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动物的行为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1. 不属于动物行为的一项是( )A. 动物体内分解有机物B. 大雁南飞C. 狼捕鹿,鹿奔跑D. 鸟儿鸣叫2.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这句诗描写了鸟类下列哪种行为?( )A. 攻击行为B. 取食行为C. 繁殖行为D. 防御行为3. “孔雀开屏”、“蜻蜓点水”等动物行为属于( )A. 防御行为B. 繁殖行为C. 攻击行为D. 节律行为4. “A. “多“5. A. 蜜6. A.7. “ )A. 8.A. 9. A. 10. A. 11. “①A. ①③12. ( A. 13. A. 人体将摄入的食物消化B. 家鸽用气囊协助呼吸C. 蜥蜴遇到敌害会断掉它的尾巴D. 青蛙的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4. 从行为形成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都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______(判断对错)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5. 从动物行为的获得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______行为和______行为两大类.16. 请将相关动物的活动与其行为方式连接起来:17.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诗句形象生动地突出描述了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______行为.18.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其中的“春燕啄泥”指的是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______行为.19.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是由______蛙发出的叫声;鸣叫的目的是______.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20. 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约15c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实验步骤:在竹筒的两端用两支滴管分别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液体之间.如图所示:(1)本实验做出的假设是:______.(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预测一: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地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______.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______.(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______.动物的行为习题(含答案)【答案】1. A2. C3. B4. C 5 . B6. C7. D8. C9. C 1 0. A11. A 12. B 13. C 14.×15. 先天性;学习16. 孔雀开屏属于繁殖行为,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蜘蛛织网属于取食行为.迁徙行为:鸟类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大雁南飞属于迁徙行为.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壁虎断尾属于防御行为.攻击行为是指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或战斗.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抢占巢区、领域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雄狮搏斗属于斗争行为.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公鸡报晓属于节律行为.故答案为:17. 求偶18. 筑巢19. 雄;求偶20. 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欢甜食;糖;蚂蚁不喜欢甜食;蚂蚁喜欢甜食;实验蚂蚁数量太少或没有设置重复实验.【解析】1.解:A、动物体内分解有机物,是生理现象,不是动物行为,A错误;B、大雁南飞属于节律行为,B正确;C、狼捕鹿属于捕食行为,鹿奔跑属于防御行为,C正确;D、鸟儿鸣叫,有的是求偶的,有的是防御行为,D正确.故答案选:A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动物行为概念、特点.2.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写的是燕子的筑巢行为,因此,这句诗反映了鸟的繁殖行为.故选:C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物行为繁殖行为的特点.3.解: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孔雀开屏”是雄孔雀为了吸引雌孔雀的注意,属于求偶行为,也属于繁殖行为;“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属于繁殖行为.故选:B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有觅食、攻击、防御、繁殖、迁徙等.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目的、获得途径,明确“孔雀开屏”与“蜻蜓点水”都属于繁殖行为.4.解:根据分析可知: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物质控制,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尝试与错误”是动物的一种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动物越低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故选项C错误.故选:C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获得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5.解:A乌贼遇到敌害释放墨汁、C蜜蜂采集花粉和花蜜、D壁虎遇到敌害会自动断尾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B黑猩猩登高取香蕉是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选:B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获得的行为.6.级.有利故选C7.一故选: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鸟类的繁殖行为.8.解:老鼠偷吃蚁穴中的食物,被蚁穴中的蚂蚁“群起而攻之“,这是蚂蚁为了防御敌害而采取的防御行为.故选:C.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等.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贮食行为是指储存食物,备用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物行为的目的.9.解:ABD、惊弓之鸟、鹦鹉学舌、黄牛耕地,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C、蜘蛛结网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因此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蜘蛛结网.故选:C(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10.解: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的控制因素是遗传因素.故选:(1(211.解:故选:12.解:故选:B(1(2)13.解:ABD、人体将摄入的食物消化、家鸽用气囊协助呼吸、青蛙的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都是动物的一种生理现象,因此都不属于动物行为;C、蜥蜴遇到敌害会断掉它的尾巴,是为了吸引敌害的注意掩护自己逃跑,属于防御行为).因此属于动物行为的是蜥蜴遇到敌害会断掉它的尾巴.故选:C动物行为是指动物所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概念和特点.14.解:从行为形成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学习行为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15.解:从动物行为的获得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两大类.故答案为:先天性;后天性(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16.17.解:18.19.,雄雄蛙在稻田里高声鸣叫以吸引雌蛙,这种行为属于生殖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目的.20.解:由题意可知:(1)科学探究的三个要素依次是明确的目标、实验的过程、还要有结果.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所以,做出的假设是: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欢甜食(2)该实验研究蚂蚁爱吃甜的食物,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糖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该实验是糖.(3)由于生物具有趋向有利刺激,逃避不利刺激的特性,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说明蚂蚁不喜欢甜食;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蚂蚁喜欢甜食.(4)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误差.该实验不足之处是只用一只蚂蚁做实验.故答案为:(1)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2)糖;(3)蚂蚁不喜欢甜食;蚂蚁喜欢甜食;(4)实验蚂蚁数量太少或没有设置重复实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控制单一变量是探究实验必须遵守的原则.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