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形态学检验
江西省临床检验中心
吴茂红
近几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规范抗生素合理运用。
但由于积习甚深,可以说该项工作任重而道远!以往,在检验科中,微生物专业应该是最为滞后的部门。
随着抗生素合理运用工作的不断深入,临床微生物专业和业者,获得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临床微生物不受重视的原因1.临床抱怨
检验报告时间长,2-3天或更长
阴性报告多
阳性报告和临床不相符
2.检验人员抱怨
标本少,收费低
不合格标本多
人员少,受培训机会低,新知识获取少
设备简陋,鉴定手段少
如何解决问题?
加强与临床沟通
加强形态学检验,采取分级报告制度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增加人员
添置必要器材
改善实验室环境
临床微生物形态学作用评判送检标本质量
分级报告
后续鉴定培养重要依据
提高报告的时效性:可根据不同的标本和不同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报告时间和规定,与临床科室达成一定的约定,以提高报告的时效。
应分两种报告形式:
a.危重感染报告:
b.常规报告:
1.革兰染色:危重报告30-60分钟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染色反应、是细菌或真菌、细菌形态。
有无细胞内吞嗜现象,有无菌丝。
2.抗酸染色:报告抗酸染色阳性或阴性;菌量以加号表示。
常规报告24h,危重报告1h-2h。
痰培养:24小时初始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痰标本是否合格,优势细菌,金葡菌、铜绿假单孢菌等特征明显细菌的鉴定结果。
尿培养:可在24小时报告初始结果,包括菌落计数和可能细菌种类,如氧化酶阴性的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分泌物:24h初始报告:有无细菌生长;革兰阳性或阴性细菌或特征明显的细菌名称;根据涂片结果推测致病菌。
血液和无菌体液培养的报告:
实行三级报告制度:
第一级:培养液直接涂片结果;
第二级:初步药敏结果和平皿菌落涂片结果;
第三级:正式细菌鉴定和药敏报告。
一、G染色细菌形态
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菌落
链球菌
G阴性杆菌
弧菌
二、培养前涂片G染色
1.下呼吸道感染标本(痰标本)
痰标本是临床微生物最常见的标本之一,由于口腔中存在大量正常菌群,因此,判
断标本是否合格格外重要。
痰涂片染色有常规的G染色和抗酸染色。
摘自《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
当标本中细菌种类超过3种以上,未见到纤毛柱状上皮细胞,作为不合格标本;如见
到数量不等的白血胞或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或两者同在,含1-2种不同细菌,可考虑继续培养,结果可根据病情再作分析;当涂
片中见到1-3种细菌,少量的扁平上皮细胞,少量或较多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均可按合格
标本继续培养。
不合格标本(低倍)
合格痰标本
合格痰标本(低倍镜)
合格痰标本(吞噬)
白细胞上覆盖杂菌
肺炎链球菌
镜检的描述性报告:如镜检见到排列成葡萄状的革兰阳性球菌,可报告“找到革兰阳性球菌,形似葡萄球菌”;如见到瓜子仁形成矛头状端相背,成双排列,具有明显荚膜的革兰阳性球菌时,可报告“找到革兰阳性球菌,形似肺炎链球菌”;如见到不易识别的细菌时则报告“找到革兰×性×形细菌”;如发现其他有意义病原微生物存在时,应主动描述性报告观察结果,并与临床联系和追踪进一步检查。
荚膜
矛头状
肺炎链球菌肚脐样之菌落
肺炎链球菌肚脐样之菌落
流感嗜血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痰涂片G染色镜下见
菌落灰白色、圆形、光滑、半透明
卫
星
现
象
金葡菌金葡菌
X、V因子需求试验
卡他莫拉菌
卡他莫拉菌菌落
痰涂片卡他莫拉菌(白细胞吞噬)
有荚膜G阴性杆菌
奴卡菌
涂片镜检:组织液、渗出液或脓液标本直接涂片,如有色素颗粒,用玻片将其压碎涂片。
见革兰阳性(有时不定)、纤细的菌丝体和长杆菌,抗酸染色弱阳性,可初步定为奴卡菌。
脑脊液和痰液中发现抗酸阳性长杆菌,须与结核杆菌区别。
星形奴卡菌革兰染色形态(卷发样)
星形奴卡菌抗酸染色形态
星形奴卡菌菌落形态
菌落皱褶、颗粒状,呈黄色或橙色
星形奴卡菌在血平板上菌落形态,2d
星形奴卡菌在巧克力平板上菌落形态,2d
真菌酵母及酵母样真菌
念珠菌
隐球菌
霉菌(丝状真菌)
念珠菌
念珠菌在环境中和人体内均可寄生存在
正常人皮肤、口腔、肠道、肛门、阴道中可分离出本菌
显微镜下表现为芽孢和假菌丝
假菌丝一般与致病相关
寄生时一般表现为孢子相
念珠菌。