m);
H——松铺厚度(m);
ρ——松铺湿密度Kg/m3。

摊铺平整后,检测煤矸石的含水量,根据最佳含水量,确定是否需要洒水及洒水数量。

若含水量适中,可以直接进行碾压;若含水量偏低,按照计算数量进行添加,含水量偏高进行晾晒。

4.5.6现场检测
煤矸石检测采用双控检测:压实度与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控制指标:压实度94区沉降量最大值不大于4.0mm;压实度96区沉降量最大值不大于3.0mm。

其检测频率为8-10点/2000m2。

5、质量保证体系
5.1成立质量检查组织机构,明确质量职责。

5.2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制度,成立高效、认真负责的质量保证部门。

从管理上确保质量目标的实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实行质量岗位责任制,制定质量管理办法及奖罚措施。

6、安全保证措施
6.1成立安全管理体系
6.2现场开采安全措施
煤矸石的开采与装卸分别设专人指挥调度、合理调配。

煤矸石在开采装车时,注意施工安全防止对周围建筑、农田、居民造成危害;开采遵循从顶部到下部,层层向下开采的原则,从而防止料堆塌坍、滑坡。

7施工注意事项
7.1煤矸石颗粒粒径的控制
在煤矸石填筑过程中,根据填石路基规范要求,路堤填料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路床底面以下40cm范围内,填料粒径应小于15cm,路床填料粒径应小于10cm,即96区的煤
矸石粒径应尽量控制在10cm以内,施工中应着重控制填料的最大粒径,对粗粒含量过大的填料,应及时补充细料。

7.2对测量仪器的要求
沉降法是控制路基压实遍数的有效方法,测量路基沉降时,应尽量固定水准仪的位置,采取各种方法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测量仪器的精度要满足规范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